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重視提問

學識都 人氣:2.99W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重視提問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問是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說它常用,是因爲它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從新授到練習鞏固,各個環節都可以運用;說它有效,是因爲它利於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養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問題的習慣。另外,它還有利於訓練口語,培養表達能力,對學生鞏固知識和發展智力有一定的益處。本文就教學中怎樣使提問更藝術化提出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1 重視提問藝術
        我國明代學者陳獻章說:“疑者,覺悟之機也。”可見問題與認識緊密聯繫,如果沒有問題,認識也就停止了。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明確這一點尤爲重要。
        語文課通常被人們稱爲“豆腐課”或“彈簧課”,採用“發胖式”的分析或“題海式”的戰術,這種情況的出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藝術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說過:“教師不諳熟發問的藝術,他的教學是不容易成功的。”說明課堂提問是教師整個業務功底、全部教學經驗的公開亮相;又是對參差不齊,瞬息萬變的學情的駕馭。因此注重課堂提問的藝術性是一項不可拖延的任務。
        語文教學實踐表明,能否提出有啓發性的問題,是決定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傳統的語文課,教師的教學步驟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紹作者———範讀課文———齊讀課文———正音解詞———教師分析———佈置作業,一節課中教師不由自主地唱了獨角戲,課堂氣氛往往顯得沉悶,缺乏高潮,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根本沒調動起來。這樣的一節課只能以失敗告終,而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師沒有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來。優秀語文教師的實踐表明,教師提出問題的水平越高,教學效果越好,越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2 怎樣藝術地提問
        教師的提問要能圍繞重點精心設計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
        2.1 問題的提出要有針對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準,設置問題的目標也要對準中心點。設計課堂提問要根據教學目標,扣住重點,抓住難點。這樣也就抓準了方向,重點解決了教學的難題,任務也基本落實了,扣住重點引導點撥,可謂事半功倍。難點主要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學上又必須落實的地方,它是教學過程中的攔路虎,也是教師解疑的`一個靶心。抓難點,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爲本的教學思想,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教師針對重點、難點,設計問題,猶如寫文章之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比較乾脆利落。 
教學《記承天寺夜遊》時,文末的“但少閒人始悟兩人者耳”中的“閒人”一詞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學生正確理解“閒人”爲教學中的難點。註釋中譯爲“清閒的人”,但更應從中去領悟蘇軾身遭貶謫仍有如此閒情雅緻的情懷,體現其樂觀曠達胸襟這一深意。教學中提出“從蘇軾自比閒人中我們讀出了什麼?”學生從相關注釋資料中明確了這一點。       2.2 問題的提出要有啓發性。學生對每篇課文的學習,不是一開始就感興趣的,因此要針以學生的心理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調動他們思考的積極性。課堂上要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使他們思維活躍,思路開闊,能根據自己的知識輻射開去。還是在教學《記承天寺夜遊》時,文中對景物的描寫“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儘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體觀。假如只是單純的語句翻譯理解,一則學生不容易準確地把握,二則無法體會其意境。於是教學中採用了增刪法來理解。淤原句改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行嗎?於在原句後增上“遠處蟬鳴鵲啼,近處蛙聲陣陣”,你以爲合適嗎?這樣一來,學生馬上從問淤明確了原句中比喻的妙處: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從問於體會到了作者從中營造了一種幽遠空明的意境。這個問題的解決就加深了學生對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提問,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使他們自然地瞭解到作品的內容與主題,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3 問題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課堂的提問如果只是一味地直來直去,學生就會覺得索然無味,並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思維的發展。假如把問題換成“曲問”、“活問”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學生開動腦筋。所謂的“曲問”,就是變提問的角度,讓思路“拐一個彎”,從問題的側翼或者反面,尋找思維的切入口。朱熹說過:“讀書無疑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此方是長進。”閱讀教學中,有時學生初讀課文後就說“全懂了”,“沒問題”,那麼事實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時就需教師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問題,使教學平中見奇。如教學《我愛這土地》時,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同樣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爲什麼作者的眼裏常含淚水,而我們卻面帶微笑呢?學生在思考回答這個問題時,必須聯繫詩歌的寫作背景,這樣不僅能體會到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感之“真”,更會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同時也懂得如何去鑑賞一首詩,品味詩句,這一曲問的妙處,與直接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時,全文學完了,但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問:“老師認爲文中有一處交代不清———我的父親又怎會知道我被困小懸崖呢?”於是學生先對當時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師又提出:“文中沒有交代這些你認爲是作者的失誤嗎?”學生在思考後明確了這是文中結構上的詳略取捨。這樣的提問與教師對文章詳略得當的寫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2.4 問題的提出要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課堂中的提問,目的是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和提高思維能力,因而教師應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啓發學生,可以使學生掌握解決同一問題的多種解答方法,既拓寬思維的空間,又能培養髮散型思維能力。教學中要善於把課本知識與課外有關知識聯繫起來思考,能擴大知識的利用價值。教學《桃花源記》時,學生認識到作者抨擊社會離亂,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師提問:“你願做陶淵明這樣的人嗎?”很多學生都認識到:“假如人人如此,那麼社會就談不上發展。”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淵明消極避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