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生態旅遊的現狀及其發展

學識都 人氣:2.5W
論我國生態旅遊的現狀及其發展
摘要:生態,十年前對人們來說還是生僻的字眼,而今已遍地開花,紅火得很了。傳統的山水風光遊,把大作爲消費對象,雙方是一種商品交換關係,既花錢享受自然。而生態旅遊則對大自然充滿了尊重與關愛,雙方是一種平等的,朋友的關係。人在欣賞自然的美色的同時,也在聆聽自然的呼聲,關注和思考着環境。這是一種肩負着責任感的全新的旅遊方式,即融入了環境,又有利於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生態意識,生態理念與生態道德,是生態旅遊的核心。以下筆者將從什麼是生態旅遊談起,介紹一下我國生態旅遊的現狀,並從角度探討其健康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生態旅遊 現狀 發展
一 、我國生態旅遊的現狀
(一)、生態旅遊的概念與內涵
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生態旅遊定義爲: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態旅遊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生態旅遊不應以犧牲環境爲代價而應與自然和諧,而且必須是當代人享受旅遊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機會與後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當代人享受和犧牲旅遊資源爲代價,剝奪後代人本應合理的享有同等旅遊資源的機會,甚至當代人在不破壞前人創造的人文景觀和自認景觀的前提下,爲後代人建設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觀。並且,生態旅遊的全過程中,必須是旅遊者受到生動具體的生態教育。
森林生態旅遊除了給人們提供一個觀光,度假的空間外,其實也是一個環保教育的“大課堂”。旅遊者通過觀賞森林生態系統奇特的五種形態,羣落結構,呼吸新鮮空氣,飲用潔淨的泉水,從而瞭解森林生態系統內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流成語循環,認識森林保護物種,涵養水源,淨化空氣,美化和改良區域環境等多種功能。森林裏的每棵樹,每隻動物,每條消息,都是極具雄辯力的環保“活”教材。而只有環保意識深入人心,才能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達到的良性循環。然而,森林生態旅遊對我們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對旅遊業,林業的發展市場潛力很大。相反,如果發展事務,也會帶來環境的災難。因此,在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的同時,要注意不要講傳統旅遊的發展經驗生搬硬套。因爲森林生態旅遊從目標,受益者,管理方式,效果等方面都不一樣:森林生態旅遊以保護生態爲主,並非追求最大利潤;森林生態旅遊的受益者除遊客和經營者外,還有附近的居民,當前的經濟,未來居民,未來經濟;環保是森林生態旅遊的核心,只能有選擇的滿足遊客需要;傳統旅遊不同程度上以破壞環境爲代價,而森林生態旅遊則以改良生態與發展旅遊經濟緊密結合。
生態旅遊的產生是人類認識自然,重新審視自我行爲的必然結果,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生態旅遊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價值的綜合體現,是以良好生態環僅爲基礎,保護環境,陶冶情操的高尚社會經濟活動。隨着經濟發展,物質消費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於是人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通過參加生態旅遊活動,實現與自然的交流,滿足精神消費的需要,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旅遊融休閒和區及教育爲一體,需要依靠科學高標準進行規劃和管理,對管理者,遊客,導遊和經營者都有較高的要求。
(二)、我國生態旅遊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是世界上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據考證,中國生態旅遊始於舜,盛於唐,宋,即我國生態旅遊具有悠久的。但作爲一種產業則是近代的事,即生態旅遊,尤其是森林公園建設,則是一項新興產業。森林公園的澗流發展,爲社會提供了遊覽,觀光,度假,健身,科學考察,探險等多種形式的森林生態旅遊場所。我國具有開展森林生態旅遊的得天獨厚的條件。茲1982年我國在湖南誕生了第一個正式命名的國家森林公園幾張家界森林公園以來,只1997年底,我國建立了926個自然保護區,其中包括鼎湖山,長白山,扎龍,神農架,西雙版納,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還有列入《國際溼地公約》重要溼地名錄的黑龍江扎龍,吉林向海,青海鳥島,江西鄱陽湖和湖南洞庭湖等溼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還以國有林場爲依託建立了一批國家森林公園,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大部分森林公園已基本形成配套服務體系,不少森林公園已成爲我國新的旅遊勝地,年接待遊客5000人次以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