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國現代化和科學文化的演變及其內在關聯

學識都 人氣:2.81W

  論文摘要:在中國,兩次現代化和科學文化的歷史變遷有着本質的關聯。在兩次現代化的過程中,科學文化一直是重要的動力因子,它的變化反映着中國社會的變化。研究科學文化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興起、發展的曲折矛盾的過程,對致力趕超的當代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探析中國現代化和科學文化的演變及其內在關聯

    論文關鍵詞:現代化 科學文化 信息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隨着殖民體系的崩潰,第三世界國家走上了獨立自主振興本國經濟的工業化道路,發展問題成爲全球性的主題,其關鍵是如何選擇發展道路的問題,而這一問題的本質在於如何解讀現代化,亦即西方中心主義的現代化與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關係問題。 
  一種理論認爲,廣大發展中國家由於內部的原因,未能實現從傳統到現代化的轉化,仍處於傳統社會階段,而要實現這種轉化,就必須在發展中國家推廣歐美的發展經驗,引進西方文化價值觀。另一種理論則認爲,西方模式並沒有普遍意義,後起的發展中國家應當根據自己的獨特歷史社會情況選擇不同於西方的發展道路。在這兩種理論導向的對立中,科學文化作爲現代化的決定性要素如何發生作用是一個重要主題。中國是發展中大國,其現代化努力在發展中國家是最早開始的(至少是最早開始的國家之一),而“科學救國”的思想也早在19世紀上半葉已經萌生。探討中國現代化整個歷史進程中科學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題中應有之義。 
  今天,中國的現代化已經進入了自主發展的新階段。回顧一百多年的歷史,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現代化發展進程相比較,可以看出,中國的現代化歷程是極爲複雜和艱難的。在中國,現代化因素的引進、生成和積累經歷了獨特的道路,是在曲折坎坷的歷程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 


  一、中國的現代化 
  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劇烈、最深遠並且是不可避免的社會變革。這種在科學技術革命衝擊下的社會變革,勢必對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各民族國家產生不同的影響,破壞業已形成的社會模式,引發巨大的社會變革。從18世紀到21世紀末的世界現代化進程,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現代化兩大階段,即所謂的兩次現代化。兩次現代化在中國有其顯著的特徵,不管影響中國現代化的因素是源自於國內所固有的前現代化條件,也不管是源於國際上的外生力量,還是中國現代化決策者所制定和推行的現代化路線和政策,都不是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複本,而是由特殊的中國背景孕育出的具有鮮明特點的中國現代化歷程。 
  後發外生型現代化國家由於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及所面對的特殊條件,在現代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在原發內生型現代化國家未曾遇到過的問題。第二次現代化與第一次現代化有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內涵。如果說第一次現代化的核心是工業化,整個轉型過程的表徵是機械化、電氣化、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城市化;那麼第二次現代化的核心則是信息化,整個轉型過程的表徵也變成知識化、網絡化、全球化、創新化、生態化、人文化、多元化、逆城市化。在中國尚未完成第一次現代化的情況下,就必須迎接第二次現代化的挑戰。這使中國在新舊世紀之交的現代化戰略形勢異常複雜,使現代化戰略選擇出現大量新的變數。 
  1.時間上的交叉性 
  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理事於維棟研究員說,在上個世紀後五十年裏,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0年的中國基本上還是一個農業社會,經過50年的建設,中國已從農業社會進步到工業化中期社會,進入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期,第二次現代化的許多因素也落戶中國。中國的現代化已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目前,中國東部發達地區和大城市已形成了工業化和信息化並進,出現了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並存的基本態勢,已經走上了一條綜合現代化的道路,即在發展第一次現代化的過程中與第二次現代化協調發展。黨的十六大政治報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這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現代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總之,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已取得了卓越的成績,第一次現代化的實現程度已從1950年的26%上升到2001年的78%,香港、澳門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經進入第二次現代化的準備階段。2002年,由科技部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同主持的研究課題——“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提出,我國已經近入第一次現代化的發展時期,也已融入到世界第二次現代化的浪潮中。 
  但是,在第一次現代化尚未完成時便開始啓動第二次現代化,必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矛盾。有專家指出,中國當前的現代化是有明顯的二元性特徵:“中國必須在實現工業化時代目標的同時,啓動和疊加信息化時代的目標。這就意味着中國在實現現代化進程中,同時肩負完成工業時代目標和信息時代目標的雙重任務”

   2.空間上的錯位性 
  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平衡性,還突出地表現在各產業部門之間的發展錯位上。首先是工農業的產業錯位,而這一錯位和城鄉差別的擴大又是互爲因果的。工業和其他現代經濟部門多集中在城市,特別是省會城市,而農村仍以傳統的農業爲主,根本談不上機械化作業。更爲突出的矛盾是,這些相對發達的城市中的現代經濟系統更多的是參與國際化分工,與國際市場的歐美等發達國家發生直接的經濟聯繫,而不是與本區位內的經濟部門合作。這樣,就把原本已落後的農業地區甩到現代化系統之外,甚至成爲這個系統的負擔。並隨社會的發展,發達地區並沒有實現人們最初的願望,就是現代化的“中心”沒有帶動起周邊地區的進步,沒能實現相互促進。相反,落後地區的勞動力、資本、企業等爲現代化所需的因素卻被吸引倒流到現代化地區,結果出現兩極分化,形成鮮明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這種分化,繼而對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產生雙重不利的影響。 
  現代化的發展與科學文化有着本質的關聯。在現代化的歷程中,科學文化一直是基本的動源,它的演進和發展深刻反映着中國社會的歷史進步。隨着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同世界先進的科學文化全方位地對接和碰撞,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五四運動的變革,傳統文化實現了由物化層面到觀念層面的轉變。但在特定歷史階段上,統治集團主要是利用了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負面因素,使其保守性、收斂性、事功性、封閉性等消極的精神氣質成爲主流話語,極大地阻礙了科學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使中國自然科學無法得到充分的發展,造成現代科學精神的缺失,其後果一直延續到今天。

   二、中國科學文化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念發生了根本的轉變,這爲中國的.科學文化發展帶來了第二次發展的全新契機。然而,在我國,科學文化遠未能成爲大衆文化,未能植根於民族文化之中,未能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1.科學知識未能得到普及 
  科學知識在我國的普及程度遠遠低於發達國家,調查表現,我國成人科學知識普及率只及歐盟國家的1/15,美國的1/23。結果是,我國科學文化相對落後,愚昧與迷信、教條與僞科學在一定範圍內仍廣泛地存在,甚至有氾濫的趨勢。因此,在全社會普及科學知識,既是百年大計,也是當務之急。有了科學知識,我們就有了擺脫愚昧和貧困的基本武器。同時,我們的科學教育政策側重於知識傳授,忽視科學精神的培育,所以應當特別注意科學精神的弘揚。著名的“李約瑟難題”告訴我們,中國既缺乏科學知識,更缺乏“科學精神”。現實中,人們雖然具備了某些科學知識,但並不一定就領悟了科學精神,我國未直接經受科學革命的衝擊,也未遭受科學文化的洗禮,傳統的文化科學精神發育不足甚至缺失,在第一次現代化過程中科學文化又有缺位現象。因此,我國需要立足國情,倡導和弘揚科學精神,使之內化爲民族文化和大衆文化的基本品質。 
  2.全民的科學素養有待整體提高 
  當前,科學文化已發展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一體化大科學的新階段,國家之間的競爭,主要是科學和科學文化的軟實力競爭,因此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把大力發展科學文化作爲立國之本。中國要進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不僅需要廣泛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精神,還要求廣大科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各行業的人士在各自的領域內奮發努力,消化吸收世界優秀的科學文化,從整體上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素養。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教興國”等思想不斷深入人心,加之我國現代化建設對科學文化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使人們逐漸意識到,唯有發展科學文化,搶佔科學文化的制高點,才能不斷解決科學迅猛發展帶來的諸多問題,避免科學濫用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所以,弘揚科學文化,已成爲推動我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增強綜合國力,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明智選擇和最佳路徑。 
  當然,傳統文化自有其精華,是一筆寶貴的思想資源。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科學精神尚未普及,科學技術還很落後的情況下,我們所要做的當是如何實現傳統文化與科學文化的有機結合,努力實現由傳統到現代化的轉換,這與儒家文化復興和以儒學爲主幹建構中國新文化的觀點是迥然不同的。實實在在地說,就中國的現狀而言,我們更多的是需要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而不是傳統思想的修煉,科學技術的發展纔是實現現代化,實現國家富強的最有效途徑。說到底,文化的生命力,取決於歷史需要和選擇,而非人爲的界定和推崇。 
   
  參考文獻 
  [1]艾森斯塔德.現代化:抗拒與變遷[M].張旅平,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2][美]布萊克.現代化的動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M].臺北:臺北市寶文化出版公司,1988. 
  [4]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2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羅榮渠,牛大勇.中國現代化歷程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6]肖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7]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