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發展探析

學識都 人氣:2.54W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發展探析

論文摘要:中國現代高等在模仿西方學院派藝術教育模式的過程中,重視技術、輕視藝術思想的教育觀念逐漸成爲主流,人文教育的缺乏不利於多樣性保護與本土文化的傳承。作爲教育,藝術教育應該尊重美育規律,實現藝術教育的階段性發展,高等藝術教育更應該注重藝術素質和審美情感的培養;面對全球化語境與本土意識的二元對立與衝突,堅持文化多樣性,纔是本土文化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藝術教育的發展之路。

  論文關鍵詞:藝術教育 文化多樣性 本土化 素質教育 美育
  
  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藝術、科學作爲人類文化的三大支柱共同支撐起人類文化的大廈。科學首先指自然科學,科學致力於揭示自然真相,對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觀察或研究,因此其目的在於“求真”;道德用以協調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萬物之間的共存關係,其目的是“求善”;藝術則是人類活動的最高級表達方式,著名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認爲,“直接得到快樂,是藝術活動的特性。”因此藝術的目的在於“求美”。從詞源上看,英文Culture(文化)來自於Cultivate(培養),“文化”二字最初則指人受教育的程度。因此,教育成爲人類文化記憶與傳承發展的重要方式,同時,教育也是文化發展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教育包含道德教育、藝術教育和科學教育等多個方面,藝術教育在藝術“求美”的目的下成爲美育。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是情感教育,而情感關乎道德。從社會整體來看,藝術教育可以提升個體的道德素養,而人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通過文化,人們之間相互聯繫、溝通,繼而實現社會的和諧;創造性是藝術的生命,從受教育者個人來看,藝術教育可以培養開發個體的創造能力,通過社會這個平臺進行表達和交流,繼而促進的全面發展。因此,藝術教育在道德建設、科學發展上有着重要意義,但是面對全球化壓力所做出的認同反應以及新型媒體科技使藝術手段的改變,藝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亟待改革。
  
  一、藝術教育現狀分析
  當今時代,西方現代化文明的迅速擴展,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造成了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侵蝕,物質消費方式和生存觀念的急劇改變,導致許多民族的本土文化傳統發生急劇消亡和改變。而本土文化是民族身份的識別標識,構成了人類多樣性的文化生態鏈條。但是,在全球化背景和的戰略攻勢中,文化土壤發生變異,加之人文教育在藝術教育中的長期短缺,中國文化民族性的生態困境以及消解危機也同樣顯露於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之中。表現在藝術教育上則是“重洋輕土”,使得一些受教育者對本土文化和民族藝術形式感到嚴重的生疏,文脈失去傳承,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些年輕一代甚至教育工作者審美趣味和生活方式的西化。這一切都對本土文化的傳承造成了極爲嚴峻的現實困難。大學作爲教育這一智能、知識、信息基地,首先應對代表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意義和價值有確切的認識,加強本土文化基因的認知,承擔起歷史所賦予的責任,充分發揮大學保護、傳承本土文化的作用。
  從開創中國教育先河的時代至20世紀初期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教育始終注重的是道德教育,通過道德教育將藝術的“求美”、科學的“求真”貫穿於人的生命歷程。由此看出,中國的藝術教育始終與道德教育密不可分,並形成不同於西方的.中國本土文化,這種教育從古至今以至未來都有重要的意義。但是,20世紀初期,隨着西方教育理念進入中國,藝術教育和科學教育從道德教育中獨立出來,豐富了中國現代教育體系。而在模仿西方學院派藝術教育模式的過程中,中國藝術教育選擇了以寫實主義爲主流的形式而拋棄了傳統的融道德精神於一體的綜合藝術培養模式,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前蘇聯藝術教育模式的移植,重視技術輕視藝術思想的藝術教育逐漸成爲主流。這一點從高校藝術類招生考試和藝術學科教學就可見一斑,體現考生文化素質的“文化課”分數較其他學科考生可以低很多,只要素描、色彩等繪畫技法過關就可以輕鬆考入大學。而進入大學後,一些學生如同“匠人”一樣還是在重複模仿所謂大師的筆法、形態,這種過分強調技術理性、組織紀律的教育方式,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學生的作品儘管符合所謂的“形式美法則”,但內容是蒼白空洞的,更不會成爲流傳百世的藝術作品。這與藝術教育傳承、創造新文化的初衷是不相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