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蒂“無鏡哲學”對傳統基礎主義的批判

學識都 人氣:1.29W

摘要:羅蒂的哲學是在反本質主義、反基礎主義等各類表象主義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對話式的、實踐式的新哲學。前者的表徵主義就像鏡子一樣反映出萬千事物的本質,被羅蒂稱爲“自然之鏡”,因而他這樣一種反鏡的新哲學,且稱之爲“無鏡哲學”。無鏡哲學主要是一種反基礎主義,反本質主義的對話式的哲學。羅蒂認爲,在交流與對話中表現出來的協同性纔是知識所應追求的目的。

羅蒂“無鏡哲學”對傳統基礎主義的批判

關鍵詞:反本質主義;對話哲學;協同性;反基礎主義

現代主義哲學的一個主流就是對傳統哲學的批判。而羅蒂認爲傳統哲學之所以必須終結是因爲基礎主義詬病橫行。首先,基礎主義是一種哲學信念,作爲一個哲學前提先天存在,從柏拉圖直至今天的整個哲學系統甚至文化領域,都以這種信念爲前提,科學、藝術、宗教、道德、政治等都需要在此前提許可或者論證完畢之後纔有其合法性的存在。其實,這種基礎主義作爲一種哲學傳統,自柏拉圖起就貫穿着整個西方哲學歷史,並不斷得到衆多哲學大家的推崇:從柏拉圖理念論,到中世紀經院哲學興起,從現代實證主義興盛到語言哲學發生轉向,整個西方文化傳統都在柏拉圖的“理念世界”中,近代的自然科學也仍然是笛卡爾基礎主義的典型成果,並作爲基礎主義的一部分主導着整個現代西方,併成爲現代人賴以生存的人性前提。從這個簡單的歷史脈絡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西方哲學傳統都是對基礎主義的一次次演繹,羅蒂說“所謂的‘語言學轉向’也只不過是用語言學、邏輯學的語彙重新描述了西方傳統哲學問題而已。”因爲,在羅蒂的思維中,基礎主義就像是一個夢魘,深深地紮根於每一位哲學家的內心之中,不可自拔,儘管每一位哲學家都試圖逃離這個夢魘――基礎主義所設定的“完滿的圓圈”之中,但仍然一無所獲。原因何在?羅蒂認爲自古至此哲學的發生發展,甚至註定爲基礎主義的命運根源都在於基礎主義的思維方式――自我否定。爲此,羅蒂描繪了基礎主義自我否定的軌跡並分析了基礎主義產生的原因。

一、基礎主義的產生源於人將自己的視覺行爲等同於認知行爲

具體來講,近代哲學以來的知識問題都源於古希臘哲學――柏拉圖的真理觀。柏拉圖認爲知識,或者更確切地說,真理都是對理念世界的真實再現與模仿(洞穴理論暗示出知識就是人們所見到的實在事物),羅蒂認爲這種客觀實在性對於人的認識有一種至高無上的制約性,猶如一面能產生形態萬千表象的鏡子――羅蒂稱之爲自然之鏡――強迫人接受它所映射的各類表象,因此人們對此表象的準確性毫不懷疑。

確切地說,基礎主義是一種錯誤的、虛假的系統哲學。這個龐大的系統看似複雜,其實它的中心就類似於一個阿基米德點來支撐整個系統哲學,而這個阿基米德點就是“本質”,包括世界的本質、人的本質、知識的本質。羅蒂認爲,這樣一種類似太陽系的哲學系統就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甚至是自欺欺人。

二、如同太陽系的基礎主義哲學大廈必然崩塌

因爲人類社會千差萬別,具有普遍性的知識概念只是人們擔心在其生存的界限之內無法進行交流而產生出來的詞彙,並將這種詞彙賦予交往的價值意義,一旦交往與溝通脫離知識的範疇或界限,交往不再只是詞彙的互換,那這種具有普遍性意義的知識就毫無存在的價值了。

羅蒂認爲,哲學家們堅持基礎主義的信念還有另一方面的現實的道德原因。

因爲基礎主義的大廈是建立在永世輪迴的信念之上,相信真理世界是不朽的世界,一旦傳統的形而上學大廈頃刻坍塌,短暫的人生就更需要人的關注並認真對待了。同時,生命的短暫與脆弱也使得人們對於建設永恆制度的.強烈願望有所減弱,以至於後現代虛無主義情緒氾濫。這樣一種社會現狀使得人類社會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我們知道,整個人類社會所以“相安無事”是由於法律的制約與道德的約束,從康德的道德律中我們可以得知道德的權威性來源於它的客觀性和絕對性,也就是說道德是具有客觀性的、普遍性的知識。一旦這種知識的客觀性與絕對性喪失,人類能否有足夠的自律意志力來抵擋現代主義的各種誘惑:物質、利益、貪婪等,這是保衛基礎主義的學者對羅蒂的質疑。

針對基礎主義者的質疑,羅蒂反駁到“世間何曾有過絕對的基礎、絕對的真理。”絕對的真善美所構造的夢想是一個美麗的幻想,我們都應該放棄這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拼盡全力能夠得到的只能是我們“合理地期望擁有的東西”。我們能夠做的也必須要做的事情是:通過對話、交流來獲取有效信息,正如羅蒂所言“對話和交流是探究真理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祈求於絕對,將自己置身於“絕對的安全之鏡”之中。

因爲,如果對話取代知識,知識就不必再尋求形而上學的基礎,而只是以贊成、忍讓的品德來探求通暢的交流,也就是說將對話的達成通過倫理道德的規則進行,並達成一致。

因此,知識的目的不是追求客觀性而是要達到協同性,而知識的獲得應該是一種參與協同的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並不要求參與者的論斷事先符合形而上的設定即先驗的準則,而是寄希望於參與者達到“相對的、暫時的和大多數的一致”,這一看法很大程度上可以彌合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之間的鴻溝。

三、結語

這樣,哲學就不再如之前的傳統哲學那樣,具有審判官的權威或奠基地位,而更像是一個文化批評家。知識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對話雙方儘管秉持不同的理論意見仍然可以通過協同、說服、忍讓等達成一致,而不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在世界多極化的今天,在倡導對話、交流的今天,羅蒂的知識觀有着重要的借鑑意義。

參考文獻:

[1]理查德·羅蒂.哲學和自然之境[M].三聯書店,1987.

[2]理查德·羅蒂,黃勇譯.後哲學文化[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3]理查德·羅蒂.哲學與未來[J].張國洪,譯,國外社會科學,1994,(4)

[4]Richard Rorty “Objectivity ,R elativism and Truth”,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張石金.論羅蒂對傳統真理觀的批評[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