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基於“培養類”的信息安全對抗特色理論教學體系

學識都 人氣:2.52W


  論文摘要:如何在不斷累積的豐富知識和寬泛的專業技術的基礎上,構建適於人才培養的理論教學方案,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效果。論述了北京理工大學信息對抗技術專業的基於“培養類”的理論教學體系,深入地分析了該理論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給出了理論教學體系的主要課程和使用的主要教材,並詳細分析了部分課程和教材的特色。

試論基於“培養類”的信息安全對抗特色理論教學體系

論文關鍵詞:信息安全;信息對抗;培養類教學;理論教學體系

  訓練類課程、教材主要是傳授技術知識,爲學生做準備,這類課程特別講究實用,近年來的軟件學院學生的培養方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培養類課程、教材是具有國際水平大學的專業核心內容,是科學技術領域的核心課,主要是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思維,樹立運動發展觀以及獲得掌握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內容方面,應能及時把教研成果或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引入教學,既具有基礎性內容,也有前沿性內容,即有經典內容也有現代內容,同時整合好所有專業課程內容之間的關係。在教學方法和手段方面,應能夠理論聯繫實際,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於一體,課內、課外活動相結合,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潛能,同時注重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考察。
  信息安全對抗領域涉及的內容廣泛,無法由各種現有技術方法入手,分門別類地分析具體技術原理、性能和優缺點等,這也使得課程內容繁雜,不易理出脈絡,也容易發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疏漏了重要的系統概念和規律。北京理工大學信息對抗技術專業在理論教學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基於“培養類”的理論教學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l培養類課程的教學內容

圖1爲信息對抗技術專業培養類課程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實踐體系、教學方法、科學研究、人才梯隊建設等方面。
  “信息安全與對抗技術”涉及面廣,該領域學生的培養,若按傳統做法,即由各種現有技術方法人手,分門別類分析具體技術原理、性能和優缺點等,由此引導學生悟出深層次的“道”,達到掌握基本概念、規律,培養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這種傳統做法,一方面會使得課程內容繁雜,不易理出脈絡,另一方面也容易發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從而疏漏了重要的系統概念和規律。
  信息安全與對抗是系統性問題,遵守“全量大於諸分量之和”定理。分別研究分項技術,然後簡單求和,這並不能代表整體,也很難整合成整體。經過反覆教學研究和實踐,形成3點主要思想:
  (1)概念和原理應採用“由頂層至下層”展開,然後用例子進行反饋;
  (2)內容由“普適”開始逐漸往“專門”展開,以做到“普適”與“專門”相結合;
  (3)作爲信息領域理工科學生的信息安全與對抗專業基礎課教材,要突出安全與對抗領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鼓勵學生深入思考,靈活應用,並將矛盾對立統一的運動、發展、演化的原理,融入到教材的具體問題中,進行分析、綜合,逐步建立信息安全與對抗領域普遍性的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