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信息安全論文

學識都 人氣:1.99W

光學信息安全是近年來國際上起步發展的新一代信息安全技術。下面是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光學信息安全論文

摘 要:闡述了信息光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信息光學課程的特點,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方法、實踐環節以及改革考覈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光學 改革與實踐 教學效果

引言

信息光學課程是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必修課之一,是一門迅速發展並獲得廣泛應用的一門學科,它的開設爲培養合格的光學專業技術人才提供了必備的理論基礎,同時其頻譜分析方法也是光學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分析問題的方法,在今後的科研和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學好信息光學這門課程對於光學專業的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但該課程理論性強,同時應用性強,學生普遍覺得公式多,難理解,不會將理論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針對上述情況,本文分析了該課程目前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信息光學課程的特點,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方法、實踐環節、精品課程建設以及改革考覈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1]

一、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信息光學是光學專業的必修課,加上又比較重要,同時是在大三上學期開課,所以學生學習的熱情較高,課堂紀律好、大部分學生豎着耳朵聽,課堂的學習態度和認真度沒得說,但由於學生基礎較薄弱,課外學習能動性較差,即使老師講解很到位,學生也很難將所學的內容消化,所以教學效果一直難以提高。出現上述問題的一個最大的原因是學生投入這門課的時間不夠,沒有反覆琢磨老師講解的內容,和老師交流太少。另一個原因是信息光學前半部分理論性較強,公式多而且複雜難記、難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又沉不下心思去學習理解公式。[2]

二、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1.優化課程的教學內容

我校信息光學課程的教材選用的是蘇顯渝教授編寫的〈〈信息光學〉〉第二版,該教材總共有14章內容,但該課程只有56個學時,不可能將所有的`內容學完,所以優化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很必要的,針對上述情況,我們選擇了第一、二、三、五、六、八章內容進行授課,這些章節的部分內容要選擇性的講解,比如:第二章的複雜相干光學系統的分析就可以不講,讓學生自學;第6章的相息圖等內容可以不講。其它應用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寫課程設計報告。

2.改革教學手段與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對於提高教學效果是極其重要的。早期的教學中因經驗不足存在滿堂講、滿堂灌的缺點,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消化。經過幾年的積累和經驗總結,每次課應該多講經典體現及其應用,同時留一些時間給學生做題目練習,加深理解,有些內容還可以將matlab編程模擬相關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編程模擬相關現象,每週三下午78節課安排答疑,解決學生編程、理解知識點等障礙。教學方法調整後,明顯感覺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有了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高,對所學的內容也理解更深刻。所以授課教師要重要的地方多講、講透,並且多用黑板講,少用課件,非重點內容少講,同時多騰點時間讓學生自己做練習,及時消化、理解所學知識。只有學生自己真正思考了、有興趣了,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知識,並將所學用於解決實際面臨的問題。

3.重視實踐教學環節

由於信息光學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因此必須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加大信息光學實驗環節的講解和監管,引進Matlab模擬相關信息光學現象,由於得到了校教研課題的資助,這項工作目前已有長足發展,一些現象已經完成了Matlab Gui仿真,仿真界面友好而且和實驗步驟接近,同時程序代碼向學生公開,方便學生學習,並鼓勵學生改進代碼,該項目很好的促進了實踐環節的開展。[3]

4.改革考覈方法

考覈方法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傳統方法的平時成績佔30%,期末成績佔70%進行考覈,考覈方式太單調,而且不利於提高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目前學校推進721人才培養模式,1指的是培養創新性人才爲改變傳統考覈方法提供了條件,在傳統考覈的基礎上,可增加學生寫學習報告環節、編程環節等實踐環節,實踐環節佔比重爲20%,平時成績佔30%,期末成績佔50%進行考覈。[4]

三、結論

本文總結了信息光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問題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方法、實踐環節以及課程考覈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實踐措施,經過一年多的實踐,上述提出的方法能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蘇顯渝主編.〈〈信息光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10

[2] 王仕,劉藝. 《信息光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實驗科學與技術, 2012, 6:42-43

[3] 郭榮禮,韓軍,胡小英. “信息光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相融性教學模式的探索, 中國西部科技,2008,32:73-74

[4] 胡章芳,羅元. 信息光學實驗的改革與實踐,實驗科學與技術,2006, 5: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