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1W

摘要:中小學教育階段,體育作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內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的發展情況,從取得的積極成果和存在的問題兩方面入手,結合歷史經驗,深入探討了我國新時期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問題。

我國中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論文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和發展概況

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教育受蘇聯體制影響較深,雖然在一定時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隨着時代的發展,其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反映在體育教學中就是過於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教法”以及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的統一規定性,對學生體育意識、能力、創造性和個性發展有所忽視,對體育衛生保健基礎知識重視不夠。因此,難於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人才培養的要求。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方針的指引下,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有了重大轉變,突出表現在教學中運動技能教育與身體全面發展教育相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主動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思想形成了主流。同時國內外有影響的體育教學思想,如終身體育、快樂體育、主動體育等,也對國內的體育教學產生了積極影響。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小學體育教學取得的積極成果

1.教學大綱和課本的多元化:目前,體育大綱、學生體育課本,告別了全國統一的時代,除了有全國性的,還有地區性的,爲不同地區結合自己當地實際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了便利。

2.教學思想的多元化:體育教學思想從最初的單一的傳統思想,發展到多種體育教學思想,包括國外思想,相互爭鳴、相互借鑑的良好局面。

3.教學內容的改革: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緊密圍繞育人宗旨,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身心發展需求,強調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健身性與知識性結合、繼承性與時代性結合、規定性與選擇性結合,並且在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加強了體育衛生知識教學和學生體育意識、能力的培養。

4.體育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向多種模式並存、相得益彰的方向發展,互相借鑑、相互補充。

5.體育教學組織、方針、手段的靈活性大大增強,正在走向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結合,共性方法和個別方法結合,指導性組合與自由組合,刻苦學習、認真完成教學目標與體驗寬鬆、和諧、樂趣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6.體育教學器材設備建設取得長足發展,正向體現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特點和需求,新穎、美觀、趣味性與實用性結合,一物多用、經濟、耐用、方便、安全的方向發展。

7.教學管理的規範化、法制化取得了重要突破,建立了考試、競賽、輿論導向等動力機制和各級教育機構、法規爲主要標誌的運轉機制。

8.相關理論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學生體質、健康研究和體育教學思想理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成果。

(二)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發展不平衡:我這與我國經濟發展態勢相吻合,改革成效顯著的、改革剛剛起步的和改革尚未進行的地區,體育教學狀況差距甚大,有的地方成效斐然,而有的地方甚至在中小學還沒有開設體育課。

2.中小學體育教學理論研究滯後:主要表現在對相關學科成果的引進、應用,對改革成果的理論總結、昇華,對國外學校體育理論與方法聯繫我國實際進行研究、檢驗以及對體育教學中重大問題開展實際研究不夠等方面。

3.師資隊伍還不能更好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體育老師普遍處於學校邊緣地位,人數少,專業素質較低。

4.學校體育場地、器材不足,難以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開展教學和研究工作。

5.思想認識不到位:普遍表現在重考試、輕素質、重文化課輕體育課等方面,體育課程在學校課時少、地位低、投入不足。

二、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

(一)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含義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發展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爲目標的教育。是新時期我國發展教育的指導思想。中小學體育教育應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是以發展基礎體育素質爲目標的教育。它是以優選的有效的體育內容、手段和方法,對中小學生體育素質的'形成、發展施加積極影響的一種教育,是促進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和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培養體育的參與意識、能力和習慣的一種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徵

1.基礎性、普及性、全面性:它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技能培養和體育文化知識普及相結合的、爲終生體育打下良好基礎的教育。

2.健身性、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的兼容與統一:它以健身爲體育教育的本質功能,以知識技能爲基本教學內容、以趣味爲誘因、以思想品德培養爲導向的教育。

3鮮明的時代性和現代化:始終堅持面向世界、面向現代、面向未來的指導思想。

4.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它重視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堅持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

5.創造性、選擇性和創新性:它通過分層次教學,充分挖掘學生潛能,有針對性的鼓勵創新和發展特長。

6.競爭性、應變性: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競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應變意識和能力。

7.認知、情感、行爲的統一性:各種體育活動或比賽,要有助於培養情感,發展健康心理,實現知、情、行統一。

8.集體性、組織性、紀律性:嚴格要求組織性、紀律性、集體主義和團結協作。

三、堅持體育素質教育,改革中小學體育教學

1.轉變觀念:要樹立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科學鍛鍊與合理營養並重的觀念,既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觀念,爲提高學生素質服務的目的觀、以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水平爲標準的質量觀,面向全體、打好基礎、發展能力、生動活潑、主動的教學觀。

2.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只有建設一支素質高、業務精、勤奮實幹、懂得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師隊伍,才能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把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落到實處。

3.加強體育課程、教材建設和改革:要進一步建立、完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體育課程和教材,要組織專家、優秀教師和管理幹部開展課程教材建設中重大問題的理論研究。

4.繼續深化體育教學模式、方法、手段和考評方法的改革: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圍繞生動、活潑、主動、創新、實踐能力進行改革。

5.優化中小學的場地、設施、器材及開闢獲取圖書資料和各種信息的渠道: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要因地因校制宜地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器材建設,既要按照統一制訂的場地器材配備目錄進行規範化建設,又要根據各校實際條件充分利用校園、修舊利廢,開發能面向全體學生、趣味性強的與鍛鍊身體實效大的、不拘一格的多樣化的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

6.大力加強中小學體育科研,尤其是體育教學研究,充分發揮科研對中小學體育改革與發展的先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