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學識都 人氣:2.4W
       如今,在實施素質教育之際,仍然有不少老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高談闊論,而學生在課堂上充當了老師的“忠實聽衆”。所以,不少的教育專家提出“精講多練”。我覺得在練中,一定要突出“多讀”。下面淺談幾點看法:
        一、課堂上的朗讀普遍存在以下的一些不當地方
        1、流於形式上的讀。老師爲了怕被別人說上課沒有讓學生朗讀,所以隨便讓學生進行默讀、小組讀、齊讀等,沒有考慮各種朗讀的適用性,或者老師安排學生朗讀時間過少。例如,讓學生用兩三分鐘默讀一篇較長的課文,學生根本不夠時間讀完,當然達不到讀的效果。
        2、沒抓住精華部分讀。課本上的文章類型各種各樣,朗讀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老師應在課堂上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的精華部分,而不能從頭至尾、漫無目的、一遍又一遍地讀。
        3、缺少對朗讀的評價。學生朗讀完了,老師就覺得已經完成了一段的教學任務了,繼續講下一段,通常缺少對朗讀效果的評價。可能個別老師認爲朗讀完再讓學生評價,這樣太浪費時間了,倒不如讓我多講一遍,讓學生更明白點。實際上,這是老師對“讀中領悟”的作用理解得不透徹。學生如果對課文中的內容理解得不透徹,那他一定不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好課文內容。這時,如果老師大膽地讓學生相互評價,指出朗讀過程中不當的地方,找出正確的朗讀方法,從而真正弄懂了課文,這不是比老師一遍又一遍地講解課文更好嗎?
        二、“三尺冰凍,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非得常抓不懈,並要注意訓練的方法
        1、學會看“朗讀提示語言”。一個句子,除了由文字組成外,還有各種的標點符號。這些標點符號就是最初的、最基本的“朗讀提示語言”。 
如有“、”的地方停頓時間最短;比“、”停頓時間長一點的是“,”;遇到“?”時,要讀出疑問的語氣;遇到“!”時,要讀出感嘆語氣……雖然學生在以後學習朗讀過程中不一定完全按照這些“提示語言”來朗讀,但作爲開始練習朗讀,一定要讓學生明白這些“提示語言”。
        2、喜怒哀樂皆自然。學生練習朗讀,畢竟由於年齡等各種客觀因素,我們不可能用專業演員的要求對待他們,讓他們一下子笑,一下子哭。這樣對於一個少年兒童的'心理髮展也不好,容易出現喜怒無常,但朗讀訓練必須讓學生讀好各種不同的感情的語句,怎麼辦呢?我覺得作爲老師,只要我們平常多點留意學生的生活、多點積累他們情感變化的素材,把這些素材應用到朗讀訓練上就行了。
        三、形式多樣,力求創新
        1、符號法:對於訓練中年級學生朗讀,由於他們開始接觸到較多的長句,因此我“”把長句劃分成幾部分,用“…”標出重讀的詞語,用“——”標出輕讀的詞語。通過加上這些提示符號,學生更容易掌握語感,分清輕重、快慢。
        2、聆聽自己的聲音:現在大部分學生的家庭環境好了,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投入有所增加。我建議家長爲孩子購買一部復讀機和一盒空白磁帶,學生把課文中精彩的部分朗讀出來、錄音並聽聽自己朗讀的效果,如不滿意的,可重新錄音。學生通過聆聽自己的朗讀,可以克服“當局者迷”的毛病,更好地克服自己的缺點。
        3、養成多聽故事的習慣。說書與朗讀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學生通過聽說書藝人繪聲繪色的描述,把各種情感的語句轉化爲腦海中的人物形象,並總結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生可以博取衆家之長,對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朗讀水平都不錯的效果。
        朗讀的訓練方法多種多樣,只有在語文教學中堅持“多讀”,才能“精講”,才能較好地體現新課標提出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