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制約因素比較分析的低碳經濟發展路徑選擇

學識都 人氣:2.75W

摘要:中國在向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面臨着諸多制約因素,同時也具備一定的潛在優勢。本文通過對這些制約因素的比較分析發現,這些因素對低碳經濟發展的阻礙作用是不同的,進而明確和理順各制約因素之間的層級關係,找出阻礙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最後基於此提出低碳經濟發展的現實可行路徑。

基於制約因素比較分析的低碳經濟發展路徑選擇

關鍵詞:低碳經濟 比較分析 關鍵因素 路徑選擇 制約因素

目前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諸多挑戰與困難,涉及人口因素、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經濟發展階段、能源強度、技術水平、碳匯、消費模式、政策機制等諸多領域。本文通過對這些制約因素的比較,發現這些因素對低碳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是不同的,進而明確和理順各影響因素之間的層級關係,分出主次;找出阻礙中國目前低碳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並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對於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和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

一、低碳經濟制約因素比較分析

(1)人口因素: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中國溫室氣體減排的艱鉅性

人口增長可以從兩方面帶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一是人口增長必然導致更多的能源需求,如住房、交通等;二是人口增長還會造成土地使用的增加、森林面積的減少以及更多的木材消費,所以人口增長會帶來CO2排放的增加,人口增長1%會帶來近1.28%的排放增長量。相對於其它國家來看,中國的人口增幅較小,人口貢獻率逐漸下降,但人口基數龐大畢竟是一個客觀存在,並且帶來CO2排放的性質也不會改變,這也是中國減排的一個重大的不利因素。發展經濟、減少貧困、滿足就業、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國家的現代化仍然是中國面臨的最大任務。中國不會以降低人均收入或減緩經濟增長來實現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因此,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中國溫室氣體減排的艱鉅性。要想這個因素的貢獻率從正變爲負將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2)產業結構:產業結構不合理、高能耗的工業比重偏高且調整難度大

處於同樣規模、總量和技術水平的經濟,如果產業結構不同,其碳排放量和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可能相去甚遠。目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時期,一、二、三次產業之間的比重大致爲1∶5∶4,能耗高、污染重的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比重偏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很突出,低耗能的第三產業發展滯後、比重偏低,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約30個百分點。在工業內部結構,鋼鐵、有色、建材、化工和電力等高耗能行業發展過熱,導致我國能源利用效率低。

要在短期內實現產業結構的有序進退,淘汰落後產能、加快結構調整,存在很大難度。這是因爲,首先,中國的高能耗工業部門大都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經濟要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都還有賴於這些產業的基礎性支持,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客觀上決定了調整經濟結構的難度。其次,就業壓力和稅收壓力較大,導致政策實施效果存在滯後期。相當一部分工藝和裝備落後、環境污染重的中小企業的關停並轉受到地方利益的.保護,難以及時地關停並轉,部分地區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問題,要徹底淘汰這些落後產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時日。

(3)能源結構:以煤爲主的能源結構必然會產生較高的碳排放強度

以煤爲主的能源結構是中國向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長期制約因素。這是因爲當前調整能源結構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第一,受資源稟賦的制約。從能源結構來看,雖然可再生能源開發呈現快速發展趨勢,但是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的65%左右仍爲煤炭。在中國已探明的能源儲量中,煤炭佔94%,石油佔5.4%,天然氣佔0.6%,這種“富煤、少氣、缺油”的資源條件,決定了中國能源結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煤炭爲主,而且這種以煤爲核心的能源結構在現在以及以後相當長時期內都很難改變,這是減排的重大不利因素。第二,受資金、技術的制約。在當前的技術經濟條件下,商品能源中化石能源的市場成本最低,也決定了其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最高。

(4)經濟發展階段:中國所處發展階段導致對能源需求和溫室氣體排放不斷增長

中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給發展低碳經濟帶來了巨大壓力。從發展低碳經濟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是一個不利因素。因爲我國在快速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而發達國家已經過了這一階段,他們的經濟貢獻率可以降到一個較低水平,但是中國爲了實現現代化,不能跨越這一階段,以犧牲經濟增長來實現CO2減排。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將在一個比較長時期內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

(5)能源強度:能源強度高、能源利用效率低是碳排放強度高的關鍵因素

當前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最重要途徑就是降低能源強度、提高能源效率。這是因爲:首先,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鋼材、水泥、電力等的供應保證,這些“高碳”產業既是中國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帶動產業,也無法通過國際市場滿足中國的巨大需求。因此,降低其碳強度,成爲中國提高產業競爭力、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要求。其次,如前所述,在目前中國的能源結構下,強制要求減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是不現實的,因此,低碳經濟就是要全力提高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單位GDP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逐步降低。

降低能源強度、提高能源效率的空間也非常大,具有很大潛力。在能源效率方面,從煤開採到運輸到發電,再到用電,煤的熱量僅僅使用了不到1/4,造成大量能源損失浪費;從單位能耗來看,目前,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8個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平均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通過加速淘汰落後產能,必將大量減少碳排放。在交通和建築類領域,研究表明,當建築、空調、照明等方面採用先進技術時,可以使新建大型公共建築降低電耗 60%以上。

(6)技術水平:低碳技術缺乏、能源轉化效率低導致經濟發展具有高排放特徵

中國目前能源生產和利用、工業生產等領域技術水平落後,缺乏低碳核心技術與先進技術,尤其在碳減排技術、碳捕集和封存技術、碳固定技術和碳替代技術等領域技術落後,多數能源僅一次利用,利用效率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就煤炭而言,大約80%的煤炭產量爲直接燃燒利用,其平均利用效率僅29%,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落後工藝技術的大量存在和先進技術的嚴重缺失,使得中國工業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呈現高排放特徵,陷入所謂的“鎖定效應”,這將極大地增加中國向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成本。從可行性看,發展低碳能源技術、二氧化碳收集儲存技術研發等已納入我國“973計劃”、“863計劃”等科技支撐計劃。如果加大投入,可以實現這個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TAGS:制約 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