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舊教材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對比

學識都 人氣:3.18W

      論文摘要:新課程標準前後的人教版化學教材在學生學習過程等方面有較大的變化。新課程理念下更強調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教與學有效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新舊教材;新課程理念;對比;差異性;學習過程;學習主體
作者簡介:李飛珍,任教於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學。
        以下是對新舊教材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對比的一些淺見,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指點迷津:在高中化學新教材實施過程中,通過我們的教學實踐,發現一些問題。由於高考升學率的角逐,其中,在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舊教材中,部分教師不大注重聯繫實際創設情境,教學內容缺少時代性、人文性和性,教學模式呆板、方法單一,學生學習比較被動,缺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過程,思維層次較低,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乏味,缺乏興趣,難以主動地學習和發展。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認爲:教師不再是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在過程與方法方面,舊教材中的能力是指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綜合應用的能力以及掌握探究能力;方法是指獲取信息、加工信息及學習科學的方法。新課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是指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探究的過程、較強的課題意識,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學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並深入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能對自己的化學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這爲培養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可持續性及終身學習打下了較堅實的基礎。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舊教材中關於情感態度方面的要求也提到了很多,但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對新課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仔細品味,就會發現新課標充分體現了它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要素之一,也是學生能夠得以發展成爲“完整的人”的要求,新課標中更加明確指出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和科學態度以及熱愛祖國等責任感和使命感。
        新課標前後的人教版化學教材在實驗的編排、設計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這也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改變起指引作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對比人教版新課標前後的兩種教材中的實驗設計,有很多的變化。新舊教材在實驗數目上,新教材實驗總數比老教材略有增加,新、老教材各類實驗總數爲149和140。
        老教材中演示實驗分佈在教學內容中,學生實驗卻放在書本的最後部分,而新教材中已沒了類似舊教材上的學生實驗。新教材中的課堂實驗、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等實驗,除了《化學》必修2的第一章的一個實驗(鉀的燃燒、鉀與水的反應)特別強調由教師演示外,其它的實驗均可由學生獨立或分組完成。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要求學生做的實驗更多了。老教材中的學生實驗一般是課堂實驗的重複或驗證,大多是教師在講授新課時做過的演示實驗,其內容、現象、結論、化學方程式都是學生學過的或見過的,缺乏新穎性。故學生對實驗積極性不高,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學生實驗成了學生驗證教師的演示實驗,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力度和觀察力度都不大。因此,有些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一些細微現象、反常現象則觀而不察,使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受到制約,實驗也就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新教材中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等實驗則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實驗內容與生產生活實踐聯繫得更加緊密,實驗過程中的設備、用品也不完全拘泥於實驗室已有的設備、儀器等,這樣的實驗活動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自主性更大,興趣也更高。 
        

探析新舊教材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