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創新機制

學識都 人氣:1.58W

摘要:七年級學生剛剛走出小學校園,通過日常教學中的觀察和了解,七年級的學生,從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徵看,他們認知結構體系還沒有完全形成;認知活動的自覺性也比較差。但是,在信息社會,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能夠通過多種媒體獲取與本課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蘊藏着巨大的潛能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迅速增強,有強烈的求知慾、表現欲,進行自主合作學習的熱情高。以下將針對合作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地闡述。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創新機制

1、合作式教學及應用特點

合作學習的形式有小組合作討論、小組調查、團隊競賽等。實行新課程改革以來,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在歷史教學中重視合作學習。雖然對於合作學習還沒有形成權威性的定論,但從這些定義中可以看出,並非把幾名或一羣學生組合在一起學習就能稱爲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以小組作爲學習的主體和基本單位的,它必須具備以下條件:①小組有共同的目標:有共同的學習目標和任務,爲了這個目標組員結合在一起;②組內分工責任到人: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擔責任和義務;③合作共享成果:小組成員必須人人蔘與,互相幫助,鼓勵和支持他人,遵守行爲規則要求,並且共同分享資源,共同分享成功;④集體評價小組成效:集體的榮譽就是每個人的榮譽。

2、合作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與現狀

傳統教學理念下加強初中歷史課課堂管理和教學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忽視了發揮教師在校本此功能的教學理念,以學校爲基礎的地位不斷下降,哲學教學,教師的'運作正常化,極大地阻礙了學校初中歷史課教育的發展。實際上,教師的一切課堂行爲都是發生在學生這一同伴羣體關係的環境之中的。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的關係比其他任何因素對學生學習成績、社會化和發展的影響都更強有力。

公開課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學生分組討論,歷史情景劇表演,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很多歷史課堂氣氛活躍,場面熱烈,合作學習出現的頻率很高。然而,是不是給個問題小組討論一下,給個主題小組表演一下,就叫做“合作學習”呢?很多歷史課上合作學習出現的頻率極高,然而細細看來有時卻缺乏合作學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合作討論活動展開的時候,經常出現人聲鼎沸,甚至學生上躥下跳的混亂局面,教師無力駕馭,課堂缺乏應有的教學規範和秩序。學生合作學習的表現和學習效果也差別極大,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和基本素養。合作學習成爲了花架子。因此合作式教學法是初中的教學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建設初中歷史課教學,幫助學校爲基礎的教學和研究,以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3、合作式教學理念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3.1 以學生爲中心,加強合作式教學理念交流。教學階段的劃分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確定教材的教學時數和教材內容在進度中出現時機的基本依據,是保證課程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之一。關於歷史,人們會有多個角度、不同層面的理解重心與闡釋思路。因此,較複雜、綜合的學習內容,特別是多視角性、多層次性的內容,採用合作的方式來學習纔有無窮潛力可挖。

3.2 開展辯論活動。實踐訓練對學生學習初中歷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了明確的分組,有了明確的合作學習任務和分工,而且在合作學習之後必須以小組爲單位,上臺與反對方進行激烈的辯論,這些設計促使小組成員共同學習,合作分享,共擔責任。對於合作學習中的辯論活動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選題要恰當,所定題目必須是能激發學生辯論興趣,有討論餘地的;②課前必須引導學生作好充分的準備,讓他們佔有一定的資料;③課堂討論中要注意調節、控制討論話題,不要讓學生隨意轉換話題或跑題;④教師要及時進行總結,分析學生的討論狀況,如論據是否完善,論證的方式是否得當,評價的標準是否正確等,但絕不要就辯論內容下唯一性的結論。

3.3 教學任務要明確化和具體化。學生在進行初中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技巧性,不能盲目的去死記硬背,這樣肯定是記不長久的,要想能夠真正掌握概念,就需要與文學作品學習結合在一起,將理論知識與課外蒐集的資料進行對照,讓書本知識自然而然地消化。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互動爲主線,將學生學習的效率與教學的內容結合在一起,有效地進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保證教學的質量和學習的效果。

4、結束語

合作學習面向全體學生,倡導人人主動參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教學目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且在培養學生主體性、道德與社會性、交往與社會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顯著成效。更重要的是,合作學習轉變了傳統的師生關係,體現了教學民主和以人爲本精神,促進教學相長,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