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批評啓示下的英語翻譯教學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8W

【摘 要】翻譯批評是支撐翻譯學發展的一大支柱,在英語翻譯教學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翻譯批評能夠幫助學生區別原文和譯文的文體,使學生對翻譯的性質、要求以及標準進行反思,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

翻譯批評啓示下的英語翻譯教學論文

【關鍵詞】翻譯批評 翻譯教學 支柱 翻譯能力

翻譯批評是翻譯理論的核心問題,是翻譯實踐的規範。很多翻譯學家提出了多種不同的翻譯批評的標準。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翻譯學也從其他的學科中吸取了新的營養元素,翻譯家們對翻譯批評的討論仍有着極高的熱情。雖然翻譯批評活動很早就有,但是作爲學科結構所構成的理論探討還處於起步階段。如何以翻譯批評來指導翻譯教學成爲教學改革的新亮點。

一 翻譯批評與翻譯教學之關係

《中國翻譯詞典》把翻譯批評定義爲:從廣義上講,翻譯批評即參照一定的標準,對翻譯過程及其譯作質量與價值進行全面的評價,評價的標準因社會背景而異,評價的目的旨在促使譯作最大限度地忠實於原作,並具有良好的社會價值。翻譯批評除給予翻譯實踐以指導外,還充當着紐帶的作用。 翻譯學在發展當中有三大支柱,分別爲翻譯理論、翻譯批評以及翻譯實踐。翻譯批評是處於翻譯理論和實踐之間的橋樑,也是中介,它是翻譯理論和實踐之間不能缺少的一個環節。首先,翻譯批評可以根據變化的翻譯實踐活動把翻譯理論通過補充以及修正而不斷豐富化;其次,翻譯實踐在理論方面進行構建需要一個橋樑,也就是翻譯批評。翻譯學的三大支柱構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系統,促進了系統內各個元素的整合,推動了翻譯學的發展。正如紐馬克所論:“翻譯批評是翻譯理論與實踐的一條根本紐帶”。此外我們還應該從多角度來討論翻譯批評,可以從宏觀或者微觀的角度來審視它的本質。翻譯批評不僅要包括自己的翻譯觀等宏觀角度的相關內容,還要包含翻譯欣賞以及翻譯評價等傳統方面的相關內容。所以,溫秀穎博士所給出的翻譯評價的定義比較到位,他認爲,翻譯批評是以翻譯批評的理論作爲基礎,對各種翻譯出來的作品、翻譯現象以及翻譯的思潮進行評論的認知活動。它是一種翻譯接受活動和翻譯研究活動,屬於高層次的,有自己的獨特地位的翻譯活動;它不僅具有自律性,同時還具有他律性。我們可以看出,翻譯批評所承擔的不僅是對譯本的評論和評價的基本任務,還要從宏觀的層次上來認識翻譯的思潮。

許鈞認爲:“翻譯批評是對翻譯活動的理性反思與評價,即包括對翻譯本質、過程、技巧、手段、作用、影響的總體評析。就翻譯批評的目的而言,它並不僅僅在於對具體譯作或譯法作裁判性的是非判別,更在於對翻譯活動何以進行、如何進行加以反思與檢討,進而開拓翻譯的可行性,促進翻譯活動健康而積極地發展,體現翻譯活動具備的各種價值,真正起到翻譯活動應有的作用。”將翻譯批評與翻譯教學相關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教授翻譯理論、指導翻譯實踐,而不是把兩者分開。翻譯理論以翻譯批評爲基礎纔能有效地指導翻譯實踐,而對翻譯實踐的批評又豐富和校正了翻譯理論。例如,教師首先讓學生翻譯原文,然後呈現參考譯文,請學生將自己的譯作與參考譯文和原文進行比較,並討論譯文之差別。通過學生間的討論和老師的評講,提高了學生對原文的理解及譯文的質量,也實現了翻譯批評能力的提高。這種教學方式使翻譯批評、理論和實踐的三角關係得到了具體的展示。翻譯教學是把翻譯作爲一門專業來進行教學,樹立學生正確的翻譯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翻譯習慣,讓學生掌握翻譯的技巧,熟悉各種翻譯理論以及翻譯批評理論,這樣學生具有了翻譯素養和翻譯的能力,成爲翻譯事業的後備人才。翻譯教學已逐漸成爲區別於語言學的獨立的翻譯學科,因此,翻譯教學應該樹立自己的學科意識,探索翻譯教學的最佳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翻譯教學當中引入翻譯批評有很大作用。通過培養學生的翻譯批評的能力,並且把學到的翻譯批評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以及文本的評判能力,幫助學生學會對譯文做客觀的評判。引入翻譯批評還可以爲翻譯的實踐建立參照系,增加對譯文的理論和實踐維度的質量評判,能夠使譯者和讀者很好地進行溝通,最大化呈現出譯作的價值。

二 翻譯批評在翻譯教學中的啓示

翻譯批評在翻譯教學中起着實踐的作用。比如,可以起到識別語篇問題的作用、反思和提高的功能。識別語篇問題的功能主要是樹立學生的正確的語篇觀念,運用翻譯批評的基本理論以及方法,根據翻譯所要達到的目的,對譯文在問題上進行分析、識別以及做評價。反思提高是學生通過翻譯的課內和課外教學的批評實踐活動,提高鑑別譯文意識、賞析能力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反思能力。

原著的作者是價值的主體、是智慧的結晶,原著當中所包含的主體思想以及主體精神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狀況以及作者的意向。在對原著正文進行翻譯時,我們需要把握好原著當中所隱含的各種含義,如果想做到這點,我們需要了解原著的背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培養學生先了解作品背景的好習慣。很多學生在翻譯時不看原著的作者是誰,不瞭解文章的出處,不考慮這部作品是如何寫成的,而是拿到文章後就開始翻譯,利用字典和語法書這些工具來完成翻譯的工作,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想要保證翻譯的質量,就需要充分認識翻譯的課題,宏觀把握整篇文章,才能在翻譯過程中做到遊刃有餘。教師在教授翻譯課程時需要讓學生做到:首先,學生要謹記自己翻譯的目的,翻譯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需要,在翻譯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在學生下筆之前要明確自己的翻譯目的和讀者的範圍以及翻譯成文後的使用功能。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只有針對不同的文本來選取合適的翻譯策略以及語言的風格,才能使得原著的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其次,教師要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在翻譯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審美取向以及審美的興趣,要成爲一名優秀的翻譯人員,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審美品位,提高對文學作品的審美品位,學生可以大量閱讀經典的文學作品以及譯本等等,潛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審美標準。還需要學習大學語文等相關內容,提升漢語的修養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最後,學生要能夠掌握英漢比較研究方面的內容。不少學生掌握了漢語的意思,可是翻譯後的英文意思卻不瞭解,主要是學生的語言基礎弱,基本功不紮實,沒有掌握好漢語與英語的區別。此外,學生還需要了解英語的文化,同一種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中會有不同的釋義,翻譯不好就會引起誤會和笑話。

所以,教師要教授給學生英漢語言的差異,從而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

1.翻譯批評提高學生語篇意識

傳統的翻譯理論把整個翻譯活動的重心放在原文上,所以,所有的譯文都要保證對原文作者的意圖做到忠實。多數的翻譯批評也是以原文作爲重心。這只是從理論上看起來合理,可是卻偏離了實際的軌道。自從翻譯工作開始專業化、翻譯實踐實現了文化轉向以後,委託式的翻譯就要滿足委託人的利益。如果是規模很大、很重要的翻譯,翻譯人員首先要和委託人進行深入的討論,以便達成共識,更好地去實現委託人的翻譯需求。所以,多樣化的翻譯需求使得傳統的翻譯理念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如果翻譯活動只是單一的以原文爲中心一定會有失偏頗。翻譯的要求、委託者的利益、原文的文體風格等很多原因都會影響翻譯的重心。在這些所有的影響因素中,原文的文體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翻譯的態度以及策略。例如,科技翻譯與文學翻譯在思維方式、翻譯心理、譯介過程、文本背景等方面均不同,其他諸如法律翻譯、新聞翻譯、經貿翻譯等又各具特點。不同的文體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商業和宗教公文多數使用祈使功能;詩歌和談話多數使用的是表達的功能;新聞和法律多數使用的是描述的功能;小說和散文多數使用的美感的功能。但是,這種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只能說明語篇功能的傾向性。比如某個公司的年報會同時具有描述的功能,報告公司的業績;表達功能,公司負責任向股東說明情況;祈使功能,建立形象和改變讀者的態度等等。有些學者提出翻譯理論本身很難體現翻譯的語篇觀念,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翻譯教學來穿插一些翻譯批評的練習,從而提高語篇意識以及對文體的識別能力。

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下面的語篇及其兩種譯文進行分析與批評,從而使他們掌握語篇翻譯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原文:

她慢慢地掉過頭去,只見一把傘伸出車窗外。啊,自己的傘!剛纔抱孩子的那隻手正向這邊用力地揮着。她心頭猛地一熱,快步跑上前去。

車,走遠了,她卻呆呆地立在那裏……

譯文:

A parasol sticking out of the bus window. Her parasol! The hand which had been holding the baby was beckoning to her vigorously. With a surge of warmth rising in her heart, she rushed forward…

The bus was disappearing in the distance, but she stood there stockstill…

點評:原文通過具體的人物和事件描寫了感人的瞬間,是記敘文章,所以譯文也應該是記敘文的文體,確保整個文章的連貫性。但是,譯文在連貫方面做得很差,在句法處理上也是拘泥於原文的句法,忽略了英語的主從結構的句式,大量採用的並列句法損傷了文章的連貫性,而且,譯文還有很多語法以及拼寫錯誤。

2.翻譯批評提高學生的翻譯技巧

通過對譯文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對譯文翻譯現象以及翻譯思潮的價值判斷和對翻譯活動的最終成果的鑑別的意識。學生通過不斷反思,可以避免成爲只是按照翻譯技巧來進行翻譯。翻譯批評不斷介入翻譯教學活動當中,可以讓學生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在更高層次上對原文進行翻譯、總結,提高學生翻譯的能力。還是以上面的例文爲例,通過對翻譯進行批評,得到以下更好的譯文:

“Oh, my! My parasol!” with a surge of warmth rising in her bosom, she dashed back to get her parasol from the woman’s hand.

The bus was disappearing in the distance, but she stood there in a trance for quite a while…

綜上所述,翻譯批評在翻譯教學中的文體識別功能以及反思提高的作用有很重要的意義。通過翻譯批評,翻譯技巧和理論得到更爲透徹的闡釋,師生之間及譯者和讀者之間得到更爲良好的互動和溝通。它可以樹立學生的語篇觀念,培養學生對英語原文的賞析能力,根據翻譯的目標和原文的文體來靈活運用多種翻譯策略,建立翻譯實踐的有益參照系,提高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爲培養專業化的翻譯人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季羨林、葉水夫、馮亦代.關於恪守譯德,提高翻譯質量的倡議和呼籲[J].出版發行研究,2002(04)

[2]呂俊.對翻譯批評標準的價值學思考[J].上海翻譯,2007

[3]宋曉春、秦緒華.論當代翻譯批評中的排他性——兼論走向交往實踐的翻譯批評[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4]王恩冕.論我國的翻譯批評回顧與展望[J].中國翻譯,1999

[5]許鈞.翻譯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朱健平.關於翻譯研究各流派分類的現狀分析——兼論中國譯論在國際翻譯理論體系中的地位[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02)

[7]Newmark, Peter. 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M].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UK)Ltd, 1998:184

[8]Xie Yao. The Selective Mechanism as Observed in Two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Journey to the West[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