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探討

學識都 人氣:2.45W

精神科護理風險是指在護理過程中不安全因素導致病人或工作人員不同程度傷害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風險的特性外,還具有風險水平高、風險不確定性、風險複雜性,並存在於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風險後果嚴重等特性。面對國民法制觀念的不斷增強,如何識別、迴避護理風險,減少醫療糾紛和突發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等問題,使得護理風險管理成爲精神科護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我院2007年針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護理差錯和缺陷進行分析總結,並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關於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6年1月一2006年12月期間收住病人2072例,男1265例,女807例,年齡29.05土13.22歲。2007年1月~2007年12月期間收住病人1953例,男1192例,女761例,年齡31.66±12.32歲。全部病例均住院7d以上而無嚴重軀體疾病的精神病人。

1.2 精神科護理風險管理方法

1.2.1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制定和完善精神專科護理風險防範措施。建立《護理緊急風險預案》,制定《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規範“五防”(傷人、毀物、自傷、自殺、外逃)病人的防範措施,各科室護士與護理部簽定護理安全責任書;加強危險物品、藥品、設備的管理。建立危禁物品管理制度,杜絕一切危禁物品進入病房,特別是對患者的家屬,探視者要講明危禁物品管理的`重要性,爭取他們的理解和配合。

1.2.2 堅持“以人爲本”的服務理念,推行“雙五”服務模式(優質、微笑、親情、流動、全程服務病人;用熱心、耐心、關心、細心、愛心溫暖病人)。加強醫患溝通,認真覆行告知義務,維護病人知情同意權,使護患雙方共同承擔起生命和健康的風險,建立抵禦風險的共同體,全面推行病人安全文化。

1.2.3 對來院精神病人進行生理、心理和社會評估。掌握病人的生理狀態和個別的特殊心理,提高護士識別、迴避護理風險的意識和洞察力。

1.2.4 加強護士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及時作好護理缺陷分析。從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人手,對護士進行全面培訓,組織護士學習《衛生從業人員職業道德規範》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並對護士進行嚴格的“三基”訓練。組織醫療護理糾紛和護理差錯缺陷個案分析,加強風險防範的教育,不斷增強護士的責任感與誠信度,提高護士防範護理風險的能力。

2 結 果

2.1 一般情況

兩組病人的人口學特徵和住院時間比較無顯着性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部分客觀資料比較護理風險管理組比常規護理組患者突發事件、投訴、護理差錯和缺陷發生率降低。病人滿意度升高。

3 討 論

精神病人受精神疾病或軀體疾病因素的影響,可能出現自殺、自傷、傷人、毀物和逃跑。老年體弱者可發生跌傷、猝死、噎食等意外事件。本文資料顯示:我院通過制定《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五防”病人的防範措施,建立《護理緊急風險預案》。精神病人的突發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P<0.001)。說明有些突發事件是可以預知和防範的。

精神病人因缺乏自知力而常拒絕接受治療和護理,如護士服務態度不好,不尊重病人,不通過醫患溝通爭取病人及家屬的支持和理解,極易發生醫患糾紛。我院強調堅持“以人爲本”的服務理念,推行“雙五”服務模式,加強醫患溝通。使護患雙方共同承擔起生命和健康的風險,建立抵禦風險的共同體,可提高病人的滿意度,本研究結果與有關文獻相符。

由於精神病病人的特殊性,大部分病人的治療是被動接受。如果護士在工作中不細心,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交接制度,就有可能配錯藥、發錯藥、打錯針或醫囑處理不及時,錯抄、漏抄醫囑等。另外,護士因法制觀念淡漠,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對護理文書的法律效應認識不夠,導致護理記錄不及時,特別是有病情變化時有補記、重抄現象,護理記錄內容不客觀真實。研究結果表明:加強護士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及時作好護理差錯和缺陷分析,不斷完善精神專科護理風險防範措施,2007年我院護理差錯和缺陷發生率明顯降低(P<0.05)。英國心理學家Reason的護理差錯管理之系統觀認爲,是人就會犯錯誤,即使最好機構內的優秀工作人員都有可能犯錯誤。錯誤的主要原因在於系統問題而非人的行爲失常。當錯誤發生後,事情的關鍵不是追究誰犯了這個錯誤,而是再清系統出了什麼問題以及爲什麼出現這些問題。防範的對策是,從組織機構的角度系統設計防禦錯誤的機制,減少人犯錯誤的環境和機會。

綜上所述,由於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也決定了精神專科護理工作的高風險性。我院通過不斷識別護理工作中存在和潛在的風險,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實施有效的護理風險管理,可降低醫療風險,保證醫療安全,提高醫療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