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校兩級財務管理中的預算管理論文

學識都 人氣:2.82W

論文摘要:高校實行校院兩級財務管理是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的一次新變革。實行兩級財務管理能調動學院的辦學積極性,有助於優化高校自身的資源配置,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效率。高校實行兩級財務管理,首先必須做好預算管理工作。文章就校院兩級財務管理中的預算管理相關問題展開探討。

關於高校兩級財務管理中的預算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兩級財務管理;預算管理

一、高校財務管理體制的變化

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大多數高校實行的是“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這種管理體制有利於學校從全局角度統籌安排和合理調度資金,集中財力辦大事,給高校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一財務管理體制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如不利於調動各學院辦學的積極性,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等等。因此,高校財務管理的體制必須作出相應調整。由財政部和原國家教委聯合頒佈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五條規定:高等學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校內建立“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校院兩級財務管理體制,校院兩級管理體制的運作由此有了法律上的依據。在校院兩級財務管理體制下,學校將人、財、教學、科研等權力下放給學院。各學院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擁有相當的自主權,由此形成在學校統一領導下的校院兩級管理體制。

二、兩級財務管理體制下的預算編制

在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預算仍舊是學校整個財務收支的靈魂,它體現了學校的意志和發展方向。學校預算的編制得好與壞,對學校的發展有着決定性的影響。預算管理是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財務管理的核心。只有編制了科學合理的預算,兩級財務管理模式的運行才能順利開展。

1.兩級管理體制下的校級預算

“在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學校編制學校總的預算。學校的年度總預算在參考上一年度的預算執行情況的基礎上,全面考慮預算年度學校發展規劃及預算年度收支增減各項因素後作出。校級預算包含學校各行政部門及各學院的預算。校級預算的制定,首先由學校財務綜合學校整體情況制定一份初步預算,經全校各部門討論後提出修改意見,再綜合考慮各部門及各學院提出的意見進行調整與修改,最後由學校確定後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學校的校級預算要兼顧各學院的共性及各自特性。”校級的預算要保重點,同時也要兼顧公平。校級預算主要由以下預算組成:學校行政部門預算+人員經費學校負責部分+各學院預算+學校重大工程預算+學校年度重大事項預算+其他預算。

在制定校級預算時,行政部門預算由學校掌握。涉及全校範圍的公共資源配置的財權也由學校統一掌握,這主要包括學校重大工程預算和學校年度重大事項預算。在人員經費方面,人員的基本工資部分、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工會經費、員工福利費由學校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統一計算和掌握。教師人員經費中的`津貼補貼部分由學院掌握。“在向各學院分配的預算中所包含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及學生經費時,由學校在綜合考慮各學院學生人數、教師人數、教師結構、專業數、學科因素等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定後覈定。在制定預算時,學生人數一般按照預算編制的要求,將所有學生折算成本科生的數量進行計算。專科生、研究生、留學生按一定的比例摺合爲本科生人數。”教師結構主要以教師職稱進行評定,不同的級別應有各自對應的計算基數。“同時還要將由客觀條件造成的各學院經費上的不平衡也考慮進來,特別是新建的院系和專業以及規模較小的院系等因素。”

2.兩級管理體制下的院級預算

各學院根據校級預算分配的額度和本學院創收情況編制本學院收支預算,並對資金的安全和使用負責。各學院領導對本級預算承擔最終責任。學院的預算包括收入預算、支出預算及預算分配原則三部分。

(1)收入預算。各學院的收入預算要根據學院的教職員工規模、學院招生人數以及自身的創收能力來合理確定。一般而言,學院教職工人數及學生數基本固定,因此學校撥付的資金收入比較好計算和確定。而學院自我創收收入較難確定。這部分收入主要有各學院面向社會提供教學、科研、社會培訓、捐助等取得的收入。這部分收入會受學院內部因素和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學院創收收入在學校提取象徵性的管理費後歸學院自主支配。 "

(2)支出預算。各學院要根據學院發展規劃及學院內各系部的特點,根據預算收入制定支出預算。一般要求量入爲出,嚴禁超預算支出。各學院的支出預算主要包括: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學生經費、科研經費、教學經費等。專項經費通常由學院統一申報,作爲科研經費和教學經費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員經費必須首先得到保證,這是一個學院發展的最關鍵部分。公用經費必須能對教學和科研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同時要厲行節約,壓縮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學生經費必須做到足額和到位,不得擠佔或挪用。教學經費、科研經費必須專款專用,專項經費要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相關要求,以批覆的支出項目和金額執行。

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學院的人員經費分配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本學院整個預算的效果。人員經費直接關係到學院每一個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能否發揮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是整個學院工作能否做好的最關鍵一環。人員經費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教師的工作量、教學與科研技能。在預算上,應強調不同崗位所需要的不同知識、技能和經驗,根據不同崗位對人員能力要求的不同制定相應的人員經費標準。經費標準的制定要能激發廣大教職員工投身教學和科研的積極性,要科學地予以制定。人員經費預算應關注對教師的德能評價和崗位貢獻的評估,要結合教師知識積累、技能發展情況的評價,從知識、能力、貢獻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因素,同時應對各崗位實行績效考覈。另外,在預算分配時還要堅持競爭性和公平性原則,要在預算中體現出對新參加工作人員和年青教師的特別支持和鼓勵。

(3)預算分配的基本原則。在編制預算時要按事權與財權相結合的原則,學院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資源都由各學院自行掌握。學院掌握的經費內容主要包括:人員經費中除基本工資外的各種津貼補貼(如崗位津貼、業績津貼等)經費項目;全部的公用經費和學生經費,學院必須對學生的困難補助金、各種獎助學金按國家及學校相關要求及時足額發放;涉及學校整體發展的專項項目由學校各職能部門代學校執行,其他項目則分配到各申報的學院管理;“各學院的創收收入按照學校制定的政策進行分配。”

三、預算執行的監督與考覈

制定預算不是目的,執行好預算纔是根本目的。在校院兩級管理制度下,對學院預算執行的監督與考覈必不可少。由於人員與條件的限制,對學院預算的執行進行全程跟蹤與考覈是不現實的。通常對學院預算採取績效考評的辦法,以維護預算的嚴肅性,提高學院經費支出的效率與效果,考覈各學院經費使用的績效。根據預算的特點,績效考評通常主要採用量化的方法。由於預算都有相關數據,拿預算執行結果與預算進行比較,就能基本得出預算執行的效果如何。可以量化的指標主要有:學院收入完成情況、學院的各項支出情況及比例、專項項目的支出完成情況、財務管理指標狀況等。學院預算執行的效果還要與各學院的特點與發展規劃等非量化指標結合起來進行評價。績效考評的結果要時傳遞到各有關管理部門,以便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完善預算執行的監督機制。績效考評還應採取獎懲機制,預算編制科學同時執行得好的學院應予以表彰和獎勵,預算編制不科學、不合理的學院應進行批評並予以相應懲罰。

四、結束語

建立和完善校院兩級財務管理體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採取多項措施加以配合,除編制科學合理的預算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和獎懲機制外,還要建立嚴格的高校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加強財務覈算;提高校級財務管理機構的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內控制度;加強校內跟蹤審計;配備稱職的學院領導等。通過所有這些措施的共同配合,以更好地促進校院兩級財務管理制度的開展,爲學校的發展提供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