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學識都 人氣:1.36W

論文關健詞:思想理論課 多媒體教學 實效性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論文摘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承擔着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理論的任務,成爲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堅定理想信念的主要途徑。而將多媒體教學應用於思想政治理論課,已成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方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探討多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以期適應時代變革中當代大學生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要承擔起對大學生進行系統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而且要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爲此,如何優化教學過程和手段,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全面實現教學目標,越來越成爲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取得一些實質性的進展,這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優化具有現實意義。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的積極效應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把多媒體教學引人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實現多媒體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機整合,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用多媒體信息傳遞高效的特點,提供課堂教學效率

    衆所周知,思想政治論課的教學內容多,知識面廣,綜合性強,信息容量大,但是課時相對不足,因而課時少與內容多的矛盾十分突出,而思想政治理論課並不像理科教學內容那樣難以理解,所以,完全可以藉助多媒體課件擴大教學信息量、加快教學節奏、提高教學效率,以緩解教學內容與課時之間的矛盾。多媒體教學能夠濃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的精華,使場景再現,讓大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限內跨越漫長的歷史時空,縱橫於廣裹的歷史空間,從而有效地擴大教學信息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利用多媒體感性直觀的特點,營造課堂氛圍

    教育的是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授課內容感興趣。多媒體教學,具有集圖像、視頻、音頻等一身的特點。多媒體教學這種圖、文、聲並茂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能極大地滿足新時期大學生視聽感官的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進人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大膽創新和實踐活動中。例如在講授(綱要》課中,我採用Flash動畫製作出滴血的背景,然後展示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圖片,激發了大學生的愛國熱情,達到了教學所要求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客觀真實的特點,拓展教學空間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必須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方式,即通過引導大學生在參加實踐中去感受,讓大學生在參與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瞭解社會實際,獲得親身體驗,力求通過實踐教學增強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深化認識,提高能力。而傳統教學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實現,一種是教師的課堂口頭表述,在教學中聯繫大學生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加以分析;另一種是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採取社會、參觀訪問、公益服務等形式,鼓勵大學生自主選擇,引導大學生掌握髮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前者侷限於課堂口述,有些枯燥,後者受學時、經費等客觀條件制約也有很大的侷限性。而多媒體教學就可以揚長避短,即在課堂上把學生帶人模擬實踐場景,營造一種理論聯繫實際的情境。

    (四)利用多媒體靈活的特點,促進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師生互動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課堂教學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灌輸式教學,教師是課堂徹頭徹尾的主角。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十分靈活,可將案例教學、參與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多種方式引人課堂,然後展開討論,引起學生的思考和爭鳴,有利於教師及時瞭解和掌握大學生的知識量和思想狀況,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此外,多媒體教學還能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不再需要固定的課堂,因爲任何地方的任意一臺電腦只要能與校園網相連接,學生在輸人學號和密碼後就能進行各門課程的學習或者考試。例如在教學中在涉及到重大理論問題的理解或經典影像觀看後,可適時提出討論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還可以通過超級鏈接等方式對學過的內容進行回顧等。這無疑擴大了師生的互動空間和互動需求,拓寬了師生的互動途徑,豐富了師生的互動內容,進而引發了師生之間互動方式的革新,有利於促進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的總體優勢表現明顯,但在長期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也發現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