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在小學信息技術中運用“小課題”教學方式

學識都 人氣:7.94K
初探在小學信息技術中運用“小課題”教學方式
初探在小學信息技術中運用“小課題”教學方式
  
 【內容摘要】
 小課題在學生的眼中並不是小問題,而可能是個大項目,大有探索的餘地和思考的空間,需要進行研究性的學習,它要收集信息、處理住處、作出猜想或制定計劃,需要自己想辦法,而沒有現成的方法可以套用。
 【關鍵字】
 “小”課題    自主   探究
 【正文】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學科,它沒有一定的教學模式,各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在探索之中。以我們學校目前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來看,多以教師演示法爲主,根據教學內容採用一課一練或一課多練的形式。這樣的教學,表面上看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完滿完成教學任務,但實質上枯燥、重複的教學,慢慢地形成以下現象:
 1、信息技術課上,學生只是兩眼看着屏幕,記住老師演示的操作步驟,至於爲什麼這樣操作,爲了解決什麼問題,是否還有其它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根本不考慮;
 2、信息技術課上,教師出示本課的教學任務後,很多學生不會主動地藉助教科書或以往的經驗,思考解決任務的方法,而是“等”、“靠”、“要”即等着教師分析任務、靠教師指導解決任務的方法、向教師要操作步驟,主動性和積極性比較差;
 3、信息技術課程是新興課程,不是學生學習所謂的主科,很多學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的原因不是信息技術課可以給創造自主研究、自主探索的機會,而僅僅是因爲信息技術課沒有作業;
 4、信息技術的作業多以練習題形式呈現又多以複習一課的操作任務爲主,學生只是重複操作就行,沒有把相應的作業與生活相聯繫。
 5、對學生學習成功與否的評價僅僅侷限於學生是否會操作,是否記住了書的操作步驟。
 針對以上現象,本人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學習國外內先進的教學模式:在美國,小課題稱爲project,在教學材料中,有很多的project,學生非常有興趣地完成這些小課題。進行“小課題”探究已成爲國內外教學中佈置作業的一個重要趨勢。目前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學生的小課題的探究,也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很多學者已經把小課題的學習方式引入了語文、數學學科,小課題正逐漸成爲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的一個重要方法。
 課題研究歷來是大人們的事業,似乎與中小學生沒有關係,但這是一種傳統的不正確的看法。課題有大小,小孩子做小課題與大人做大課題可能所經受到的體驗沒有本質的區別。小課題在學生的眼中並不是小問題,而可能是個大項目,大有探索的餘地和思考的空間,需要進行研究性的學習,它要收集信息、處理住處、作出猜想或制定計劃,需要自己想辦法,而沒有現成的方法可以套用。
 “小中見大”活動概念的內涵豐富,指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創新的“探究—體驗”學習活動。其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
 第一,體現自主。“小課題”研究性學習活動則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狀況,它以學生的興趣特長爲前提,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爲基本任務,創造動機就是人的主體性即自主性的體現。“小課題研究”是一種自由自覺的活動,在探究中,學生可以多側面、多角度地去分析解決問題,可以大膽地運用已有知識和想像去發明、去創造。作爲教師,要處處注意利用一切機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欲,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真正有一種“親自”實踐的精神,真正有一片“親自”飛翔的時空。
 第二,發展個性。傳統的以課本爲中心的教育過分注重學生的服從性、一致性、接受能力等品質,導致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謙虛但缺乏自信,服從但缺乏獨立,循規蹈矩但缺乏奇思異想。小中見大活動則徹底改變了這種不適應時代要求的個性培養方式,着力培養學生“學習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獨立思考而富有創意地從事生活”,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第三,發展持續。小課題研究性學習活動,一方面充分利用學生課餘的自主活動時間,相對延長和增加了“學生的社會必要學習時間”,從時間上實現了學習的持續;另一方面,小課題研究性學習活動,需要學生運用大量的已有知識經驗,對某一問題或主題進行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抽象、概括,讓已知與未知有機地聯繫起來,使知識得到了滲透、深化、延伸和創新,從知識上實現了學習的持續發展。學生靠這種知識的持續發展,獲得認知能力、創新能力,才能在未來社會經得起磨礪和考驗,實現創新教育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在小學生中開展“小課題研究”,其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激發科學探究的興趣,它能培養小學生探究創新的精神,組織活動的能力,爲適應社會,走向未來打下堅實基礎,其核心是改變學生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習以爲常的以“接受——記憶——復現”爲特徵的學習思考方式。本人對指導小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做了一些嘗試,形成了一般過程:
 1、知曉主題,蒐集信息;
 2、,確定專題,整理信息;
 3、討論交流,確定方法
 4、自我創作,展示評析;
 5、修改完善,上交作品。
 一、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確立小課題
 對於所研究的小課題,可以是由學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師或師生共同提出。對於小課題的確立,教師不要包攬一切,自己作出決定,而是要把自己放在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的位置,與學生處於平等地位,由學生自主確立小課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爲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做好鋪墊。
 那麼如何引導小學生自主提出並確立適於研究的小課題呢?我們認爲,要遵循應用性、開放性的.原則。如以“你最樂於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或“你身邊和周圍環境中存在哪些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爲題,廣泛徵集學生意見,讓他們充分結合已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質疑,人人提出自己最感興趣,最樂於探究的的問題——小課題,教師還應着重引導小學生提出的問題應適於探究,不宜過大。
 小課題研究性學習以學生最感興趣的問題或主題爲中心展開活動,內容廣泛,方式多樣,主要包括:
 1、觀察、實驗。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獨立或組成某一小組進行一些相關的諸如觀察由矩形或橢圓等一個工具組成的圖案“太極”、“迷宮”、“卡通豬”、“卡車”等,自己動手操作
 2、公益、服務。參加適宜的社會公益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是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方面。根據自己的實踐發畫出一幅“助人爲樂”系列電腦畫。
 3、設計、製作。根據學生年齡、知識、興趣,選擇合適的主題,進行設計或手工製作,如古詩配畫的設計,老師給定一首主詩,根據自己的理解,給該詩設計相關的古詩背景或古詩情節。
 4、蒐集、整理。針對某一具體的事物,蒐集、查閱、整理相關資料,彙集成冊,對某一事物的認識通過文字介紹給予具體化、形象化,將認知向縱深處發展。
 5、發明、創新。發明、創新是思維的最高境界,是學生知識、能力的昇華。結合教材內容,依據學生能力發展情況,選擇淺顯的、簡單些的,如發明學習用品、兒童玩具等;針對已有物品和現實生活中物品的缺撼進行改良,如改進書桌,改進教室佈置、改進某一活動場所的設計、改進某研究活動的方案等創新。
 二、指導小學生設計好探究的方案
 小課題確定後,就要指導小學生做好方案的設計,使學生在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對整個小課題研究活動有一個比較完整,清晰的認識。在設計研究方案剛開始時教師要作些指導,後由學生分小組設計,最後再由師生共同對小課題進行點評。如“春天系列電腦畫”小課題組。
 如“橢圓工具綜合運用”小課題組,在選定小課題後,確立了以下兩項活動內容:1、橢圓可以組成哪些實物;2、橢圓可以組成哪些圖案,各有什麼含義。3、面向全班同學展示成果,師生點評。在師生點評階段,學生們提出對兩項活動還只是個目標,不夠具體,像第二個活動徵集意見,應具體到提哪些問題,在什麼時候徵集,以什麼形式向大家徵集等等。
 三、讓小學生獨立探究,自主發展
 由於小課題研究的內容,要求和方法各不相同,活動開展過程中,有的要集體查閱資料,有的要走訪專家,開展社會調查,也有的要通過實驗操作等等。這所有的活動,我們都要求學生在制定方案的前提下,根據課題的分工自己去完成,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充分運用自己的創造想象,去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也要求他們注意積累資料,隨時記下數據或感受體會等。
 學生獨立開展研究活動,開始時必然會遇到許多問題,如資料去哪裏收集,怎樣收集等。爲此,每週我就用興趣課時間作爲課題研究活動課,主要用於交流探究過程,對探究活動密切相關的技能進行指導,在必要時也可以調整研究方案。
 四、整理、總結小課題
 本着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則,在小課題研究將結束時,由學生自己進行總結,完善作品。這一過程是學生小課題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環節,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因此我也特別重視這一過程的指導和落實,儘量讓學生理出一篇完整的小課題成果報告,並在最後對每個課題研究的過程和成果進行總評,對每個學生最閃光的一面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