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的效率理論及其啓示

學識都 人氣:1.25W
  

    【摘要】馬歇爾的經濟學說是現代微觀經濟理論的基礎。效率問題,即在投入一定的條件下,使產出最大化的問題,是微觀經濟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馬歇爾在其代表作《經濟學原理》中對影響生產效率的三大因素———生產者身體的活力、生產者的能力和組織進行的深入分析,在今天看來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馬歇爾的效率理論及其啓示

【關鍵詞】馬歇爾;效率理論;啓示
  
  馬歇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著名的經濟學家,新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英國“劍橋學派”的創始人,其《經濟學原理》是經濟學領域中劃時代的著作。馬歇爾的經濟學說是現代微觀經濟學的基礎。微觀經濟學產生的前提是經濟資源的稀缺性,其研究目的是提高稀缺資源的利用效率。效率問題,即在投入一定的條件下使產出最大化的問題,是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核心。馬歇爾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影響效率的因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生產者身體的活力
      馬歇爾認爲,物質財富的生產取決於工業效率,而身體的活力即強健的體格、堅強的意志、旺盛的精力是工業效率的基礎,是一切進步的源泉。他說:“我們必須考慮身體的、精神的和道德的健康與強壯所依靠的種種條件。這些條件是工業效率的基礎,而物質財富的生產要看工業效率而定;……在許多職業中,工業效率,除了身體的活力———這就是筋肉的強壯、健全的體格和奮發有爲的習慣———之外,不需要什麼其他東西。……這種人的堅強、這種決心、精力和自制力,簡言之,這種‘活力’,是一切進步的源泉:它在偉大的事業中,偉大的思想中,以及對於真正的宗教情感的能力中表現出來。”[1](P212-213)他認爲,決定體力和活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生活必需品
  馬歇爾認爲,生活必需品的第一樣就是食物,食物的烹調是否適當關係很大。烹調不當,會使食物的營養受到損失,或者營養難以吸收,甚至食物中毒。營養過剩、不足或不平衡都會危及人的.活力。在馬歇爾生活時代的英國,食物缺乏導致身體普遍衰弱,體弱多病是工業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適度的休息和娛樂也是一種生活必需品。休息與食物、衣着等其他物質的必需品一樣,都是人們保持旺盛的活力所必需的。馬歇爾指出,維持效率的生活必需品因工作的性質而不同,隨着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曾幾何時,手機還是身份的象徵,現在的城裏人可以說人手一部手機。在當今信息時代,一臺高檔筆記本電腦對普通員工而言還是奢侈品,但對高級管理和研究人員來說則是必需品,沒有它工作效率會大大降低。所以馬歇爾說: “高工資不僅能提高工資領受者的效率,而且能提高他們子孫的效率,……即報酬優厚的勞動一般地是有效率的勞動,因此,不是昂貴的勞動。”[2](P184)
     (二)希望、自由、變化
     馬歇爾認爲,希望、自由和變化三個因素與人的活力密切相關。有希望纔有進取的動力,有自由纔有創造力。他把自由分爲兩種,一種是“不受外界約束的自由”,一種是“由自制力而來的較高的自由”,後一種自由對於高級的工作更爲重要。希望與自由使人樂於工作,有助於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變化纔有生機,呆板的、單調的生活會損害人的進取精神,以至於破壞身體的活力。亞當·斯密在論及變化與活力的關係時說:“大多數人的智力,必然由他們的日常活動發展起來。終生從事簡單操作的人……沒有機會運用自己的智力……他的遲鈍和無知就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他的呆板的、單調的生活自然損害了他的進取精神……他甚至破壞了他的身體的活力”。[3](P401)
     (三)生活環境
     馬歇爾對生活環境與健康的關係論述較多,他重點從城市與農村生活環境差別的角度,分析了污染嚴重、擁擠不堪的城市環境對活力的消極影響。他說:“新鮮空氣和陽光的缺乏,各種年齡的人和兒童遊戲所需要的室外休息處的缺乏,耗盡那些不斷流入大城市的最優秀的英國人的精力。”[2](P316)因此,馬歇爾主張,在大城市中設立公園和運動場,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通過發展交通運輸等措施,加快企業和工人向郊外遷移,使人們能夠親近大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氣和明媚的陽光,從而提高人們的活力。
     二、生產者的能力
     馬歇爾認爲,知識也是資本,知識是最有力的生產動力。投資於教育是否明智,不能單以其直接結果來衡量。“一個偉大的工業天才的經濟價值,足以抵償整個城市的教育費用;因爲,像白塞麥的主要發明那樣的一種新思想之能增加英國的生產力,等於十萬人的勞動那樣多。” [1](P233)
     但知識不等於能力,所以馬歇爾強調了能力。他批評以往的經濟學家太不考慮這一事實:人類的才能與其他任何種類的資本,同樣都是重要的生產手段。他特別強調了企業管理才能,他說:“私人企業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權衡任何方針的得失和鑑別它們真正相對重要性的那種能力。由於實踐和天才而學會使各種因素各得其所的人,業已獲得致富之道;我們生產力的效率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許多能幹的人,他們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獲得這種企業才能。”[2](P168)
     影響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教育。他把教育分爲普通學校教育和工業教育兩大類。普通學校教育重在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爲人們在以後的專業性工作中發揮潛能、自我發展打好基礎。他強調:“教育必須更加普及。學校教師必須懂得他的主要任務不是傳授知識,因爲幾先令買來的報刊上的知識一個人的頭腦就容納不了。他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個性、能力和才幹。爲高級工業而設的工業教育,應像普通教育那樣,不斷以發展才能爲目的。它應當與完善的普通教育建立在同一的基礎上,但應進一步詳細制訂出特殊的學科,以利於特殊的行業。”[1](P227)

畢業論文蒐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