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與文化脫節問題研究

學識都 人氣:7.01K

【摘要】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與文化脫節問題的研究仍處於探索階段,本文結合我校對外漢語教學實踐,試圖對漢語與文化在教學中脫節所涉及到的以教師爲主導的教學過程中來尋求解決辦法作一些初步探討。

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漢語與文化脫節問題研究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漢語;文化;脫節

我們認爲,對外漢語專業所培養的師資,是既有紮實的漢語功底,又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對對外漢語教學中課程內容的構架和佈局將直接關係到該專業優秀師資培養目標能否實現的問題。從漢語角度,對外漢語專業的教師必須掌握漢語語言學知識,包括現代漢語語音、詞彙、語法、修辭及古代漢語知識,對漢語不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從文化角度,它是一個動態的複合概念,是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制度與精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是遵循漢語作爲外國人第二語言和習得的規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圍繞影響外國人學習、理解和交際的種種漢語言的社會文化因素。本文主要從對外漢語本科教學中漢語與文化兩者關係入手,結合我校對外漢語教學實踐,試圖對漢語與文化在教學中脫節所涉及到的幾個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討。

1、教師對中國文化重視程度不夠

國家漢辦把對外漢語專業人才描繪成“語言的信鴿,文化的使者”,無論是語言類課程教師還是文化類課程教師都有責任保障對外漢語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對外漢語專業學生對民族文化知之過少,很大原因是教師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的導入重視不夠,由於教學任務和教學進度的限制,教師只能專心於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教學內容的傳授,文化的導入自然變得很少。漢語教學無疑是主體和基礎,對學生所學漢語的政治、經濟、外交、社會、歷史等文化有較廣泛地瞭解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需要,因此,對外漢語專業實際是應用型文科專業,這就要求教師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在漢語課程設計上有所突破,採取系統的教學方法保證漢語和文化互有聯繫,互相支持,並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目前對外漢語教師隊伍仍屬於年青的隊伍,業務素質不高

我們開設對外漢語專業的目的是教外國人學習漢語,併爲其瞭解中華民族,外國人學習漢語的目的更多的是爲了與這個東方民族進行交流,所以外國人學到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在什麼時候說合適,什麼地方用何種方式,對象是誰表達的更恰當、合理,就要求對外漢語教師應具備廣闊的文化視野。近幾年來,對外漢語專業畢業的碩士、博士是剛剛培養出來的,實際教學經驗不足,另外很多教師基本來自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和語言學等專業的班底,於是文化知識在教學中自然一帶而過。實際上對外漢語專業的教師要求具備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文化交際學、中國文學史等多門功底的複合型教師。教師根據民族文化的背景和語言表達習慣,指導專業學生如何教外國人使用漢語,防止文化差異遭成交流的困難。如果一個對外漢語專業學生只有單純的字、詞語、語法等的漢語基礎,是無法進行對外漢語教學的,就象我們過去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其真正語言交流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學的是“啞巴”英語,所以漢語的學習如果與文化脫節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也是我們對外漢語教師隊伍一直困擾的問題。

3、多媒體和網絡教學資源利用不夠

對外漢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好與壞受到教師教學手段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尤其剛剛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生,基本上是模仿原來教師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對多媒體和網絡的利用率很高,自然學生將來的`漢語推廣開闊得多。我們要鼓勵教師利用多媒體和網絡等現代化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習空間,如漢語教學中歷史文化生活習慣、人文地理、風俗習慣進行的立體化教學滲透,生動展示漢語是如何生動展示中國文化的教學過程,將會激發學生全面認識自己的文化並熱愛自己的文化。學生在將來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更深入的傳授自己的文化,充分體現自己民族的價值觀,是與教師革新單一的教學手段分不開的,因爲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注重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意識的培養,這也是我們培養面向國際的新型對外漢語專業人才相吻合的。

4、受傳統的語言學觀念的影響

漢語言領域分解的很細,迫使學生認爲修辭是一個領域,語法也是如此,於是把文化單獨設爲一個領域,把漢語學習和文化看成是兩回事,然而對外漢語專業學生的漢語教學應該是互動性質的漢語的傳播者,重在培養外國人的交際能力,這就要求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側重廣泛閱讀、課外活動以瞭解中國文化知識爲主,最好是漢語學習中真實地展現中國文化的內容,引導對外漢語專業學生閱讀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學作品,更深入理解中國成語、歇後語、慣用語等。作爲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將會爲漢語的推廣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由於中國的民族文化是一個博大精深,超凡複雜的整體,作爲一名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掌握到全部文化的內容是不可能的。所以對外漢語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改變傳統的語言學的負面影響,不能超越學生對文化的接受能力,即要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科學的文化導入過程,避免隨意性和主觀性。

5、對外漢語專業語言課程至今仍沒有體現此專業特點的教材

很多院校仍在使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材,這種教材理論研究性強,而對外漢語專業的漢語課程中應是關注中國文化的人際關係、風俗習慣、社會結構、人文價值觀念的滲透,甚至習語、諺語等的掌握能力。可以開設課程“漢語與中國文化學”,這樣的教材編寫應是漢語言知識系統化、交際化等,語言示例材料的選取要有典型的中國文化主流的各種題材和風格,用現當代活生生的文化現象,特別是學生所關注的現當代的社會文化生活。其中的名家名篇名句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教材要有真實的語境,涉及知識面廣泛,建議中國文化示例要增加註釋與西方文化的差異。

總之,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在漢語教學中同時把文化的豐富內容貫穿於教學當中,提高學生漢語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漢語學習的實踐性,只有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打下良好的漢語和文化的堅實基礎,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

【參考文獻】

[1]鄧佑玲《第二語言(漢語)教學中的漢文化教學》 《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張映光《論國內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師資型人才的培養》《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年4卷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