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論文

學識都 人氣:1.06W

摘要:聽力作爲語言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位置。本文分析了影響高中聽力水平提高的主觀性和客觀性因素,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改進聽力教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論文

關鍵詞:聽力教學;主觀因素;客觀因素;聽力水平

聽是人類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它涉及到辨音、理解和記憶。從廣義上來說,聽力教學的參與主要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大類。主觀因素指參與聽力教學的人的因素,即教師和學生;客觀因素指參與聽力教學的物的因素,包括環境、語言環境、教材、練習、知識背景因素等。教師只有明確以上制約因素,纔能有的放矢地搞好聽力教學,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因而在教學中,聽力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聽力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生語言知識的接收,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及實際交際能力的培養。筆者從事中學英語教學工作多年,在不斷的實踐中發現,如果我們對聽力教學的制約因素有着充分的瞭解,無疑有助於提高聽力教學效果,使學生儘快提高聽力水平,從而促進其他幾項基本技能的提高。

一、制約聽力水平提高的主觀因素

(一)教師方面

教師是聽力教學的主要實施者,因此自身首先必須明確聽力理解的真正含義以及教學目的。語言學家威多森(H.G. Widdowson)曾談到:“聽力理解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聽懂了話語的語法結構,聽到並接受了由語音及語法信號系統組成的句子。這種理解僅限於理解句子的字面意義,我們姑且稱之爲聽覺接受(hearing)。另一層意思是從語言的功用來理解的,即除理解字面意義外,還要理解所聽到的話語的交際功能。這包含着這些句子在對話中、在上下文及特定的情景中起何種交際功能。我們稱這種活動爲聽力理解(listening)。”

基於這一觀點,有些語言學家曾將聽力教學分爲兩個層次:低級層次和高級層次。那麼在中學英語聽力訓練中,對於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就可以讓學生聽記各種語音材料,機械地聽、模仿、記憶,對其書面形式、意義、用法等不作過多的要求。選用語速較慢、內容較短的聽力材料。在進行每部分聽音之前,可根據所選材料提供的練習進行適當的聽前分析,幫助學生確定語境,必要時可先向學生提供一些關鍵詞語,這是幫助學生聽懂語音材料的第一步。當學生聽力達到高級層次時,就進入第二步,也就是讓學生注意語音、語調上的特徵,並加以模仿直至掌握。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聽力技能後,比如到了高二時,可採取以學生爲主的教學方式,聽前分析可適量減少,關鍵詞也不必再提供,而是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自己去抓住關鍵詞語,並在聽音之後進行一些綜合能力的訓練,如讓學生複述所聽材料的大意或語言難點、重點,旨在注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

另外,教師的教學態度,尤其是引導能力即課堂組織能力也是舉足輕重的。教師不僅作爲課堂的指導者、組織者,同時也是參與者,如同在導演着課堂的節奏、進度乃至整個內容。

在聽力訓練時,首先引入話題,向學生介紹或讓學生介紹一些與聽力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然後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他們在聽完這段材料後回答問題。之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穿插補充進行必要的糾正或解釋,然後再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複述或討論這一話題。在完成這一部分的整個過程中,學生一直在唱主角,自始至終都處於一種緊張的工作狀態。同時,教師的穿插補充給學生一種平等的參與者的感覺,很容易和教師一起進入自由談話(free talk)的狀態,因此,緊張的同時又有一種放鬆感。最後的討論不僅是學生聽覺上的一種休息,而且又是對所聽內容的簡述,在鞏固了所聽取的信息和知識的同時,也鍛鍊了綜述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這種聽說的有機結合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學生方面

學生的素質或稱語言基礎至關重要,它不僅包含語音、語調、詞彙等語言基礎知識,同時還包括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即綜合語言能力,比如要了解語言國家的歷史風俗習慣等。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聽者才能正確理解語言載體的言語行爲和非言語行爲,因而聽懂有聲語言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認知心理活動過程,它是聽覺器官、各種語言能力、背景文化知識及思維能力、想象力、記憶力等協同作用的結果。學生語言能力的大小從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教材的選擇、進度的快慢以及教學方式的採用。

另外,學生的參與態度也不可忽視。這裏應包括學生課堂上的參與意識以及課後的參與積極性。中學英語教學中每個模塊只有聽力一節課,每週教師只有在課中進行一些訓練。因此這不僅對課堂上的語言環境,同時對學生的`課後參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課堂上的語言環境至關重要,而課後的積極準備和練習則能營造另外一個近似真實的語言環境。

教師與學生這兩大主觀因素相互制約、相互促進,任何一方都不可忽視對方的態度和要求,二者只有相互合作,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二、制約聽力水平提高的客觀因素

(一)課堂環境

環境設施也是制約聽力能力的一大因素,中學進行聽力訓練大都藉助錄音機或廣播系統來完成。這樣的聽力教學給學生提供的只是單調的聲音、單調的語言環境,往往使學生昏昏欲睡,提不起興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惡性的條件反射,教學效果非但不明顯,反而還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因此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靠這樣的教學設備是無法完成的。

(二)英語背景知識

英語中蘊含了英語國家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和地理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聽,作爲英語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人類交際活動的基本形式之一,聽音材料中往往會涉及有關英、美等英語國家的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背景知識。聽力理解的過程是一種解碼過程與意義再構建過程的結合。在這一過程中,聽者的積極參與是至關重要的,聽者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語言學知識等與聽者的純語言知識同樣重要。

三、解決方式

綜上所述,影響學生外語聽力的既有教師和學生的主觀因素,也包括教學環境和文化背景知識等幾個方面的客觀因素。筆者認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解決:

(一)教師和學生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聽課文錄音帶,讓他們有意識地去模仿重音、同化、連讀、失破等朗讀技巧,教師進行及時糾正和正確傳授,並引導學生反覆練習。或者指導學生聽一些語音、語調標準的材料,完成對文章大意整體的初步理解,以詞組和句子成分爲基礎,迅速抓住大意。

同時讓學生注意特殊句型、把握關鍵詞語和成分,指導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注意轉折、讓步、否定、虛擬等關鍵詞,通過這些詞來把握說話者的真正意圖。如:有時即使上一句聽不懂或沒有聽清,可通過下一句的關連詞如:but,because,as a result等推出上句所說內容,反之也行,從而得出言者之意。

學生要廣泛地聽各種不同類型、不同文體和不同來源的語言材料。學生課後可以從“走遍美國”、“希望英語”、“BBC”等中選一些難度適中的、感興趣的文章,材料可爲故事、科普短文,或者聽聽英語歌曲、看看原版電影等,這樣學生既能體會到英語學習中的樂趣,也可以充分地練耳,熟悉發音,又可以通過這些練習,潛意識地擴大知識面,提高聽力水平。

(二)聽力教學措施多元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端正聽力教學的態度,不斷探索聽力教學的方法、總結聽力教學的經驗、提高聽力教學的質量。利用有限的條件,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聽力教學中的重要課題。因此,筆者認爲:

1.精心選擇課餘閱讀材料

現行高中英語教科書語言地道,內容涉及到英語國家的人文景觀、風俗習慣、世界範圍內的科技、教育、歷史、地理知識、日常生活等,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視野。另外可以選擇一些可視材料讓學生訓練。錄像不僅使學生親耳聽到人們在各種場合進行的言語交際,而且還能親眼看到各種具有不同文化特徵的非言語交際,如手勢、表情、姿勢以及各種不同的交際場景。因此,可視材料輔助的聽力教學所展示的目標語及其包涵的文化背景知識更加具體、全面而真實。

2.記憶性訓練

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重要過程是識記。課文材料在較熟悉的情況下,反覆跟讀,達到印象深、記憶牢、語感強、提高快、效果好,是提高聽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從“聽”進去到“讀”出來,目的是培養學生有意識地捕捉語言信息。運用“跟讀”形式,學生需要全力集中注意力,就有一個吸收(聽清楚)——儲存(記憶語句、語音語調輕重緩急的體現)——反饋(準確完整地背誦)的過程。整個過程集理解、記憶、表達於一體,是一次高質量的輸出。

3.讓學生參與

在聽力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但教師的主導應針對學生的實際,體現在教學措施的設計上,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在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提高聽力的技巧上,使學生從被動變爲主動的進取,讓學生參與聽力教學不失爲一種重要的舉措。在教師教授課文時可要求學生模仿磁帶,然後分角色繪聲繪色地朗讀,這樣既使學生有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也在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和聽力能力。

(三)知識背景講解與聽力訓練相結合

教師應講解一些,學生讀一些關於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宗教禮儀、風土人情知識的文章。例如,英美人,尤其是美國人喜歡直來直去,開門見山,是一種線形的思維方式。因此,口語中表達態度、建議、觀點時一般直截了當,且多半在開頭部分,許多時候只要聽懂第一句甚至前幾個詞,整體意思就能抓個八九不離十。因此,通過掌握相關的背景知識就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快速掌握材料中所表達的內容。

(四)創造良好的聽力環境

1.先進的電話教學設備,模擬語言環境

學校應該儘量提供先進的電化教學設備,這樣爲學生營造一個近似真實的語言環境,爲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真實的示範,然後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模仿使用這些技巧,以求最高效率和最佳學習效果。離開這些錄像、錄音等的教學手段無異於閉門造車,培養出的也只能是“聾啞人”,永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2.聘用外籍教師,創造真實語言環境

現行很多中學都聘用了外籍教師,應該說爲廣大外語學習者提供了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外教所帶來的不僅是純正的母語,而且帶來了目的語的使用語境、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等等。同時,學生在與外教的直接交流過程中還可及時糾正其發音、語調乃至語言使用上的不當之處,是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語言綜合能力的方法之一。例如,本校每年都有兩次讓學生與澳洲的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機會,一次是部分學生暑假期間到澳洲學習,另一次就是每年春季澳洲代表團的來訪。只要有機會,筆者都會鼓勵學生與他們接觸,既能學到地道的口語和西方人的習慣,也能提高他們的聽力能力,更主要的是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由被動轉爲主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聽力是衡量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標準之一。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會造成聽力上的誤解。只有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合作,有的放矢地採取有效措施,配備先進的教學環境和人力資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外語聽力難的問題,幫助他們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85.

[2]李躍湘.影響學生英語聽力的主要因素及解決方式[J].現代教育科學,2003(6).

[3]鄧媛,陽志清.聽者因素在二語聽力理解中的作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4(2).

[4]李連生,沈虹穎.搞好視聽教學,推進英語教育[J].外語電化教學,2001(2).

Abstract: Listening, as one of four basic language skills, takes up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mprovement of listening competence and rai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hoping to improve listening teaching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competence.

Key words: listening teaching; subjective factors; objective factors; listening 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