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論文範文

學識都 人氣:2.99W

引導語:飲食一直都是人們日常所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而不同的地方亦有不同的飲食文化,那麼要怎樣寫一批有關飲食文化論文呢?接下來是小編爲你帶來收集整理的飲食文化論文範文,歡迎閱讀!

飲食文化論文範文

摘要:中法兩國飲食文化享譽世界,中國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而法國則深受人文主義的薰陶。本文通過探究中法兩國間的飲食方式、飲食內容、及飲食觀念的不同,從而尋找兩國間的飲食文化差異,有助於兩國在今後全球化進程中相互借鑑,博採衆長,推動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

關鍵詞:飲食差異;中國文化;法國文化

中法飲食文化是中法民族文化差異的重要體現。中國以農耕文化和陸地文化爲主,傳統的法國文化則以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爲代表,兩國不同的文化在人們生活方式上折射出來,其中飲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方面,飲食習慣會自覺不自覺地透露着本民族的文化背景。

一、飲食方式

無論是中國人民,還是法國人民就餐時,大家喜歡坐在一起,氣氛愉快,和睦團結,就餐的每個人受到尊重,席間大家交流,但其中的飲食方式差異體現在:聚食制和分食制、飲酒方式。中國人在聚餐上向來都喜歡圍成一團而坐。就餐時,大家都用自己的餐具取食,有時爲了讓客人不太拘謹,還會主動爲別人夾菜,表達自己的一番熱情。一桌人的感情在餐具與美食的碰撞中加深,親切熱鬧,又顯盛情敬意,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一直沿用,是中國重視血緣親屬關係和家族家庭觀念在飲食方式上的反映。在當代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以什麼形式,最終都會以一羣人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的方式結束。這便形成了一種團結,和睦,熱鬧的氣氛。

美味佳餚放在一桌人中間,在人們相互敬酒,相互讓菜,一片歡聲笑語中,成爲人們感情交流的媒介。雖然從衛生方面有些許不足之處,但“民族大融合”的心態始終貫穿着中國的聚食制,成爲中國飲食方式的一大特點,至今也難以更改。法國是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一,以精緻豪華的高尚風味款待全球食客的味蕾。法國人將“吃”視爲人生一大樂事。用餐過程中大家邊吃邊聊,酒只是起到助興和調節氣氛的作用,卻頻頻舉杯,但都淺到即止,保持餐桌上的愉快氣氛,又不至於過分喧鬧。與中國不同,法式聚餐採用分食制,人們用公用餐具取餐挑選喜歡的食物,用自己的餐具取食吃他挑選的食物,重視與相鄰賓客之間的交流。它的興起與文藝復興時期所形成的平等、自由、尊重他人等理念有因果關係,目的是儘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參與者,併爲他們的情感交流提供一個平臺,這也體現了法國人強調個性的獨立性與自主權。

在飲酒禮儀方面,中國的飲酒禮儀體現了對飲酒人的尊重。誰是主人,誰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順序。敬酒時要從主人開始敬,主人不敬完,別人是沒有資格敬酒的,如果亂了次序是要受罰的。而法國人引用葡萄酒的禮儀,則反應出對酒的尊重。飲酒目的方面,在中國酒被當做一種工具,酒在中國人眼中更多的是當作一種交際的工具,所以在中國的酒文化中缺乏對於酒本身進行科學而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品評,更在意在暢飲豪飲之後帶來的美妙作用。在法國,飲酒的目的往往很簡單,就是爲了欣賞酒而飲酒,爲了享受美酒而飲酒。

二、飲食內容

中華民族受其地理、氣候條件的影響,飲食內容豐富多樣。我國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是最爲顯著的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溼潤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由於河湖衆多,灌溉條件良好,土壤肥沃,爲農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孕育了中國的農耕文明。中國傳統飲食以五穀雜糧爲主,即吃米食,或麪食,以蔬菜、水果、肉類爲輔,被認爲是具有植物性格的民族。當然中國西北地區少數民族衆多,地理環境惡劣,蔬菜較少,人們是以牛羊肉爲主,也充分體現中國飲食內容的多樣性。

因爲中國地大物博,東西跨度和南北跨度大,各地區在飲食結構和習慣上也有所不同,形成了中國八大菜系,即川菜,魯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其中川菜是我國最有特色和最大的菜系。法蘭西民族的飲食內容則相對比較單一。法國地理位置優越,擁有豐富的自然與文化遺產,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北連英吉利海峽,南涉地中海,西臨大西洋,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屬地中海氣候,中東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環境優美,因此法國內地各地區之間的風味總體並無多大區別。

秉承遊牧民族和海洋文明的習俗,法國飲食以動物性食物、麪包、奶酪爲主,配以蔬菜沙拉。法式大餐尤其以冷食爲特色,以生菜,洋蔥,西蘭花,番茄等新鮮蔬菜做成的蔬菜沙拉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他們更傾向於保存食物的原汁原味。過去的遊牧民族以漁獵、養殖爲主,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所以葷食較多,形成了與中國素食文化相對應的肉食文化。法國人有着冒險、開拓的`精神,在中世紀時,曾多次與鄰國發生衝突,戰爭不斷,此時的法國人找到一種可以爲身體提供充足熱量的食物——牛羊肉,而後肉食變爲便演變爲餐桌上的主菜,成爲西餐的標誌。

三、飲食觀念

不同的哲學思想與精神文化、思維模式使得中法兩國產生了不同的飲食觀念,進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饌餚文化特色。“民以食爲天,食以味爲先”的觀念在中國深入人心,中國飲食追求“色、香、味”俱全,其中“味”是最重要的,人們對飲食美味的追求遠遠超過了對營養的追求,只要好吃又好看,營養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了。而中國美食之所以具有獨特的魅力,關鍵在於它的味,這體現了中國人對飲食的感性觀念,爲了追求美味,往往造成營養成分的殘缺。中國的飲食觀念是五位調和,強調通過對食物的原料的烹飪調製,創造出新的綜合美味,達到中國人認爲的飲食之美的最佳境界“和”,以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雙重需要。中國講究天人合一,強調整體功能,認爲人類與大自然是一個整體,人類與大自然相互依存。中國烹製食物將不同的主料、配料通過圓底鐵鍋以及加熱調味、翻炒等技術烹飪成菜,就是將不同的個性特徵融合、轉變成整體風格。“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還體現在中國人強調進食要與宇宙節律相協調。

春夏秋冬,朝夕晦明都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以此達到陰陽協調。從天人合一與整體功能出發,達到中國人認爲的飲食最佳境界“和”,“中和爲美”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最高哲學思想,這不僅是中國飲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精髓。在烹飪中,各種調料體現的“和”,絕對不同於“雜”,而是集多味與一品,是要求在調和多味中,使之產生出一種全新的藝術境界,即源於諸味,而又高於諸味。這樣調製出來的成品,個性全被淹沒,而整體卻光彩熠熠。法國人注重飲食觀念,看重營養搭配。他們對飲食的理解來源於營養學,而非味覺;他們吃飯的目的是爲了充飢生存,所以會吃大塊肉,吃整隻雞等“硬菜”,生吃新鮮蔬菜,如番茄、胡蘿蔔、西蘭花、洋蔥等,不太看重食物的色、香、味等,很少或幾乎不把飲食與精神享受相聯繫,反映出法國人飲食觀念中的實用主義和理性的飲食觀念。法餐講究天人分離是指人作爲主體與人以外的客體“天”是各自獨立甚至對立的,強調把客體世界與人分離開來加以研究,把客體世界當作對象化的食物去看待。法國將主菜、配菜和醬汁置於平底鍋分別烹製、加熱後淋味、組裝成菜,就是將不同原料的個體特性保留下來,突顯其個體形象與風格,是西方文化精神和思維模式“天人分離”與“形式結構”在飲食烹飪上的具體體現。在法國人看來,個性和個體是人與社會發展的動力,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於是生活中以特爲貴,飲食上以獨爲美。

同樣,法國人將“個性突出”貫穿在菜餚的製作過程中——主菜的少司和配菜的少司難以完全滲透到主菜、配菜當中,雖然同在盤中,但又相對獨立,各是各的味。由於中法兩國哲學思想及其文化精神、思維模式所產生的飲食觀念不同,使得中國和西方烹飪在饌餚的組成、烹製、調味及造型美化上都大不相同,造就了各自獨特的饌餚文化。民以食爲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在歷史中相互影響。中法飲食沿着各自不同的文化道路發展起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兩國飲食文化也在傳承和創新中豐富和發展。如今,吃的“精髓”不會因爲文化的差異而改變,追求美味和養生已成爲兩國的共識,在今後的跨文化交流中,兩國的飲食文化要在和諧的環境中交流、借鑑各自的積極成分,不斷完善自身不足,不斷地交流融合,吸收借鑑爲兩國多方面合作提供平臺,共同促進自身及兩國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趙榮光.中華飲食文化--“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之文化常識系列[M].中華書局,2012.

[2]王旭.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中西飲食文化對比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

[3]鄧天傑,陳煦娟.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哲學思想[J].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10.

[4]曉海.法國的飲食文化擷趣[J].技術監督縱橫,1999.

[5]郭隅楠.淺談法國飲食文化[J].青年文學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