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治理系統研究與設計

學識都 人氣:1.93W
第三方物流治理系統研究與設計
內容摘要:第三方物流治理是物流理論與實踐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有需求導向、契約性、以供給鏈治理爲基礎等特點。第三方物流治理的實檀越體是從事第三方物流業務的獨立法人(企業或公司),依據其業務及治理活動的內在聯繫,將第三方物流治理活動模塊化爲需求治理、庫存治理、運輸配送治理三個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繫的方面,並將第三方物流治理系統設計爲包括供貨、運輸、庫存、需貨等多方在內的多智體、網絡化的信息治理系統,通過智體間的信息反饋與交流,實現第三方物流治理子過程及全過程低本錢、高效率的優化及治理目標。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治理 模塊化 多智體 系統設計
  
   第三方物流治理的內涵與特徵
  
  第三方物流治理是物流理論與實踐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第三方物流治理是物流理論與實踐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由供方與需方以外的獨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運用系統化的治理與控制方法,對供需雙方物流活動涉及的諸要素進行資源整合與優化治理,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本錢,進步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
  
  第三方物流治理是以客戶需求爲導向的治理活動
  第三方物流治理的終極目的,是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化治理,挖掘第三方利潤,實現供需雙方及第三方物流企業自身的價值增值。客戶對第三方物流業務的需求是第三方物流企業賴以生存的條件。優質、高效地滿足客戶需求是第三方物流治理的宗旨。隨着網絡化、信息化及物流治理技術的發展,以客戶需求爲導向,爲客戶量身定作個性化產品與服務,是第三方物流治理的發展方向。
  
  第三方物流治理是以合同、契約爲紐帶連接供需雙方的治理活動
  第三方物流治理活動涉及第三方物流公司、供貨方及需貨方三個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與供貨方及需貨方的業務聯繫是以合同、契約的形式實現的,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方物流治理是基於供給鏈的治理模式
  供給鏈概念出現之前,傳統物流治理模式以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及其治理爲主,且生產領域的物流與流通領域的物流相互分離。供給鏈概念出現之後,物流治理注重對產品從原材料供給、生產並傳送給終極用戶的全過程進行治理,以實現產品價值增值,其治理活動不僅注重企業內部物流資源的整合與治理,且注重企業外部供給鏈節點企業物流資源的整合與治理。
  第三方物流治理模式是基於供給鏈的治理模式,即將產品供給鏈上節點企業的物流業務以合同的形式委託給獨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進行治理。與單純供給鏈治理模式相比,其連接供需雙方的橋樑和紐帶不再是提供貨物生產的生產企業,而是提供物流服務的專業化物流企業(公司);同時第三方物流公司將供給鏈節點企業的物流業務納進治理範圍,能夠通過資源優化與整合,最大限度地實現產品的價值增值。
  
  第三方物流治理業務流程
  第三方物流治理的實檀越體是從事第三方物流業務的獨立法人(企業或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本身不擁有貨物,但以合同形式從供貨方組織貨源,並通過採購、庫存、供貨等一系列業務及治理活動低本錢、高效率地滿足需貨方的貨物需求。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業務包括進貨、驗貨、卸載、進庫、庫存治理、補貨、揀貨、流通加工、集貨暫存、發貨檢核、運輸與配送等一系列相互聯繫的活動。第三方物流治理及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
  
  第三方物流治理系統模塊化
  
  第三方物流治理是從客戶需求出發,經過一系列中間環節,以滿足客戶需求爲終極目的,實現對供給鏈上節點企業物流資源的優化、整合,並達到低本錢、高效率的治理目標。第三方物流企業(公司)的治理活動包括相互聯繫的三個基本方面:需求猜測及治理、庫存優化及治理、運輸配送優化及治理。
  
  需求猜測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