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在音樂劇中的魅力呈現論文

學識都 人氣:5.28K

樂劇作爲一門十分年輕的表演藝術,目前還只有百餘年的歷史。早在最開始從國外傳入時,觀衆們還只是帶着極大的新奇感去比較着它與歌劇間的差異,隨着近些年來音樂劇在世界舞臺上空前活躍的演出,以及不斷地創新。人們對於它的瞭解也逐步加深。音樂劇,這個時代的產兒,順應着時代的潮流,在現在各個劇種開始停滯不前甚至走向蕭條衰敗時,它卻憑着那獨特的風采及魅力,不斷地發展、繁榮。開始在戲劇這個奇特的舞臺上引領風騷,佔據着必不可少的地位。而作爲音樂劇的四大名作一一《貓》《悲慘世界》《劇院魅影》及《西貢小姐》更是風靡世界各地,並引起巨大轟動!

舞蹈在音樂劇中的魅力呈現論文

音樂劇在國外比較典型的定義是:利用流行風格的歌曲和對白去講一個故事抑或顯示各個不同表演才能的舞臺劇、電視或電影作品。更通俗的講音樂劇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根本爲基礎,通過演員的生動表演,將音樂、舞蹈相融合的綜合藝術。

作爲音樂劇中的舞蹈本身具有的特質:

1.音樂劇的舞臺劇本質決定了它對舞蹈的依賴。被稱爲人類藝術之母的舞蹈通過一個個動力的舞段將音樂劇的精神內核及本質展現地淋漓盡致。在西方,舞蹈所能傳達給人“美感”和“性感”的娛樂性特徵被昇華、運用到登峯造極的高度。在音樂劇舞臺上,有一點永遠不會改變:用最美的形體傳達最美的感受。

2.舞蹈作爲一種生命常態,可以細膩的將音樂劇劇中的美學展現無遺。也難怪於以‘‘職業素質”爲目的培養的英國音樂劇演員,非常重視舞蹈訓練。他們老師再三強調入學時的基礎訓練一一‘法國學派芭蕾’,包括芭蕾、爵士舞、現代舞、劇目等。

3.舞蹈作爲一種特殊的極爲重要的表現手段,它所給與人們的感染力是世界上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無法代替和達到的。舞蹈是一種以人體動作爲語言的藝術形式,作爲舞蹈應該有其獨立存在的意義。它有着其他藝術形式所無法替代的社會功能。它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蓋樂心內發,感物而動。不知手足自用,歡之至也。當人們的情感達到極致,用語言和其他方式都無法盡情宣泄時,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舉了。

舞蹈在音樂劇中的作用也大致可以概括爲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表現在豐富舞臺畫面。

舞臺畫面的視覺效果是給人的第一印象。音樂劇四大傑作之一的《貓》,最開始是通過夜深人靜時貓兒們參加傑裏可舞會所展開的一個有關於‘愛與寬恕’的`故事。‘‘貓兒們”自由的扭動着身體,將芭蕾、爵士舞、現代舞以及英國民族民間舞運用的恰如其分這一系列的舞蹈不僅給觀衆們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更使舞臺畫面變得豐富多彩。同樣也使得《回憶》這首全劇的靈魂曲在觀衆心中真正“舞動”起來。因爲舞蹈的本質在與身體的運作,它並不是毫不相關的裝飾。一部好的音樂劇,不能僅僅只有好的劇本、劇詩及出色的音樂,更需要舞蹈線條的流動性及動作動感帶動全場氣氛和情緒,引起心理共鳴。這樣,不僅能充實整個舞臺畫面,更能使音樂劇的生命力完美體現。

其次,表現在營造舞臺氣氛。

舞臺氣氛很大一部分是靠一個個充滿激情的舞蹈動作來渲染的,無論是動感十足、節奏感超強的踢踏舞,還是富含南美激情的探戈舞。無論是瀰漫出古典氣息的芭蕾舞,還是充滿着歐洲宮廷氣派的華爾茲。也無論是經典帥氣的爵士舞,還是抒情、流動着人體美的現代舞。都可以完美的融洽在同一個音樂劇的舞臺上。這些舞蹈綜合着渲染、敘事、抒情。或欣喜、或悲愴、或憤慨、或……卻都表現力極強,都能營造出特有的舞臺氣氛。如1866年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的《黑魔鬼》,這部音樂劇中的舞者縮影造出的絢麗仙境,賦予舞臺一種別樣的夢幻色彩。讓觀衆們忘乎所有,仿若身臨其境!

第三,表現在塑造人物形象。

很多人以爲,人物形象的塑造只會在文章作品、音樂等這些劇本類型裏,卻不知舞蹈動作的巧妙把握也能將人的內心活動及性格特徵表現出來,而且極爲形象化。因爲舞蹈善於運用動作來表現和抒發音樂劇中其他元素所無法表達的情感:用多變的肢體動作節奏及其速度、力度與幅度的變化來表達歡樂和悲歡等內心情感;用變換的節奏來表達人內心情緒的起伏;用各種風格的舞蹈來展現劇情的變化或矛盾的轉折……而舞蹈這個整體則成功的塑造出人物的形象特徵。譬如70年代音樂劇的經典代表之作一一《芝加哥》,我們聆聽的是裏面的爵士風情,觀賞的是其中曼妙的舞姿;昏暗的舞臺上,極有張力的歌喉雖然演奏的是恐怖的謀殺,但是配合着那妖魅的舞蹈,反而令人覺得充滿誘惑。而這些或妖嬈風情,或滑稽可笑的舞蹈。卻成功塑造了主人公們放蕩不羈與狂妄的性格,也將一個個關於貪婪,背叛者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極其真實,又不乏藝術性!

第四,表現在推動情節發展。

舞蹈在音樂劇中所佔據的作用莫過於推動劇情的發展,舞蹈的戲劇性就在於它能夠讓觀衆們從簡單的舞蹈動作中洞悉劇情的轉折和發展,製造強烈的戲劇衝突,並表現人物的性格及情感情緒間的不斷變化。《俄克拉荷馬》是一部通過舞蹈刻畫人物,推動劇情發展的典範。由最開始女主人公獨舞的夢幻芭蕾展開,繼而在夢境中與心目中的戀人展開一段充滿浪漫與溫情的雙人舞,雙雙流露出欣喜愛慕之情;隨之一段快板的三人舞,這個舞段將劇中的主要矛盾展現無遺;而後又轉入一段表現追逐與大斗的雙人舞。舞蹈動作和種類的不斷變化極爲形象地展示了劇中的矛盾和衝突的轉移,隨着音樂節奏的緊張氣氛,舞蹈不斷推動着矛盾向前發展!

第五,表現在突出主題思想。

舞蹈是舞臺的靈魂元素,它比單純的對白交代要生動許多。通過舞蹈動作的敘事性,從而更加突出劇中的主題思想。如《西區故事》中短暫的十分鐘的黑人曼博舞、爵士舞、雙人舞等等,既有對新生活開始的熱情嚮往及歡喜活力,又有表現雙方劍拔弩張的那種緊張氣氛,也有傾訴愛意的深情演繹,從而彰顯了一個現代版羅密歐與朱麗葉愛的故事。主旨鮮明,非常耐人尋味。無獨有偶,《愛的接觸》一一這個由大量舞蹈元素連接三個不同時空的故事,又以‘‘搖擺舞”貫穿始終。全劇想體系。音樂美學應注意吸納相關學科的觀念和方法,諸如政治學、宗教學、心理學以至數學、邏輯學、信息學等,建構起動態韻學科新模式。依據音樂的特殊形態,音樂美學要以音樂作品爲實物;以實證方式完成音樂美的探研,以分析方法把握深刻的表達出愛,經由接觸而生的主題思想。

著名舞蹈編導阿格尼斯?德米爾與傑羅姆?羅賓斯的舞蹈設計強調‘‘劇本推動舞蹈,舞蹈動作和姿勢必須爲劇本服務”。在音樂劇劇本創作階段,藝術家就應該有意識地追求和營造某些抒情場面的動作性和可舞性,以便爲抒情性的舞蹈場面合乎情理地出現製造根據和最佳契機。過去裝飾性的舞蹈早已被敘事性的舞蹈所取代,並且服務於情節和任務。而音樂劇的中的舞蹈給自身也賦予了舞臺更廣泛的發展空間,從而使音樂劇有了更深層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