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課程教學設計要求淺議

學識都 人氣:9.61K
畢業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就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設計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教學實踐,從確定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論述,以期更好地爲歷史新課程改革服務。【關鍵詞】教學設計歷史新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在全省啓動,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作爲身處教學第1線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切實感受到新課程帶來的壓力和挑戰。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學設計改革可謂意義重大,因爲課堂教學是實施教育的基本途徑,而教學設計作爲課堂教學的實施方案,是達成教學目標的保證和前提。可以說,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學設計是關係到新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所在。新課程對教學設計的要求有哪些?下面就擬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諸方面談1點自己的看法。 1、教學目標:理解課程標準,落實“3維目標”《歷史課程標準》就高中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作了基本要求,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依據。新課程目標是指本課程要達到的結果,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同時決定了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定位,是新課程理念方面創新的主要標誌之1。教師只有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瞭解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標準、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教學過程中也只有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才能真正實現新課程目標。設計“3維目標”時,相對而言,我比較看重後兩者,這倒不是 “知識和技能”不重要,而是我認爲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已經包含了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在老師教、學生學的同時,往往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在設計必修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時,我首先通過問題設計,讓學生討論,歸納近代著名資本家創辦實業的過程及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既使學生掌握了知識,也可培養學生分組合作討論的能力。再讓學生探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化中的作用”這1問題,以此重點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這1探究題,引導和啓發了學生認識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重要性,得出了1個重要的結論——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儘管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中國的資產階級不可能使中國成爲獨立自主的國家,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而落實了本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 2345下1頁

歷史新課程教學設計要求淺議

在具體制定3維目標時,3維目標可以分別制定,但在具體運用實現過程中3者卻往往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當然,3維目標在具體課中的分佈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課過程性比較強,有的課情意性比較強,但不管什麼課,按照新課程的要求,“過程與方法”的設計1定要切實關注和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設計則要儘可能挖掘和昇華。

 2、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課程標準中所說的教學內容是指爲實現課程目標,根據1定的原則所選擇的學科知識;教材內容是指依據1定的原則,將課程內容組織在教材中的學科知識;課堂教學內容是指爲實現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和教材傳授給學生的各種知識。3者是辯證統1的,如教材內容就是根據課程標準內容要求而編制的`,新教材具有觀點新、材料新、結構新等特點。但是由於教材內容是採取模塊、專題形式進行組織的,而每個模塊、專題又自成體系。如必修Ⅰ政治模塊採用了先古代後現代、先中國後世界的組織方式,時序上並不講求邏輯性,給人“散亂”的感覺。要做到教學內容的“形散而神不散”,提高教學效率的高效性,就要在教學內容設計時對各模塊、專題內容進行完整準確的把握,並且加以優化整合。比如,必修Ⅰ以中國和世界歷史中政治與制度發展的典型史實爲主要內容,制度創新是貫穿始終的1條主線。在對必修Ⅰ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就對必修Ⅰ的知識體系重新加以整合,構建3條主線來進行教學。主線1:政治制度史(中國、西方),下列4個主題,即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專題1)、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專題6)、近代西方代議制度(專題7)、科學社會主義和俄國10月社會主義革命(專題8);主線2: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和現代中國政治制度,下列3個主題,即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專題2)、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專題3 )、現代中國政治制度(專題4);主線3:現代中國外交與世界多極化趨勢,下列兩個主題,即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專題5)、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專題9)。通過對必修Ⅰ政治模塊知識結構優化整合,其結構更清晰,層次更分明,實踐也證明了這樣更有利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處理不同模塊之間關係時,也要求我們對之加以優化整合,如必修Ⅰ的“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與必修Ⅲ“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必修Ⅰ的“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1”和必修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必修Ⅰ的“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與必修Ⅱ的“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等專題,由於它們之間內在聯繫密切,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若能從其相互聯繫的特點出發,適當地整合相關內容進行教學,則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學生會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從而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在涉及到專題下面的具體課時,則要在對教學內容完整準確把握的基礎上,進1步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並且加以改造設計成1個個可以解決的具體問題,使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化,即通過問題來解決重點和難點。比如,必修Ⅱ“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1課,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艱難發展的深層原因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何突破這1重點和難點,可設計這樣兩個問題:“1895—1918年和1870—1894年相比,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試從市場、資本、技術等方面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重工業發展的不利條件和輕工業發展的相對有利條件。據此你認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何主要特徵?”。從課堂上學生的討論和問題解決過程來看,這兩個設問是有利於學生突破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的。 3、教學方法:重視學法更新,講求教法科學新課改要求教師改變舊有的過於單1的教學方式,實行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把接受式學習與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密切地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設計上,1方面必須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更新,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另1方面教師必須講求教學方法的科學,教學方法應科學化、多樣化。如我曾在必修Ⅱ“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這1單元中採用過這樣1個探究題“2004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3國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已整整10週年。根據材料你認爲墨西哥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的利弊得失有哪些?中國加入WTO組織已有5年多的時間,今天是否也有這些利弊得失?舉例說明你的觀點”。作爲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我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不是把眼光只盯住探究題本身,而是着重如何去引導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在設計探究問題時,還要注意防止下列現象:爲探究而探究,超越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儲備,探究目的不明確,讓學生憑空想象等。另1方面,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科學、多樣的教學方式。常規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講授法、談話法、問題探究法等等。各種教學方法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繫、互爲補充的。比如“講授法”是1種最傳統最基本的歷史教學方法,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方法仍然有它的特點和優點,在1些歷史概念(如“半殖民地”)、政治經濟制度(如“代議制”)或歷史理論(如“辯證唯物主義”)的學習時,“講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學方式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綜合因素,實事求是、科學地取捨各種教學方法,而不能1味地求新求異。 4、教學手段:提倡現代手段,發揮傳統餘熱當前歷史課堂中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多媒體有利於改變傳統教學中單調、枯燥的教學過程,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其信息容量大、密度高,也有利於節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值得提倡。但隨着多媒體教學的不斷普及,有的教師片面把多媒體看成是實施新課程的必備手段,不管教學內容有沒有必要使用多媒體,1味地追求多媒體效應,似乎不用多媒體就不叫新課程,這就走過頭了。2007年暑假我在參加省級新課程培訓時,作講座的專家學者對多媒體手段的使用大多持慎重的態度,而對有些人津津樂道的歷史電影視頻,這些專家無1例外表示反對,認爲從科學性角度出發,只能用紀錄片而不能用藝術化的電影視頻。對較爲抽象的歷史概念的掌握,用多媒體並不體現出優勢。另外,這些專家對傳統的教學基本功仍10分重視,認爲在新課程背景下,很多傳統的東西並不過時。歷史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手段藉助黑板、粉筆以及掛圖、實物等直觀教具,通過語言和文字來傳授知識的板書教學方法,也有多媒體無法替代的優點。在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中,我們應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手段。 新課程從起步到成熟將是1個長期的過程,完善新課程教學還有待各位教師孜孜不倦的探索。要做好新課程背景下歷史學科的教學設計,1定要領會實質、深入學習、認真實踐、虛心反思,這樣才能不斷成長,更好地實現課程目的、提高教學效益。                             參考資料:

①《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上1頁12 345下1頁

②《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7年1月③《理解與實踐高中歷史新課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上1頁123 45下1頁

②《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7年1月③《理解與實踐高中歷史新課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上1頁1234 5下1頁

②《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7年1月③《理解與實踐高中歷史新課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上1頁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