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物理課堂教學之我見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9W

摘要:新課標的實施對教師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從傳統教學的講授式轉化爲啓發式和討論式,以學生爲主體的師生互動模式,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才能在實踐新課標的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所以我們在新課改的課堂中正確地應用網絡資源,促進了課堂教學,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的學習也活起來,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更加突出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和創新等能力,讓教學的前景更加廣闊。

新課程下物理課堂教學之我見論文

關鍵詞:新課標的實施;多媒體的應用;物理問題的提出;教學的方式

我認爲新課標的實施是對課堂教學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應是現代教育技術努力和發展的方向。本文對新課改環境下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就網絡環境下物理教學的特點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對如何應用網絡環境進行教學提出了思路。本文依據筆者學習新課改的體會,談一些拙見。

一、多媒體的應用

現代化教學媒體的使用,讓物理工作者欣喜地看到了物理教學告別了一支粉筆和一本課本的時候真正到來。然而,物理科教學具有個性化、應變化、創新化的特點,所謂教無定法,不可能有整齊劃一的教學模式,如果千篇一律地應用一種模式,那就會陷入千人一面的尷尬局面。諸如許多物理的研討課、觀摩課的課堂似乎都有一種傾向,那就是不論問題的大小,不論是否需要,千篇一律地運用多媒體,教師挖空心思地運用現代化手段,處心積慮地把課本的內容以聲、音、像、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甚至想運用電腦等現代化手段讓一堂課能達到“海納百川”的程度,設計出飽含天文、地理、社會、生活等一切知識的教案,並且以此來體現新課改的理念,殊不知,轟轟烈烈的結果都往往忽略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忽略了知識點的落實,使學生找不到中心,因而顧此失彼,未能夯實基礎,擾亂了學生的思維,達不到理想的高度。

二、物理問題的提出

教師要爲學生創設各種問題情境,提供豐富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素材,使學生產生探究的願望。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前提,如果不能提出問題,科學探究就無從談起。新課標對問題的提出列出兩點要求:一是能發現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二是能從物理學的角度明確地表述這些問題。前者是後者的基礎,也是提出問題的關鍵因素。牛頓正是從蘋果落地得到啓示而揭示了萬有引力的存在。奧斯特是因爲發現了通電導線周圍磁針的轉動而提出電流的磁效應。因此,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纔是學習物理的本質目的。根據物理課的特點,提出問題可從物理與實際生活中提問題;也可從物理與社會關係中提問題,而且問題的提出要有目的性,要避免問題過於簡單和平淡而對學生缺乏挑戰性,也要避免問題過高過難而使學生失去信心。然而,一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加個問號變成物理問題的許多事例,問題的提出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沒有什麼價值。例如走出屋外看到天空是藍色的,因而提出“天空爲什麼是藍的”看到樹葉是綠色的而提出“樹葉爲什麼是綠的”。這樣把看到的現象機械地添一個問號,就作爲物理問題讓學生思考,並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價值的問題常常來自問題背景中的有關質疑。新課標理念下,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要把教師的主導地位重新定位,從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要以學生爲主體,在給學生留有較大的空間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積極探索。

三、教學的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往往不是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大家,而是要把學生學習的內容巧妙地轉化爲問題情境,創設出一種類似科學探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結論。新課標實施以來,特別是對開放性題目,許多教師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支持學生在現成的答案之外尋求新的嘗試,無所顧忌地“遷移”和“延伸”,似乎這就是成了新課標的“特點”。例如,某位教師在講授萬有引力定律時提出問題:“蘋果落地”與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有什麼關係?他根據斯塔克雷《牛頓傳記》中的記載,牛頓與斯塔克雷有一次坐在花園中的蘋果樹下喝茶。由於蘋果的下落引起了牛頓的思考,當時他頭腦中正想着引力的問題,爲什麼蘋果總是落向地面?爲什麼它不斜向運動?由此創設了牛頓看到蘋果下落後的思考的投影畫面讓學生討論。學生紛紛發言,許多學生都會讚揚牛頓對自然科學的探索精神;但也有人認爲牛頓看到“蘋果落地”就忽然想到萬有引力,這顯然是錯誤的,教師未能及時給予糾正,應該是牛頓正在思考引力問題,而由此得到啓示纔是可能的。新課標是對以往課標的繼承和發展,它體現出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講授者,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是教學的客體。在網絡環境下,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容器和載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設計教學程序,選擇整合教學資源,指導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尋找線索解決問題。學生自己上網搜索知識,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思維敏捷、興趣廣泛,電腦操作技能強,獲取知識快,他們完全有可能在某方面擁有比教師更多、更深刻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