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職業經理人攻略

學識都 人氣:9.38K
成功職業經理人攻略
職業經理人,是一個舶來品概念,儘管當前營銷界對它的定義還有分岐,但是,大概的定義還是差不多的,那就是具有決策權的高層管理者。本文中的職業經理人定義,指的是幫老闆打工,只對老闆一人負責的操盤手。

  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往往在職場如魚得水,翻手爲雲,覆手爲雨,進退自如。如何做到這樣的境界呢,筆者在職場十餘年的經驗觀察和切身體會,形成此文,希對各位職業經理人有所啓示。

  練好入門功夫“望聞問切”

  “不怕入錯行,只怕嫁錯郎”,作爲職業經理人,入門功夫的修練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時下,很多職業經理人在擇業時,多考慮的是有職位就上的心態,一般只談到薪水,還有權限,沒有對公司、老闆及團隊進行考察就忙不擇路登上了崗位。總以爲自己很有能耐能治理好公司,結果到位後發現問題重重。比如企業文化問題,改革問題,產品價值觀問題,個人與原來的人馬根本對不上號,那麼是全部砍掉呢,還是留任呢?結果遇到新舊勢力、觀念對立危機,不得已在重壓下離開。或者是公司的信譽不行,老闆的承諾總不能到位等等結果也是含恨而去。我有一個朋友,完成了當初進公司的承諾,老闆不但不兌現承諾,還想法設法,整走操盤人,老闆的理由很簡單,企業已經上路,沒有必要高薪請操盤手了。

  一般而言,職業經理人必須要考察的問題有六方面,一是老闆的決策與發展思路。決策決定方向,思路決定出路。所以,作爲職業經理人的你,一定要多與老闆溝通,在交談接觸中,除了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點和能力外,應主動提問,加深相互的瞭解,企業發展遠劃方面的,產品開發方面的,企業制度方面的,企業文化方面的等等包括生活話題,愛好問題,這樣,就很容易捕促到你面前的老闆的性格,他的思路,對你成功入職和入職成功有着非常大的幫助。二是企業實力,資金是企業前進的第一推動力,沒有資金,一切都是白搭。所以,當你準備入職時,一定要問清楚,弄明白,你面前的老闆,對現在的企業的投資態度和大致預算。如果投資態度是試探性的,那麼,給你個人的待遇肯定是高不到哪去的,如果是長期項目,那麼,可見老闆是下定決心的。只有弄清了企業老闆對這個項目的態度定位,也才能弄清自己在這個企業或項目中的定位。二是商業信譽,如果是個發展中的企業,一定要大致瞭解這個企業的市場商譽,如果商譽不佳,那麼可以肯定在承諾兌現方面存在問題,你如果要應聘此職,不妨強調突出月薪,淡化年薪,以減少自己的損失。三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決定了這個企業的辦事方式,瞭解企業文化,對於個人入職往後的工作方式方法,有着莫大的幫助。四是企業團隊,團隊是企業文化的執行者,團隊的執行力,直接影響你的施政方針的成效。如果你面對的是錯綜複雜的團隊,那麼,放棄這個機會吧,將得不償失。五是產品與市場。產品有多大市場,市場總量多少,直接關係到你的營銷目標能否實現,或能體現你個人爲之奮鬥的價值目標(可以說,在企業打工,在實現企業的目標時,同時在實現自己的目標)。在綜合上述考慮下,你基本上可以得出自己的平衡值,也就是說,這個企業,是否去或不去了。

  總言之,就是“望聞問切”,確定自己的判斷。望就是看公司規模實力,如辦公面積,工作設施及環境,初步判斷公司實力;聞就是打聽公司的商業信譽,老闆的人品等;問就是正面提問,瞭解老闆的想法,切就是通過上述方法,推斷入職後個人的發展命脈是否與自己設定的目標相等值,然後再做出斷定。

  做好老闆的“車伕”

  如果把企業當作一輛車子,最好的比喻,職業經理人就是老闆的“車伕”。職業經理人手中的方向盤帶動着整個企業前進的速度和方向。所以,作爲車伕的你,不僅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要充分了解車子的性能,各個零部件的配比,最高時速能達多少,在什麼情況的路上用什麼時速,並且,與對手相拼,如何能不被過多的損耗。

在職場,你不僅僅與市場,不僅僅與競品的企業賽跑,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你在職的企業老闆。每一個老闆心中都會有一杆稱,他知道自己的企業到底能做到多少,他知道自己的目標應是什麼。所以,一般老闆都會給你下目標。而你,只是一味不折不扣地完成,還是運作自己的通天功,按照企業往自己的方向運作呢?這決定了你在這個企業能做多久,能做出什麼業績。

  這方面,你必須要懂得平衡之道,充分運作市場競品企業來不斷調整老闆給你的目標值,調整他的決策和決定,不斷向他提供有價值的情報和分析數據,以贏取他的決斷。二是你必須要有自己的觀念,堅持自己的觀點,既使老闆沒有采納,錯誤的結果也不會推委於你,而且會更加信任於你,所以,很多你個人並不認同的決策時,應表明自己的“保留”意見。有一個朋友,現任某大型日化企業營銷總裁,2005年,老闆下的目標是15個億,我朋友明知是不可爲的,但不得不爲,首先是執行,然後不斷反應執行後的效果,遇到的問題。因爲市場疲軟還有企業內部原因,下半年不得不調整任務了。

  在與市場賽跑的過程中,你和你的團隊不能跑得太快,過快,讓老闆腳步跟不上,使他對你產生恐懼感,最後的結果是他想個法子剷除你。你也不能太慢,太慢,只有自尋死路。最好的速度就是略領先於老闆半拍至一拍 ,做一個稱職的司機,讓老闆坐在你的後座,永遠保持領先一步,讓他清楚地看到你一切,不斷看到的迎面而來的前景。

  老闆,絕不能是一個坐看風雲的人物,每個月只看看帳本,不瞭解企業,然後再做不切實際的決策,你一定要把他拉進企業管理層來,聽取管理層的報告,讓他了解真實的企業。讓他與企業,與團隊共同成長。這樣,工作起來纔會合拍,步伐基本達成一致。

  每日誠煉“三字真經”

  作爲職業經理人,必須每天誠念三字真經,身體力行地推崇,方能成爲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從而在職場界左右逢源。

  第一字——誠,誠實,誠信,忠誠也。要給老闆一種忠誠,實的感覺,讓你的作風感動員工,在調查中,數據顯示,80%以上的業主最關健看人品。信譽,說一不二,敢於負責。取於承擔責任,而不是出了問題,推三道四,找替罪羊。這是人品,是第一的。雖然,剛接觸不久,一個人的人品看不出來,但時間一長,僞裝就會露出尾巴,而一露出來的時候,也就是離下課之日不遠了。

  第二字——性,性格。在經營人生中,人們常說的就是這樣一句話:性格決定成敗。而在職場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性格暴燥,孤立獨行,使人望而生畏,喪失親和力。使員工不敢與你談心,缺少了溝通基礎,性格軟,直接導致,沒有團隊執行力,工作沒有效率,讓員工認爲你無能,最後人心渙散,如散沙一般。員工喪失戰鬥力。過於自負則又讓員工產生距離,作風太硬則又沒有人性化,等等,這直接影響到你的職場生涯能留下來多久。廣州某化妝品公司總經理何某,性格過於溫和,被員工認爲軟心,一直沒有把工作抓起來。

  第三個字——能,就是能量,能力。能量,就是有多大的量,指知識面。能力,就是有多大的力來推動,前者是空間,後者是功率。能量,主要指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如果說,職業經理人完全不懂企業產品的專業知識,那也就沒辦法做下去了。也就是職業經理人的各項執行能力。目前,有很多學者歸納爲多種能力的版本說法。本人認爲,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應具備下列能力:

  首先是執行力,即對老闆的任務目標,完美地執行;二是決策力,即在執行老闆的戰略中,具體工作中形成的決策戰術能力;三是管理領導力,即在全盤過程工作中形成的管理,管理力主要體現在組織力,就是帶團能力,解決問題的協調能力;四是整合策劃能力。五是個性魄力,親和力。
謹記六條忠告

  作爲一個職業經理人,如何在職場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如何免這樣的錯誤發生,贏得老闆的持續生器重,團隊的敬愛,非常重要。然而,現在的很多職業經理人,經常犯下面的致命錯誤,從而加速了離職。所以,一定要提高警剔,不能成爲“冤魂”。

  第一條:警惕錯位思考,執行者與決策者的錯位。

  幾乎是所有的職業經理人一樣,當坐上操盤手的`位後,就有種企業是他的一樣的感覺。在決策上,所以,全力調動起來,爲實現自己的目標而行動。做大做強,不顧企業實際情況,動轍以世界500強爲發展目標,忘了自己只不過是一個“車伕”身份。而在費用上,卻從來沒有過多考慮。反正“拿老闆的錢,做自己的事”,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就可以了。某日化企業,弄了一個“一元風暴”,結果是這位職業經理人是出名了,但老闆是虧大了。當然,最終的結果是走人了。

  第二條:警惕心態問題,改變,還是救世主的角色定位。

  很多職業經理人認爲老闆無能,認爲自己是通天救世主,這種人往往有種自負心態,認爲誰也不及他。他是天下第一的。所有老闆(指需要招聘職業經理人的企業)比他差。他認爲企業用他,就是來報求的,而不是改善的。所以,一上臺即表現爲三把火,對原來的構架砍人,砍項目,砍資金,砍費用,然後在自己的方案中,招兵買馬,雷厲風行。這種結果,一般不出半年便會在企業原文化的壓力下退出企業。

  第三條:警惕功高震主。

  不要認爲你人品好,能力超強,位高功著就能在企業呆下來了。如果你的威信,你的名望超過老闆時,小心,就是你的死期來了。以中國現在的國情,一個企業,只能有一個核心文化,那就是老闆文化。如果你另樹一幟,只有挨槍子的份了。常言道,槍打出頭鳥,一個企業老闆,絕對不會讓自己的企業跟他姓,而不是跟自己。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如現在全國赫赫有名的蒙牛的老闆,曾經是同樣大名鼎鼎的伊X公司中流砥柱,不想突然一天被莫名其妙離開,還有TCL的某某某,還有前X維的陸某某等等,所以,明智的職業經理人,在帶領團隊時,既需要張揚,也要注意收斂。同時,要突出企業的主人形象。

  第四條:警惕搞拉幫結派,玩政治鬥爭。

  沒有哪一個職業經理人能躲開政治鬥爭,也沒有哪一個職業經理人不治理他的團隊——拉幫結派。與公司原來的勢力對抗,直至“統一回歸”。適度的階級鬥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以大局爲重,成日只想整人,弄權術之爭,拉關係,結果在超過企業老闆的最大容忍度後,也只有走人了之。

  第五條:警惕欺上瞞下玩小聰明。

  這種職業經理人,在當前企業中現象很多,比如麼設小金庫。報費用。撈點碎銀。勸君手莫伸,伸必被捉。在處理員工內部事宜上,最好處事“公平、公開、公正”,不要因這點小利,最後是莫名其妙走人,撈了芝麻,丟了西瓜就不合算了。

  第六條:警惕“青蛙死”。

  《第五項修練》書裏講到這樣一個故事,一隻青蛙,放在一盆水裏,如果突然在盆底燒火升溫,青蛙會有所反應,馬上跳出來。但是,如果是把火慢慢地燒,讓溫度一點一點的升,這個青蛙最後卻是沒有發覺,結果死在盆裏。書中講的是一個企業,但若是放到職業經理人身上而言,比喻也是非常貼切。我先後有三個朋友,就是死於這種“青蛙現象”,而且,大多是工作在二年以上的職業經理人。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司經營過於平淡,沒有大的變化。而這不是老闆願意看到的,哪一個老闆不希望自己的企業一天一個變化呢?(楊華斌)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