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1000字2篇

學識都 人氣:8.97K

篇一

讀三國演義有感1000字2篇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幾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熱愛。我的牀頭櫃上也有一本,一有空我就翻開它閱讀,這其中的許多故事都令我難忘。

這部書的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講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戰火連年,百姓苦不堪言。其中劉備、曹操、孫權這三個軍事集團的明爭暗鬥是這部書描寫的重點。小說敘述了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其中: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四個人的故事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在“三顧茅廬”中,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第一、二次都因諸葛亮外出而未能相見,即使是諸葛亮在家的第三次,也因爲睡覺而長久等待。而關羽、張飛二人對劉備的枉駕屈尊不以爲然。終於,劉備的求賢若渴的精神感動了諸葛亮,使得諸葛亮不僅接見了劉備,並獻出了“隆中對策”,諸葛亮出後就按照“隆中對策”來輔佐劉備建立了蜀政權。

著名的“出師表”充分體現出諸葛亮對蜀國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堪稱一代賢相。且不說他運籌帷幄,身處茅廬卻能知曉天下大事;且不說他戰羣儒,激將周瑜,讓東吳成爲自己的聯盟;且不說他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南方;且不說在他的帶領下,蜀軍打了一場又一場勝仗。單說他的忠心,就足以讓一代代讀者歎服!而三顧茅廬的另一位主人公——劉備,之所以能屈駕枉尊,向一個“山野村夫”討教治國之道,都在於他虛懷若谷,禮賢下士,以天下人的幸福爲已任。這樣的人,善於識人,善於用人,他不成功誰成功?

在三國時期,不乏驚心動魄的戰爭,除了赤壁之戰外,還有官渡之戰。曹操是這場戰爭的贏家,而袁紹卻從此一蹶不振。這是因爲曹操在這場戰爭中,正確地採用了許攸的建議,偷襲烏巢,斷了袁紹的軍糧,做到了知已知彼,百戰不殆。而袁紹則把兩位忠臣——田豐、沮授關進監獄。曹操的採納良言,袁紹的不聽勸解,決定了這場戰爭的以少勝多的原因。讀了這一部分我感慨良多,曹操不愧爲一代知人善用的明君。我覺得,曹操之所以成爲亂世梟雄,是因爲他具備領導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這部小說有着極強的文學性,比如描寫戰爭,善於把宏大的戰爭場面幾筆帶過,而把戰爭的場景留給讀者去想象。就說溫酒斬華雄,羅貫中把關羽和華雄廝殺的場面省略不寫,而關羽上陣前劉備等人溫了酒,等關羽取下華雄的頭,酒還是溫的。這是用側面手法烘托關羽武功高強,衆人難敵的華雄,遠不是關羽的對手,而關羽斬華雄不消片刻,可見關羽武功已是登峯造極。

這部小說刻畫人物手法多樣,善於用人物的外貌、心理、言語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一個個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孫權這一個個歷史人物經過羅貫中的描寫,在中國古典文學畫廊中熠熠生輝,多少年來,他們在中國老百姓之間,婦孺皆知,這都得感謝羅貫中這位偉大的作家!

總之,這部小說不僅讓我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也讓我享受了文學之美。

篇二

當我讀完《三國演義》的時候,我感覺這已經不僅僅是一部小說了,而且是一部教科書。

也許有人會覺得《三國演義》已經過時了,但我認爲這部小書至今仍有許多值得我們鑑賞的地方。比如《三國演義》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描寫,比如較突出的人物形象有很多,如關羽、張飛、劉備、孫權、曹操,諸葛孔明等等。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給人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很多的啓示。如關羽的忠義精神、諸葛孔明的多智精神等等。比如關羽這個人物形象,人們對他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武藝高超,技壓羣雄;有人說他爲人忠義,有義氣,有膽識;有的人說他歧視別人,爲人驕傲,以致最後驕兵必敗…… 不過現在看來,關雲長的爲人忠義被百姓所信奉,人們紛紛建立了關公廟,拜關公爲神,祈禱關公能保佑自己。從小,我就在社會大環境下崇拜關公,視他爲忠義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