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 讀後感精選15篇

學識都 人氣:2.52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狼圖騰》 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狼圖騰》 讀後感精選15篇

《狼圖騰》 讀後感1

長生天,騰格里。蒼茫的夜色,籠罩着同樣蒼茫的草原。在牧民的蒙古包中,一聲聲稚嫩而高亢的狼嗥與遠處羣狼的嗥聲此起彼伏。小狼仰起的鼻頭直指中天,它在呼喚騰格里,呼喚作爲狼的野性,呼喚它內心中不屈的靈魂。

小狼,你是勇敢的。鐵鏈儘管束縛了你肉體上的自由,卻永遠束縛不了你的野性和追求自由的心。你勇敢地與小狗打鬥,你兇狠地撲咬,你猛烈地進攻。那一刻,你的眼神裏沒有一絲昃懼,你是草原上的王者,你是一名視死如歸的真正鬥士。

小狼,你是頑強的。夏季的酷暑、蚊災,冬季的嚴寒、雪災,都無法讓你倒下。儘管你從小便遠離了親人,遠離了狼羣,但你憑藉自己的能力和頑強的意志,勇敢地面對生活中一切的坎坷和災難。你那鋼錐一般的目光中透射出的是執著,只要有目標,就要積極地行動、不懈地努力。你從不言敗,你從不放棄追求自由的機會,你從不向命運輕易地低頭。

小狼,你那不屈的身影始終在爲自由而奮鬥。即使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你仍要爲自己作爲狼的尊嚴和自己那神聖的靈魂拼死一搏。你堅持要按照自己的意志生存;如果不能,你寧願在戰鬥中陣亡。臨死的那一刻,你那雙眼睛裏滿是對自由的渴望、對狼羣的嚮往。你即將升上騰格里,與狼羣共同生活;你將永遠擺脫鐵鏈的束縛,在自由的天空中歡快地馳騁。捕食、玩耍……你硬挺到了生命的最後,像一頭真正的草原狼一樣,戰死在草原上,爲了尊嚴和自由。你那不屈的靈魂將留在騰格里,你那不屈的精神將匯聚成不朽的狼圖騰,深深地銘刻在我心中!

小狼,騰格里不屈的靈魂!你的精神將得到永生!

《狼圖騰》 讀後感2

《狼圖騰》講述了一個北京學生陳陣來到內蒙古,跟着畢利格老人打狼。陳陣發現蒙古狼十分聰明,它們懂得團結就是力量,它們成羣結隊的行動。蒙古人認爲狼是騰格里派下來保護草原的,不能多打狼,狼沒了,蒙古人的靈魂也就上不了天了!陳陣想養一隻狼崽,近距觀察它,徹底摸透蒙古狼。經過努力,陳陣按照畢利格老人的訣竅挖出了小狼崽。後來,小狼長大了,狼性十足,他不得不給小狼加了條鐵鏈,並用石塊圍成狼圈。幾個月過去了,內蒙古來了許多漢人,專門打狼賣狼皮,狼的數量逐漸減少。小狼的父親白狼王帶着幾隻傷狼、殘狼在山間焦急呼號,準備收攏狼羣殘兵再一次拼死一戰。久違的狼嗥聲忽然喚起了小狼全部希望、衝動、反抗和求戰感。小狼頓時變得焦躁狂暴,似乎急的要把自己變成一枚炮彈發射出去,結果被鐵鏈累得大口噴血。陳陣不想讓它像病狗一樣窩囊死,於是用鐵棒把小狼打死,讓他像野狼一樣戰死。那一刻,陳陣覺得自己的靈魂也被擊出體外。

讀完這本書,狼的自由獨立、狼超長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撓高貴的靈魂、狼堅不可摧的團隊意識、狼的親情、友情和狼寧死不屈的性格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中。我相信,小狼走後,它的脖子上再也沒有了鐵鏈,腳下再也沒了狹小的牢地,它一定像真正的草原蒙古狼一樣,自由自在,奔向騰格里,去找尋它的父母。

《狼圖騰》 讀後感3

近日,本人正讀着一本書叫狼圖騰,之後我才發現原來真美並不是靠說出來的,而是做的。草原狼爲了生存與蒙古人爭旋不休,爲了給自己的孩子報仇,不惜與奔騰的駿馬同歸於盡,慘象是使人目不忍視的。讓我們看到了生存的艱辛,生活得來之不易。

蒙古人信奉草原神-騰格里,是他給草原人們帶來生機和希望。遙想成吉思汗幾十萬鐵騎馳騁於整個世界,而他們卻沒有自己的文字!?此乃世界之謎啊

現在我改變了對狼的看法,他們爲了生存用盡了自己的智慧,他們纔是真正的智者!一次次出其不意的獵取牧民的馬,讓我倍生敬意。都說狼毒,而狼確養過人,而別的動物呢,恐怕沒有吧。看來狼還是很有熱心的,我們應去該尊重狼,拋棄那些“狼心狗肺”等之類的詞語。

而今蒙古草原以變成現代得了,一切都已過去!

狼有做狼的原則,可當今的世人呢,陰一面陽一面變化莫測,令人望而生畏。狼有自己的智慧,千百年來爲了生存練就了一身的本領,慢慢的這便成爲他們的本性。陳陣的那隻小狼,生下來就與家庭中的普通的犬不同,吃東西不許別人在身邊,即使是最親近的人。爲了生存,在洋洋烈日下,竟會想出“刨地洞”的方法,令人吃驚啊!

爲了保全性命於亂世,他們經常潛伏很長時間,這需要怎樣的耐心啊!太值得我學習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呀!真是因爲他們纔是蒙古人同樣有了一種精神,蒙古人愛狼,敬狼,殺狼,可他們似乎是朋友,相互生存。再看看當生態平衡被破壞的時候,地鼠大量的增加,想固居,妄想!地鼠是不許的,過不了幾天就是一堆廢墟。

《狼圖騰》 讀後感4

最近,我閱讀了現代作家姜戎著作的《狼圖騰》,這本書描寫了北京知青到內蒙古草原插隊時發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一捧起它,我就愛不釋手了。

在書中,草原上的狼是最團結的羣體,它們具有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它們勇敢,狡黠,團結協作,它們還保護草原的生態平衡。它們十分善於打圍,打圍時,它們有組織、有紀律,巧妙地佈陣,耐心地伏擊,在狼王的統一指揮下,朝着它們的目標——金花鼠、黃羊、旱獺……以銳不可擋之勢撲向獵物,然後將圈內獵物一網打盡。

千百年來,蒙古牧民就以狼爲圖騰,他們從狼身上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震撼世界的成吉思汗就是在那種以狼爲祖、拜狼爲師的環境中長大的,當年他馳騁中原,驍勇善戰,用他的智慧、勇猛打敗了大宋軍隊,建立了元朝。

讀了這本書,我想,狼都能那樣團結,蒙古牧民都有拜狼、護狼,保護大自然的意識,而我們是有知識的現代人,我們就要做得更好。俗話說“衆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我們具備團結協作精神,那麼在任何困難面前,我們都有足夠的信心去克服;如果我們也像狼一樣勇敢,那麼在學習中,我們就會有勇氣去拼搏;如果從今天開始保護自然,那麼我們的地球家園將變得更加美好。

《狼圖騰》,這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書。

《狼圖騰》 讀後感5

陳陣養小狼的經歷,也是讓人對狼產生更深一層敬畏。因爲對狼的好奇、敬佩、着迷,使得這個知青冒險去掏狼崽養了一隻狼,這隻狼的名字就叫“小狼”,長大了,它也只認這個名字,這隻倔強可愛的小狼從眼睛還未睜開就失去了自由艱難地成長,說到艱難並不是虐待它,相反陳陣對它比一個父親對自己的兒子還要好,艱難是指它渴望的是自由而不是被馴養,它不放棄任何一次獲得自由的機會和信念。隨着小狼一天一天的成長,小狼和陳陣之間產生了一種膠着化不開的情感,但這種情感始終讓人感覺都是平等的。它並沒有“認賊作父”,它時刻等待機會,在極爲有限的環境裏,它都能本能得訓練自己生存能力,狼的天性就是“不自由,寧毋死”。無論陳陣對它多麼疼愛,也沒有狼教育過它,無論怎樣馴養,也改變不了它的血液裏追求獨立、自由、頑強、桀驁不馴的高貴品質。它從來沒有感謝陳陣對它的圈養,由於與生俱來的野性,使得它一生都生活在鐵鏈之下,羣狗之中,就算陳陣的錯誤地將它的四顆尖利的牙鉗斷,也改變不了它狼之本色,最後,它的死也是死在追尋自由之上。這也成爲陳陣心中永遠的痛。

看到小狼之死,我的心碎了,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神聖的精神,它比任何生命都更加純粹,更加讓人敬佩。

《狼圖騰》 讀後感6

去年,我讀了一篇名叫《狼圖騰》的文章。它的作者是姜戎,主要講了陳陣和一位老人在一片大草原上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故事中,結尾處的一段使我印象深刻:因爲過多殺掉狼羣,羊逐漸變多,一轉眼青綠色美麗的大草原,變成了黃色的一片沙地。狼羣爲了食物,又自己與境外的狼羣互相殘殺,損失與代價都特別大。牧羊人由遊居成了定居,此時後悔也來之不及。

站在食物鏈的頂端的我們,殘殺着其它的生靈,就連羣居的猛獸——狼,也被人類逼迫的無處生活,到處遊蕩。

這本書使我有了保護事物的想法。而我們班的小明,把這一想法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們家下面有一隻小野貓,當初他的主人搬家,把它丟下,長期不在外生活的貓飽經風雨,奄奄一息。自從小明發現了,他就把家裏丟下的小毛巾放在一個土坑裏,又蓋上了幾條破毛巾,每天把吃剩下的魚肉、魚骨頭放在它的旁邊。我問他爲何要這樣,小明說:“他們都是一些生命,爲何不救呢?都是些家裏不用的東西,扔了也是浪費。何不用它們來救一些生命呢?只是舉手之勞而已。”他的一番話也說到了我的心裏。每次野貓看到小明都會去蹭幾下他的腿,喵喵叫幾聲,說着感謝的話。

從這本書和小明保護生命的做法讓我感受到哪怕是一朵毫不起眼的花,都需要呵護,因爲這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狼圖騰》 讀後感7

狼的身軀雖然沒有鋼鐵那麼堅硬,但是狼有鋼鐵般的意志。狼的感情雖然不是偉大的,但是狼有爲了自己的孩子,不要性命的意念。

這本書有幾十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祕,讀者可以從書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個細節中攫取強烈的閱讀快感;令人慾罷不能。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隨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佈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技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對夥伴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倔強可愛的小狼失去自由後艱難的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懸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蒙古騎兵爲什麼能夠橫掃歐亞大陸?中華民族今日能有遼闊疆土由來的真正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民族征服了遊牧民族,還是遊牧民族一次次爲漢族輸血才使中華民族得以建立?爲什麼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民族從未中斷狼圖騰文華?

於是,我們不能不追思遙想,不能不面對我們曾經的輝煌、曾經破碎的山河和歷史發出叩問:華夏民族的龍圖騰是否發出揭祕? 讀完我寫的梗概,你是否明白上面的問題麼?是否也想看看這本《狼圖騰》呢?我想你一定會看的。

《狼圖騰》 讀後感8

草原上的那個人——讀《狼圖騰》有感

在一個荒涼、寂寞的草原上,遠遠望去,只見一個穿着大袍子的人孤獨地閒遊,他走呀走,走得有些疲倦了,便在一個池子邊座下,喝了幾口澄澈的池水,玩了玩旁邊的泥潭,他感到非常的無聊,想找個朋友做伴,可看着一望無際的草原,連一個人影都沒有。

忽然,他聽到了犬叫聲,延着聲音的方向走去,頓時眉開眼笑,他看見了離他不遠處有一隻氣概非凡的狼狗,他心想着:“雖然沒有人能與我相伴,但是一隻動物也行,我身邊就要有伴嘍!”他跑過去,把身上所有的食物都掏了出來,放在它面前,任它選擇,以表示他對它的友好。這隻狗上前聞了聞,瞅了他一眼,覺得比較安全,便狼吞虎嚥地大口吃了起來,一副好幾天都沒有吃飯的樣子。狼狗成功地被他收買了,他從揹包裏翻出了一根繩子,套在它身上,看着這狗愚蠢的樣子,就賜給它了一個“笨笨”的名字。把狗安排妥當後,兩個好朋友就繼續趕路。

到了傍晚,他們在一條小溪旁定居了。他剛解下狗繩,笨笨就像脫繮的野馬一樣,在莽莽棒棒的草原上馳騁。爲了半夜不捱餓,笨笨就像欽差大臣一樣奉主人(陛下)的命令去捕獵,它立馬把平時滑稽的樣子收了起來,望着前方的獵物,面貌兇狠起來,狠裏還帶着點狡猾,它找準時機,衝了出去,捉到了一隻羊和兩隻兔,足夠吃兩三天了,它在主人面前炫耀着,很渴望得到獎勵,主人把剛烤好兔子扔給了它,它津津有味地吃着,心裏別提有多開心了。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個多月,它們終於走出了大草原,這才真正的重獲自由!

《狼圖騰》 讀後感9

它們的精神值得我好好的去學習,這使我想到書中的一段話:牧民們把羊圈用石頭蓋得很高也很結實,人翻不過去,他們認爲狼也翻不過去,於是牧民們都安心睡覺去了。可沒想到第二天早上一看,羊死了一大片,血灘了有二指厚。他們仔細察看了羊圈才發現,原來是昨天晚上有一羣狼在狼王的帶領下襲擊了羊圈。有頭最大的狼在牆外站起來,後爪蹬地,前爪撐牆,用自己的身子給狼羣當跳板。然後,讓一條餓狼從幾十米以外的方向衝過來,蹬上大狼的背,就“飛”到了羊圈裏。等這隻狼吃飽了以後就會再當跳板,把裏面吃飽了的狼再送出來。最後一隻吃完的狼,它硬是叼來死羊一隻只都摞起來,搭成羊梯。“噌”的一聲也就順利“飛”走了。看到這裏我不禁敬佩起狼的團結精神,心想: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精神嗎?

我不自覺的想到我們的拔河比賽:拔河比賽的哨聲吹響了,我們全力以赴想讓中間的繩索到我們這邊來,可它卻不聽話的向着那邊去了。結果可想而知——我們輸了。可我們並不團結,去尋找輸的理由,反而你怪我,我怪你的,把我們的團結都扔了!我們不正需要狼的團結精神嗎?

看完這些我不由的認爲狼的智慧與才能、狡猾、很有團體精神。狼的自由自立,狼的強悍卓越……都是無人能及的!

《狼圖騰》 讀後感10

“小狼,小狼,開飯嘍。”在一次交流會上,我得到了一本――《狼圖騰》,這本書令我百感交集。

《狼圖騰》這本小說講述了主角陳陣,這個北京知青在草原上的兩年生活,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悲歡離合。陳陣有一個草原阿爸,人稱畢利格老人。陳陣常常給阿爸講述歷史事件,阿爸又傳授陳陣在草原上生存的方法,以及告訴他草原上的自然法則。在他融入遊牧民族後,他不顧他人的反對,堅持要養一條小狼,於是,他與唯一支持他的朋友一齊,從狼窩裏掏出了狼崽。可草原狼就是草原狼,有着從不屈服的天性,在一次搬家時,小狼不屈不服,被牛車拖行後奄奄一息,陳陣爲了早點結束它的痛苦,含淚將它殺死。之後,草原在農耕民族的“幫忙”下,草原淪爲沙漠,陳陣的草原生活就此結束。

在這本小說中,令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兩點,一:小狼那不屈不撓的天性。二:草原的沙漠化。

小狼儘管剛出生就被陳陣抱回了家,可草原狼的天性與本領並不會所以湮滅,堅貞不屈。人也要像草原狼一樣不屈不撓。二戰時期,在敵人入侵的時候,正是因爲許多人像草原狼一般,寧死不屈,團結友愛,才保住了自我的家園,我爲此欣慰!

草原上的生態平衡微妙而不可無,之所以能維持萬年不被打破,正是因爲草原狼和遊牧民族目光高遠,不會爲了眼前的少許利益而斷絕後路,而愚蠢的農耕民族從不爲以後的生活着想,不懂得三思而後行。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黃河,哪裏的農耕民族常常墾荒,越墾越窮,越窮越墾,構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小狼,小狼,開飯嘍。”這句話雖短,但意味深長。

《狼圖騰》 讀後感11

狼,總是被人們看成天敵,視爲邪惡的代表。可這些卻不是它們的真實面目。在姜戎的著作《狼圖騰》中可以讓我們看見狼的另一面。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漢族知青陳陣來到額侖大草原,親眼見識了一個全新的屬於狼羣的世界。可是最後由於外地人的破壞,草原逐漸沙化,一切生物都將無法生存

讀完這本書,我漸漸被狼身上的這種氣魄震撼到了。它們並沒有人類所想的那麼壞。在陳陣和蒙古族人民的眼中狼羣更是團結、勇敢、智慧的!我由打心裏崇拜狼圖騰,雖然它們的形象在我腦裏還是有點模糊,但它卻是神聖、強大、充滿力量的圖騰。狼羣擁有捕鼠的技能,爲莊稼和草原消滅了多少天敵;狼羣擁有一股永不放棄的拼勁,比我們人類堅強百倍;狼羣擁有充滿智慧的大腦,和人類相比一點兒都不遜色。可是人類卻只看見了狼羣捕食家蓄的殘暴一面,決定把它們斬淨殺絕。

大自然的食物鏈則是一環扣着一環,要是其中一環破滅了,整條食物鏈都會失去平衡。狼也是有生命的,和人類一樣,但爲什麼只有人類才能以食爲天呢?人類是不可能成爲世界的主宰者,可爲什麼還是忍不住要剝奪其他的生命呢?人類是自私的,目光短淺的他們不允許有任何生物佔據他們的利益,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去粗暴地對待一切生物,但他們永遠都不會知道就是因爲欠下的這小小的一筆帳,才導致了整個大自然的破滅!

我的心情很沉重,自然界的一切都在經受着人類的折磨,如果最終世界上僅剩下人類一種生物,不知道他們該如何生存。人類應該好好反省自己,不要再執迷不悟了!

《狼圖騰》 讀後感12

這幾天沒有電視可以看,就開始讀書了。

被大家傳爲曠世奇書的《狼圖騰》就這樣成了我的精神食糧,顯然,這次我「吃」得很飽!

這確實是一本很好很難得的好書。細緻的刻劃了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巨大性格差異,深深的剖析了狼性的堅韌團結與偉大,更說出了農耕民族的略根性與「羊」性,現在,中國絕大多數後代都是農耕民族的血統,所以,這本書更顯出了他的珍貴與蓉智。所以,強烈建議大家有時間一定要仔細認真耐心完整的讀一下這本書。

遊牧民族英勇善戰,都是狼教官練出來的,如果我們能有狼智慧的一半,就一定不會被美國日本等國家欺負了;如果我們有狼的團結與靈活,就一定不會在早年間變成殖民地,變成奴隸了;如果我們有狼的遠見,這個地球就不會變暖,不會有那麼多人爲的沙漠,就是一個和諧的大花園了。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發展規律,可是聰明的人雖然早就明白這些規律,卻蓄意破壞,這樣下去,騰格里會生氣的,所有的人都會得到報復。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纔是永恆的定律。

堅韌的狼,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會英勇善戰,讓自己集中最強的體力,即使是身爲囚徒照樣吃得香睡的足,他們是在等待時機逃跑呢,這種堅韌與聰明是來自原始的力量,沒有同類會先教給他們要怎麼做。勝不驕敗不餒,永遠堅強,永遠向上,永遠不服輸,永遠是騰格里的守護神,中國的龍圖騰定要再加上狼的精神纔會騰飛,纔會是這個世界的頭狼!

像狼一樣,加油!

《狼圖騰》 讀後感13

從前,我膽子很小,見到什麼不認識的東西,就連手,也不敢去碰。記得我小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怪獸形狀的玩具,我見着恐怖而又嚇人的玩具,忙把它扔到一邊,不敢去玩。而且我以前,一遇到難題做不出時,我便坐在位子上喊:“誰來幫幫我啊!誰來幫幫我啊!”……

自從讀了《狼圖騰小狼小狼》一書,我感到草原狼有一種自由獨立、不屈不饒、強悍卓越的精神。有超常的智慧和才能、有堅不可摧的團隊意識、同伴之間的親情和友情的品質。我便決定要像小狼一樣,擁有膽子很大,遇到困難自己解決,不屈不饒的精神。

《狼圖騰小狼小狼》一書主要講了:陳陣、楊克等人一起騎馬上山抓狼崽,到了山頂後,他們和黃黃、二郎兩條獵狗一起抓狼崽,爲了找一窩狼崽,使陳陣、楊克等人還有黃黃、二郎兩條獵狗受盡了苦頭。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抓到了一窩小狼崽,他們用奶肉粥把小狼養大,爲了讓小狼還留有原來的本性,陳陣、楊克等人抓來金花鼠和老野兔,放在小狼面前,讓小狼自己練習捕捉食物,更讓小狼的膽子大起來。小狼雖然從來也沒見過這些小動物,但是它就是不像別的小動物那樣逃跑,而是鼓足勇氣,堅決不退縮。而且當有人用木棍狂打他的時候,它也沒有退縮,而是衝上前去迎敵。據說草原狼是金花鼠的剋星,所以陳陣、楊克等人會養小狼。讓小狼除去兇手——金花鼠。過了幾天,他們聽說小狼因爲不停地奔跑累死的消息後,十分傷心。

我也要像小狼,擁有不屈不饒、強悍卓越的精神,讓自己的膽子更大一些,使自己的明天更加美好。

《狼圖騰》 讀後感14

前段時間《狼圖騰》這部電影熱播,並沒有去影院觀看。朋友說挺不錯的電影,推薦我有空看看。難得一下午沒課,又沒其他瑣事,便打開電腦悠閒地搜索《狼圖騰》電影。

影片一開始的畫面便吸引了我。廣袤的草原,一望無垠,藍天白雲碧野,色彩分明,又彷彿相融合,清晰恢宏的視野,令人神往,然後不由自主幻想自己如奔馳在草原的馬兒那般自由瀟灑。然而這並不是一部關於草原自由自在生活題材的影片,而是講述文革時期知青下鄉,到了草原,接受草原人民與狼性的洗禮的故事。

影片中並沒有典型的故事發展情節,但是無形之間情感的一步步推進,一步步不由自主深入其中,被深深震撼!片中不少關於狼的鏡頭,特別令人印象深刻。捕捉獵物時,冷靜的眸裏透出的冷厲逼人的氣勢;奔跑時,敏捷的軀體肆無忌憚衝前的氣魄令人感到一種畏懼與敬佩,讓人開始理解草原人民歷久以來把狼當做圖騰的緣由。當狼看見自己孩子被摔死時眼裏流露的悲傷;看見自己的食物被偷走時眼神閃現的憤怒;當它們因爲沒有食物誤入陷阱在死去同伴身邊時眼眸裏僅剩的絕望,都那樣觸動人心,難以忘懷!

記憶中對狼並無好感——狡猾,兇殘,可惡,奸詐,肉食動物,感官裏對狼竟全是貶義象。然而草原上的狼儘管狡黠,但是充滿智慧,具有天生的軍事才能。捕捉黃羊,面對敵人時,它們不屈冷靜的性格以及團隊精神,使得它們擁有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戰鬥力。對影片中的一幕印象最爲深刻:主人公細心呵護,將小狼養大。而在草原上,面對誘惑,小狼竟本能地毫不猶豫撲向主人。主人極爲憤怒,失去理智一般訓小狼:辛辛苦苦養大你,竟落得如此下場!恨不得吃了小狼的樣子。

《狼圖騰》 讀後感15

狼圖騰這本書起初是老公和孩子讀的,經常聽他們說如何如何感人,我就隨手拿來看了看,沒想到立刻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了。雖然已經讀過很長時間了,但書中的情節始終震撼着我,鼓舞着我。

這本書是作者姜戒用了三十多年時間寫成的一部以狼爲敘事主體的史詩般的小說。書中故事情節曲折緊張,場面宏大而神奇,讓我對狼有了新的認識。狼在我的記憶中一直是兇猛殘暴的動物,每當在動物園、在電視上看到狼,我就有種畏懼心理。畢竟狼外婆的故事伴隨了我的幼年時代。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羣的中的友愛親情,狼的狡黠與智慧,狼頑強不屈的性格,狼的團隊精神和家族責任感無不震撼着我的心靈。

狼能利用熟悉的草原躲避敵人的攻擊,捕獲獵物,狼能利用大雪窩圍捕黃羊羣,狼能借白毛風的勢力全殲軍馬羣。我覺得我們人類能從狼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工作中我們要像狼熟悉草原一樣熟悉自己的工作環境,瞭解本行業的行情以及客戶的信息,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故事的結局有些傷感,美麗的草原消失了,狼羣消失了。讀到最後我跟孩子都哭了,不知道是爲草原狼還是爲我們人類自己。

如果我們人類也能像草原狼那樣團結奮鬥,頑強拼搏,我們的民族何愁不能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能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