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際高中畢業生升學競爭有多激烈

學識都 人氣:2.39W

2016年的高考即將來臨,本站小編特地爲大家整理了相關的內容資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快來閱讀了解吧。

2016國際高中畢業生升學競爭有多激烈

國際高中畢業生升學競爭有多激烈

國內衆多教育機構開辦國際高中課程,於是家 長們開始擔心:申報一流大學的競爭是否會越來越激烈?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國際高中學生畢業生申請一流大學的優劣勢:

近幾年來,選擇就讀A-LEVEL課程, 直接到國外去讀大學的學生每年遞增。早在2005年前後,由於當時A-LEVEL課程還不被家長(微博)和學生認知,國內也只有少數機構開辦此類課程。所以當時通過A-LEVEL成績申報報考牛津,劍橋,香港大學(微博)等國際知名學府相對較容易。特別是港大, 三個‘C’的A-LEVEL成績在2004年前後,都有可能被錄取。

但隨着國際學生的數量和質量的大幅提高,在招生人數又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大學也在逐年提高入學門檻。比如從2010起A-LEVEL設置了‘A*’,以區分‘A’等生的成績。牛津,劍橋等高等院校對雅思(微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學院和專業需要申請者有總分7,每項不低於7的雅思成績。這對於有志於衝擊世界一流大學的同學而言,的確面臨更大的挑戰。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泰晤士報2010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中國只有北京大學(微博),中國科技大學和清華(微博)大學進入世界百強。我們可以把排名爲世界前100位的大學列爲一流大學的話,除我們知道的牛津,劍橋,哈佛,耶魯外,還有許許多多可選擇的優質高等學府。所以我們不應把 眼光只放在幾所‘我們認爲的名牌大學’上,而應該對西方的高等教育有一個更爲全面的瞭解,用更加開闊的眼光來評價和選擇大學。

同時,由於出國讀本科費用還是比較昂貴的,雖然有‘許多’學生選擇,但也只有少數有經濟實力的家庭能承受得起這筆開銷。況且,在國內就讀A-LEVEL或其它國際課程的同學,參加的是一個‘洋高 考’,主要是與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高中生在一個平臺上競爭,憑着中國學生的勤奮,聰慧和紮實的學科基礎,他們還是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地位。這也就是爲什麼幾乎所有通過A-LEVEL系統的學生,最終都能上一自己較爲滿意的大學。

附:高中畢業生爲何這麼容易被騙錄?

被錄取了,安徽六安市裕安區蘇埠中學的幾十名學生卻高興不起來,他們的心裏只有憤怒。同學們反映,今年4月,他們到壽縣“玩了”一天,十幾天後,就被告知他們都被位於該縣的安徽現代信息工程職業學院錄取,不能再參加今年高考了。按照安徽省今年自主招生政策,如此結局幾乎無法改變。

輿論普遍對這批學生的遭遇表示同情,並斥責學校用“下三濫”的手段來招生。但是,這批學生有如此“遭遇”,也必須反思自身的原因,難道他們對本省的高職自主招生政策一概不知?他們就這樣容易被學校“忽悠”?

一名高中畢業生,是需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在選擇時,必須認真瞭解政策,謹慎做出判斷。但從媒體報道的信息看,這批學生卻有些稀裏糊塗,包括學校讓他們在報名信息表上簽字,他們似乎看也不看,就簽了,在事後才發現,不該籤這份信息表。

媒體的報道,很想把責任都歸爲學校——報道稱,記者在這份信息表的下方不太起眼的位置,看到這樣一段文字承諾:“根據省教育廳規定,已被我院自主招生錄取的考生,不得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以上信息本人已審覈無誤,並鄭重承諾所有信息真實有效,否則責任自負”。可問題是,這段文字,就在表格上,學生在簽字時,沒有理由不看完表格上的內容,就隨意簽字。

這不是學校招生人員太“狡猾”,而只能說明學生不知道自己簽字的重要性,在對待自己的升學選擇時,太隨意。有的.學生也可能是當時確定選擇,事後又後悔了。更進一步說,這暴露出中學教育的嚴重缺失,即沒有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告訴學生升學選擇時,必須充分了解信息,結合自身的實力、興趣,做出理性的選擇,學會選擇,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近年來,每到招生季,教育部門都會發出招生詐騙預警,可還是有不少學生、家長被“欺詐”,輿論通常把責任歸爲有關部門監管不力,而實際上,學生、家長在判斷、選擇時,不充分了解政策,就輕信他人,也是招生欺詐屢試不爽的重要原因。其實,有關招生的政策、規定,都是公開的,可是,有的學生、家長看也不看,或者即便看了,也輕信他人能搞定潛規則,結果自己真被潛規則了。

還有一種現象是,有的高職院校在招生時,到高中去“買生源”。買生源之所以能行得通,是因爲學生自己沒有判斷,就聽學校老師的,老師說某學校好,學生就聽老師的,在被買了之後,才發現不對勁,可政策已經不允許更改。懂得收集信息,分析比較,這是學生成爲合格的社會公民最起碼的要求,可是,我國不少中學生卻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

這次學生集體“被騙”事件,是值得中學教育和學生本人反思的,在我國的基礎教育中,目前十分缺乏生活教育,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選擇能力、社會適應能力都比較弱,這是學生侵權事件頻發的根源所在。學校教育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知識教育,不教給學生認識社會、與社會打交道的基本生活能力,這種教育環境中走出的學生,走向社會,是很容易受騙上當、“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