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思考的名人故事

學識都 人氣:3.21W

善於思考的故事,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有助於幫助我們解決我們所遇到的問題。以下內容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善於思考的名人故事,希望能幫助到您!

善於思考的名人故事

思考影響創造力

思考是創造一個世界的首要工作。

加繆斐塞司博士有一天午飯後坐在門前晒太陽,看見一隻貓在陽光下安詳地打著盹,很是悠閒。時間一分一分地流走,每隔一段時間,貓都會隨著陽光的轉移而不停地變換睡覺的場地。這一切在我們看來是那樣的司空見慣,可是卻喚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貓為什麼喜歡呆在陽光下呢?貓喜歡呆在陽光下,那麼這說明光和熱對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對人呢?對人是不是也同樣有益?這個想法在斐塞司的腦子裡閃了一下。這個一閃而過的想法,成為聞名世界的“日光療法”的觸發點。之後不久,日光療法便在世界上誕生了。斐塞司博士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如果我們家的院裡也有這麼一隻睡懶覺的貓,我們也看到它一次次地趨近陽光,我們是不是能像斐塞司博士那樣去想問題呢?

1910年,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因病臥床休息。在閒得無聊的時間裡,他茫然地看著牆上懸掛的一張世界地圖。一天,他突然發現,大西洋兩岸的地形好像是互補的,南美大陸東部亞馬遜河流域地區突出的部分,與非洲大陸西海岸的剛果、幾內亞陷入的部分正好對應,可以把它們完全拼合在一起。這個發現讓魏格納興奮不已,這兩個大陸是不是原先就是連在一起的?如果是的話,那又是什麼原因使它們分開了?魏格納立即著手蒐集大量的地質學、古生物學資料,終於推出了一個嶄新的理論:大陸板塊漂移說。

愛動腦筋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但是他非常善於動腦筋,經常會想到一些別人不容易想到的東西。

有一次手工課上,老師教大家疊紙盒。正當大家都忙於疊紙盒的時候,老師卻發現愛因斯坦趴在桌子上。老師以為準是小愛因斯坦懶惰,不想動手,於是走過去問愛因斯坦為什麼不疊紙盒。愛因斯坦抬了抬頭,問道:“老師,您知道一張紙的厚度嗎?”老師說:“這個很好測量啊,你先測出100張紙的厚度,然後除以100不就得到每張紙的厚度了嗎?”愛因斯坦拿出直尺,準確地測量了一下,然後計算得出一張紙的厚度是0.08毫米。

老師這時候想出一個問題,便問大家:“同學們,現在一張紙的厚度是0.08毫米,如果我把這張紙對摺30次後,應該是多高啊?”聽到老師的問題,同學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大概有10米多高吧。”有的同學回答道。老師說:“太少了。”“那應該有10層樓那麼高吧。”又有的同學補充道。沒想到老師還是在搖頭。到底有多高呢?只見小愛因斯坦站起來說:“應該比阿爾卑斯山還要高。”他剛說完,就招來同學們的一陣鬨堂大笑,怎麼可能呢?薄薄的一張紙對摺了30次就會比一座高山還要高,同學們都以為他在吹牛。

這個時候,只有老師沒有笑,因為他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小愛因斯坦了。“愛因斯坦的回答是正確的。”老師的一句話把在座的同學們都震驚了。“會有那麼高嗎?”同學們都在懷疑。愛因斯坦不慌不忙地站了起來,走到前面,拿了一支粉筆開始了他對一張紙對摺30次後的厚度的計算。只見他在黑板上寫下一個算式。結果,一張0.08毫米厚的紙對摺30次後,竟高達85899米,確實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山都要高!

伽利略與時鐘的故事

300多年前的一天,伽利略到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懸掛在教堂半空的一盞吊燈被門洞裡刮來的風吹得來回擺動。

這引起了他的注意,“奇怪,怎麼每次擺動的時間都相同呢?”伽利略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了確切地肯定每次擺動的時間相同,當時在學醫的他忽然想到用自己的脈搏測試。“千真萬確!” 伽利略為自己的發現感到驚喜。接著他又想:“吊燈要是大小不一樣。擺的時間會有什麼不同?掛吊燈的繩子要是有長有短又會怎樣呢?”回到家,伽利略做起了實驗。

結果發現擺動的快慢與物體的重量無關,當線長時擺動慢,當線短時擺動快。後來人們根據伽利略的發現,製成了時鐘。

費米解決難題的思維方式

費米是一位美籍義大利科學家,也是一位善於啟發人的`教育家。為了開發學生們的智力和才能,費米提出一種處理難題的思維方式。他說,當你聽到一個問題,可你對問題的答案絲毫都不知道,你肯定會認為所提供的資訊或已知條件太少了,因而無法解決它;但是當這個問題被分解成幾個次級問題,每個問題不用求教專家或書本都能解答時,你就接近於得到準確的答案。

比如,你想知道地球周圍的大氣質量是多少,這個問題處理起來好像無從下手,但是稍有物理知識的人都知道一個標準大氣壓約為1.01×105帕,大氣有壓強完全是因為大氣有重力,而地球的半徑約為6400千米是我們熟悉的物理量,求出地球的表面積後再乘以大氣的總重力,進而順利地得到地球上空氣的總質量。

上個世紀40年代的一個早晨,世界第一顆試驗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沙漠上爆炸,40秒鐘後,震波傳到費米和他的學生們駐紮的基地,費米把一些碎紙屑扔向空中讓其隨風飄落,然後通過迅速計算,費米向他的學生們宣佈爆炸的能量相當於1萬噸烈性炸藥,學生們非常佩服,但並不驚奇。費米的天才聞名於整個科學界,他在1938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循序漸進,由易至難,獨立思考,迅速得到結論,是費米處理問題的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日常問題。

TAGS:善於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