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的名人故事

學識都 人氣:1.86W

摘要:古往今來,許多文化學者、科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及社會學家們,都想說清楚“愛”。都想給愛以恰當的或準確的解釋和定義。

關於愛的名人故事

1997年9月5日,一個生命離開了我們,這一天,全世界都哭了,天也哭了,印度的加爾各答大雨傾盆,在大雨中痛哭的人有回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伊斯蘭教徒、佛教徒……,而死去的這個人是天主教徒,20世紀最偉大的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德蕾莎修女。

不要以為只有信徒才會對她感興趣,1985年在美國的青少年中作了一個調查,你最崇拜的人是誰?他們選出9位,6個是歌星,一個總統,一個教皇,還有一個就是德蕾莎修女。

能感動一些人的人很多,能感動天下每一個人包括罪犯戰犯殺人犯的只有她,德蕾莎修女。

連續好多天,我沉浸在巨大的感動中,一直想寫她,但是一直拿不起沉重的筆,一方面寫她的人太多了,一方面她的偉大使我感到自己的每一句話都是那麼的渺小,如同扔進大海的小石子,掀不起浪花。儘管我自己已經被感動的淚流滿面。

1979年,德蕾莎修女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穿著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紗麗走上領獎臺,不管是和總統會見還是服侍窮人,她都穿著這件衣服,她沒有別的衣服。臺下坐著珠光寶氣身份顯赫的貴人,她視而不見,她的眼中只有窮人。

她是那麼瘦小,以至於大家使勁伸長脖子也只能看見一張佈滿皺紋的臉。但是當她講話的時候,臺下立即鴉雀無聲:“這個榮譽,我個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窮人、病人和孤獨的人來領獎的,因為我相信,你們願意藉著頒獎給我,而承認窮人也有尊嚴。”

她本來不想領這個獎的,因為她牢記耶穌說過的話:“當你用右手行善的時候,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但是她還是去了,為了那些飢寒交迫、流落街頭和傷殘疾病的人們,以及那些被忽略未被關懷的人們。她告訴我們,所有的人,包括窮人都不僅需要活著,還需要愛,還需要有尊嚴。

愛,就是我要說的主題,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會消失,但愛會留下來。

以窮人的名義領獎,是因為她一生都以窮人的名義活著。

她建立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有4億多美金的資產,全世界最有錢的公司都爭相給她捐款。但是她一生卻堅守貧困,她住的地方,只有兩樣電器,一個是電燈,一個是電話。她的全部財產是一個耶穌像,三套衣服,一雙涼鞋,她從來不穿襪子。她努力要使自己成為窮人,為了要服務最窮的人,她的修士修女們都要把自己變成窮人,只有如此,被他們服務的窮人才會感到有一些尊嚴。

對她來說,給予愛和尊嚴比給予食物和衣服更重要。

成為窮人,成為和她救助的人一樣窮的人,這是德蕾莎修女一生都在作的事情,也是我最敬佩的地方。我們也幫助人,但那更多的是給予,是施捨,是居高臨下。德蕾莎修女極力避免這一點,她要恢復的是人的尊嚴,任何人都應該有同樣的人格和尊嚴,她要給予的首先是愛,其次才是別的什麼。

聖經裡面有一個叫做保羅的人說過:“我即使把所有的財產都給人,甚至犧牲自己的身體,要是沒有愛,我做的一切仍然沒有益處。”

說到這裡我想到慵散論壇的油葫蘆先生,他就是一個充滿了愛心的人,他總是悄悄地幫助別人,很怕別人張揚,在他看來,他給予別人的不是多少錢或者值多少錢的東西,而是一片愛心。這種給予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產生的,他本能地反對別人仰視他,過多地感謝讓他覺得害羞,甚至擔心別人會誤解,因為他做的善事僅僅是善事本身,只是在真心地幫助別人。這就是一種境界,一種和德蕾莎修女類似的博大境界,雖然他不是基督徒,但是在他身上,我看見了基督精神。

我許多次在心裡問自己,你能做修女做的這些事情嗎?我自認為自己也是一個有愛心的人,也經常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有一點我做不到,至少現在做不到,那就是不怕髒不怕傳染上疾病。

如果說獻出自己的財物和同情是許多人可以做到的話,把那些身體潰爛發臭長蛆的人抱在懷中你能做到嗎?把那些像鬼一樣馬上要離開人世的瀕死者緊緊地抱在懷中,和他親切地說話你能做到嗎?把那些愛滋病患者抱在懷中你能做到嗎?

我是做不到的。

說明我還是愛得不夠,修女把這些窮人當成基督來愛,她說你有多愛耶穌,就應該有多愛他們,愛,要從那些最微小的人開始

她在全世界127個國家有600多個分支機構,她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全世界發展機構,僅1960年一年,就在印度建起了26所收容中心和兒童之家。但是她的總部只有兩個修女,一臺老式打字機。她的辦公室只有一個桌子一把椅子,她接待全世界的來訪者總是在她的工作崗位——平民窟,棄嬰院,臨終醫院,麻風病院,收容院,愛滋病收容所……

她不需要機構和制度,她認為人世間的醜惡很多是從制度來的,所有的機構都難免要變成官僚機構,這也是人的罪性決定的。她的機構就在她所服務的每一個地方,他的成員大部分是志願者。包括那些來採訪的全世界的著名記者,必須和她一樣蹲下來為窮人病人餵飯送藥。

來她這裡服務的有許多知名人事,有銀行家,大企業家,政治家,大學生,演員,模特,富家小姐,美國加洲洲長……臺灣大學校長李家同也千里迢迢來到這裡,他在這裡做了他一輩子沒有做過的事情:洗碗,給病人穿衣服,喂水餵飯,洗衣服送藥,搬運屍體……之後他寫道:“現在我才知道,我一直在躲避著人類的真正窮困和不幸,其實我從來沒有真正愛過。”

有時候,我們需要做的,只默默地傳遞愛。

有一天,德蕾莎修女走在大街上,看見一個老人低頭站立在馬路邊,她就走過去握住他的手,並不說什麼,只是這樣握著,許久許久,老人抬起滿是淚水的臉來,輕輕地說:謝謝,很久沒有接觸到這麼溫暖的手了。

不僅是窮人,許多很富裕的人同樣需要修女的幫助。在那些豪華住宅裡,有許多孤獨的心。一次,德蕾莎修女走進一個孤獨的老人家裡,看見雜亂的家裡連燈都不開,就問他為什麼不開燈。老人回答:為誰開呢?我又不需要。修女說,如果我需要,你開嗎?老人高興地說,你來我就開。從此,她點燃了這個老人心中的一盞燈。

人們恐懼貧窮和疾病,但是更加恐懼的是被討厭被忽視被遺棄的感覺。

德蕾莎修女說:上帝創作了一個富足的世界,足以養活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如果有人因為飢餓而死去,一定不是因為食物不夠,而是分配出了問題。生存權是上帝賦予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從他手中奪走。

修女是阿爾巴尼亞人,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18歲就來到了印度,以後就沒有離開那裡,最終成為印度的驕傲。她的去世,被印度人認為是“失去了母親”,印度總理說:她是少有的慈悲天使,是光明和希望的象徵,她抹去了千千萬萬人苦難的眼淚,她給印度帶來巨大的榮譽。

她之所以去印度,因為那裡是最貧窮的地方,僅加爾各答一個城市,街頭流浪的人就有50多萬。每天有無數人死在街頭。據統計,80年代初,印度6億人中只有2、47億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上,大多數人死於飢餓、疾病,每年死以營養不良的兒童就有50萬……

正是因為看見這些報道,德蕾莎修女毅然來到陌生的印度。

一個18歲的姑娘,自己都還沒有固定的地方住,但是她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推著小車,在垃圾堆裡,在水溝裡,在教堂門口,在公共建築的臺階上,去揀回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被遺棄的嬰孩,垂死的老人,然後就到處去找吃的喂他們,找藥給他們治病,求醫生來幫忙……很多人把她也當成乞丐,把她當成瘋子,因為根本不明白她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甚至罵她打她趕她走。

但是後來,所有的人都被他感動了,她救的人裡面大多數是和她信仰不同的印度教徒,她尊重他們,按照他們的信仰處理他們的後事。

說到這裡我就聯想到我的基督徒弟兄姐妹。我們為什麼不能像修女那樣寬容呢?為什麼總要為這個派那個派做無謂的爭吵呢?難道耶穌會拒絕愛那些不同信仰的人們嗎?德蕾莎修女一直在為“宗教的合一”禱告,在她看來,所有人信仰的神,都是上帝。

德蕾莎修女從不論斷人,她牢記聖經的話: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麼論斷人,上帝也會怎麼審判你們。

什麼是愛,愛難道要區分人群嗎?只有願意去愛所有人,包括反對我們恨我們的人,這樣的愛才是真愛,只去愛那些愛我們的人誰做不到呢?

“絕對不要讓任何人,尤其是你身邊的人,感到孤單和不被愛,這是所有疾病中最糟糕的疾病”。德蕾莎修女一生都是在對付這個人類最可怕的疾病。

愛,從你身邊的做起。這是我從德蕾莎修女身上得到的一個重大的感悟。我們常常可以做到對遠方的人施愛,但是卻忽略了自己身邊的人,比如你的愛人,父母及孩子。修女說:愛如果不是從家庭開始,我們怎麼能知道它結出的果子是美善的呢?使徒約翰也說過:如果你愛上帝卻不愛你的兄弟,你是個撒謊者。是啊,如果每一個家庭都充滿了愛,那這個世界不是也就充滿了愛嗎?

雖然德蕾莎修女一生沒有結婚,但是她卻深知家庭的愛有多麼重要,家庭的混亂,必然導致社會的混亂。社會上的冷漠,往往是從家庭的冷漠開始的。讓我們一起來努力,愛你身邊的人。

我們在做好事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想到回報呢?善有善報是整個社會認同的道德原則,但是在修女們的詞典中沒有回報兩個字。所有的行為只與愛有關。

從1928年德蕾莎修女隻身來到印度,到1980年,她的同工達到了至少13、9萬,分佈在全世界,還不包括許多沒有登記的。他的同工沒有任何待遇,連證件都沒有,他們不需要這些東西,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犧牲和奉獻。

當他知道頒獎獎大會的宴席要花7000美金的時候,她懇求主席取消宴席,她說這筆錢夠15000人吃一天了,而你們只要宴請135人。

宴會被取消了,修女拿到了這筆錢,同時拿到的,還有被她這句話感動之後的40萬瑞幣捐款。那個被所有人仰慕的.諾貝爾獎牌和獎金也被她賣掉了,全部獻給了窮人。對她來說,那些獎牌如果不變成錢為窮人服務,就一錢不值。

有一次在飛機上,她發現飛機上的盒飯很多幾乎沒有吃就拿走扔掉,她立即要求都給她,多少窮人還是垃圾堆裡找剩飯吃呢。從此,幾個大機場的剩餘盒飯每天都送到印度德蕾莎修女的機構。

為什麼別人都想不到只有她想到這麼做呢?因為她每天生活在最窮的人中間。她每天要推著小車滿大街跑,為的是把那些快要餓死的,病死的人拉回來,給他們洗乾淨,穿上乾淨衣服,給他們治病,把那些臨死的人抱在懷裡安慰他們。但是窮人太多了,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他們還是要常常面臨沒有飯吃的局面,所以,當他看見有人扔掉食物,就會立即想起窮人。這就是她為什麼要當窮人的原因。

一個身在苦難中的人更容易看見苦難,一個離死亡很近的人更容易感受死亡。耶穌為什麼要道成肉身來到人間呢?為的是看見我們,變成我們,然後拯救我們。

德蕾莎修女在火車上看見一個人在路邊快死了,非常著急,當火車一停下,她立即向那個人跑去,來到他身邊的時候那個人已經死了。她非常傷心,說如果我早一點來到他身邊,他就會在愛中離開,這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為此,修女下定決心一定要辦起臨終關懷醫院。沒有地方,沒有錢,沒有醫生,但是這一切都難不住她。在禱告中她聽見耶穌對她說話,給她鼓勵,這是上帝要她做的事情,沒有做不成的。德蕾莎修女說,她是上帝手中的一隻筆,上帝使用她來寫字。

第一個臨終關懷醫院是德蕾莎修女辦起來的,現在已經在全世界蔓延。

TAGS: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