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教育職業化能力培養研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2.77W

【摘要】英語教學在我國高職教育中擔當着多重任務,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工具。全球化趨勢給我國高職英語教育提出了更高水準的要求,傳統英語教學已無法滿足對高職學生職業化、應用型的培養目標,本文以現存問題為出發點,探討高職英語教育職業化能力培養的目標和實踐體系,以期達到更加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成果。

高職英語教育職業化能力培養研究論文

【關鍵詞】高職英語 綜合能力 實踐教學 職業化 人才培養

一、我國高職英語教育現狀

隨着全球化的趨勢進一步深入,我國對於人才的培養更加傾向於國際化、應用型和職業化,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在高職教育教學中被賦予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對學生而言,它是一把打開職業生涯的鑰匙,一種走向世界的工具和一份終身學習的能力。然而我國高職教育教學相比於一些歐美國家起步晚、經驗少,還處於不斷進行摸索的階段,尤其是在英語教學當中,存在多方主、客觀問題。首先是教學模式上,重理論、輕實踐。很多學校仍然延續傳統教育思維,用填灌式教學方法,認為只要認真備課和講課,課堂上學生認真聽講就能達到教學效果。很多教師花費大量精力在灌給學生單詞、短語、句子結構的知識上,而非教學生通過主動思考和實踐來掌握語言學習規律,也未激發其學習興趣,由於現存的教學體制,高職高專學生本身底子薄、基礎差,對於學習的主動性較低,積極性較差,大部分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都是為了就業,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索然,教學效果較差。

二、職業化能力培養模式的意義和作用

為滿足當前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關於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提出了『高等英語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為目標,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的明確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有針對性的職業應用型人才,很多參加高職教育的學生學習基礎較為薄弱,但目的明確,為了成為在就業市場上更有競爭力的職業型或技術型人才。隨着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和推進,學生的外語水平也越來也成為衡量其含金量的職場砝碼,面對不同崗位需求,求職者更加職業化、專業性、針對性的英語能力也越來越被企業所看重。綜上所述,職業化能力培養模式對於增強高職英語教育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促進人才的就業轉化等方面有很深遠的意義。如何做到在實踐中教學,提供更有針對性、更專業的英語教學,也對學生今後的發展意義重大。除此之外,場景化教學、實踐應用型教學等方式,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三、職業化能力培養在高職英語教育的內容與實踐模式

1.職業化英語教學模式的培養目標。

英語作為一門公共課,既是一門技術,又是一種文化。為了體現職業化的教學精神,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應該設立更為科學的培養目標。首先,英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聽、説、讀、寫的基本學習能力。再者,職業化的英語教學應該定位於培養能夠熟練掌握英語的聽、説、讀、寫能力,並且擁有較為熟練的英語應用能力,能夠利用英語這一門語言工具來解決本專業或者職業領域中的問題(如與人交際、業務交流、業務報告書寫、業務流程操作等)。

2.職業化英語教學模式的內容體系。

更加職業化的英語教學應該在基礎的英語理論教學中增加實踐型的課程,讓基礎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性應用技能三種目標貫穿教學始終。在課程設置上,可以採用公共必修課+選修課+專業實踐課的課程模式,讓學生可以選擇針對性較強的'本專業英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講究學練結合,在實踐課靈活地佈置課堂實踐任務,引導學生在掌握基礎的英語聽、説、讀、寫技能的同時,可以大膽運用語言工具去解決生活或者職業場景下的問題。在以上的課程設置中,公共必修課是基礎的英語能力教學;選修課是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跨專業選修一門專業英語課程;專業實踐課則是場景化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職業思維來實踐英語。如:在體育專業學生的實踐課上,帶領學生去健身房等實踐基地,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職業角色,如健身教練、課程顧問、顧客等身份,模擬進行接待、問詢和授課等職業中所遇到的各種環節。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在職業場景中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3.職業化英語教學模式的教學評估。

在職業化能力培養模式中,教學效果的評估也應不斷改革,應當逐漸將傳統英語教學評估的結果導向,轉為新的職業化英語教學評估的過程導向和形成導向。讓教學評估貫穿在教學始終,不再僅僅考期末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業水平,應增加學習過程的考核權重,構築起以綜合應用能力為教學本位的教育教學模式。可採用日常考核、期末考核、實踐加分三個維度加權的評估體系。日常考核:該項佔比60%,為每個學生建立學期檔案袋,每學期佈置多個實踐教學任務,對於學生的實踐學習結果進行實時打分。期末考核:該項佔比40%,為期末卷面考核分數,側重於考核學生英語的聽、説、讀、寫基本能力。實踐加分:對於在本學期有較為突出的學習成果的學生進行附加分,如取得相應的職業英語證書、國家英語資格證;參加英語相關的大型比賽等。附加分最多不超過10分。

四、結論

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和職業化英語技能,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學生的就業奠定基礎。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切忌盲目或過度強化實踐環節,而忽略了聽、説、讀、寫等基礎能力的學習,應讓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雪紅.專門用途英語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