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區域地理知識欠缺的解決問題和策略論文

學識都 人氣:3.27W

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制的《考試説明》把地理高考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地球地圖與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和區域可持續發展。其中區域地理部分包括世界海洋與陸地的分佈、中國地理概況、區域可持續發展條件與發展方向的分析等。

高中學生區域地理知識欠缺的解決問題和策略論文

從近幾年的文科綜合考試卷來看,區域地理是文綜地理部分的主要考試內容,也是文綜的背景材料和文綜試題的載體。在高考中,區域地理是考查高中系統地理基本特徵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託,試題的設置往往從某一區域切入,由具體事實推導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區域環境中,運用所學地理原理、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以區域地理為背景的試題具有出現頻率高、情境靈活多變、覆蓋知識面廣、答題綜合性強等特點,成為高中學生學習地理的瓶頸。

為了解學生對區域地理知識掌握的現狀,筆者對所教高二文科班學生進行了調查。試卷發放40份,收回38份,有效試卷38份。問卷結果顯示,學生的區域地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都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空間定位不清、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不能有機結合、對於區域特徵的分析能力較差、不同區域的區域特徵混淆等;中國區域知識略好於世界區域知識。

一、高中學生區域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缺失的原因

1.初、高中地理學習缺乏銜接,增加了高中的學習難度

(1)初、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存在差異

初中階段的教學目標是“知道世界、中國的地理面貌,瞭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初步學會根據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信息,歸納其他地理特徵”,主要任務是瞭解地理概況,不涉及較深層次的成因問題。而高中新課標中關於區域地理的教學目標是“認識區域差異,瞭解區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途徑”,主要任務是認識區域差異,瞭解人地關係和可持續發展,區域則成為教學的載體。

初中階段強調的是對地理知識的感性認識,初步掌握地理基礎技能。在初中的基礎上,高中階段則強調理性認識地理環境,要求理解地理環境的特徵、發展變化,運用地理原理進行分析,並進行歸納總結。這種初高中教學目標不同,即“初中的知識,高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中地理學習。

(2)初、高中學生地理學習態度存在差異

初中地理在學生的心中只是一門副科,家長、學生、學校,甚至地理教師對於地理學習和教學都不重視,因此對於課程標準的落實並不到位,學生學習起來也就是應付了事。此外由於初三不設地理課,增加了高中學生學習地理的困難。

(3)初、高中學生學習方法存在差異

大多數高中學生沿襲了初中死記硬背的學習地理的方法,很少有同學做到圖冊在手經常翻閲,幾乎沒有同學通過繪製示意圖來進行區域地理知識的記憶,並且不重視知識結構的總結,不關注知識間的邏輯關係。例如,初中地理講世界氣候特點和成因時,教師就是直接告訴學生氣候類型的名稱、特點以及成因,並要求學生記住即可;而高中學習氣候時必須學會繪製示意圖,識記氣壓帶和風帶的名稱、所處的緯度位置及其季節移動規律,並要推導出氣候的成因和特徵,從而得出世界各地氣候類型的分佈規律。

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只能記住“有什麼”“在哪裏”,卻不知道“為什麼”,更談不上如何將所學知識進行靈活的遷移從而分析、比較其他區域地理特徵。

2.高中地理教學課時有限,區域地理缺乏系統複習

在知識體系中,初中地理不要求全面系統,因此對於某區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講解不全面,學生對於該區域的認識也存在漏洞;而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實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運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規律等”。從內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學與初中地理相比,更加註重地理原理規律,知識難度加大。從時間上看,高中地理的學習也不可能全面系統。但是區域地理知識作為系統地理的背景,又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例如洋流的分佈、氣候的分佈、天氣系統對我國的影響等,這些都是高中地理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其中學生認為困難的就是和區域地理聯繫在一起的分佈圖。

區域地理複習課是初中內容的拓展和延伸,不是將初中教材的知識簡單重複。教師要善於將初中區域地理知識與高中的系統地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

二、高中學生區域地理知識和技能缺失的解決策略

1.針對學生“區域定位不清”的解決策略——構建地圖空間結構,明確空間位置聯繫

近幾年高考北京文綜卷中的地理試題,一般多運用有註記的經緯網地圖、部分政區圖、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註記(如湖泊、河流等)地圖、地理圖表、資料、文字説明等為背景,在此基礎上進行設問。這類區域地理試題的解答,首先要閲讀背景材料,並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對試題涉及的區域進行準確的認定。所以“區域認定”是正確解題的前提。

學生怕區域地理,面對區域地理試題無從下手,原因之一是不能準確進行區域認定。要想解決該問題,地圖無疑是最佳工具,為此對地圖的學習和訓練必須貫穿區域地理複習始終。這也是在有限的時間裏快速彌補學生區域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缺失的有效辦法。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最直觀、最簡明的地理‘書’”,它用形象的方式表示抽象的地理規律和原理。區域地理內容龐雜,記憶量大,都是以圖為載體表達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和空間聯繫。作為區域地理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是建立在學生“心中有圖”基礎之上的,學生必須自己建立起宏觀大地圖,才能從大尺度空間中準確定位出小尺度空間,進而分析其區域特徵。

在一般的區域地理複習教學中,教師先進行世界或中國總論的複習,而後進行分區區域地理的複習,因為課時緊張或對建立學生地圖空間知識結構不夠重視,在兩部分知識之間沒有過渡,沒有聯繫,沒有強調。如此學習區域地理,會導致學生在學習兩三個分區後,知識堆砌,引起混淆。因此對學生進行地圖空間知識結構的構建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日本”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應用了不同空間尺度的地圖,在它們之間建立起了一個地圖空間知識結構,在授課伊始反覆出現亞洲或東亞地圖,加強不同尺度的空間轉換,並強調不同尺度的空間位置聯繫,如緯度位置、氣候類型等地理要素,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關於亞洲、東亞、日本的地圖空間知識結構(圖1)。

當零散的知識形成網絡時,知識就會變得有序,便於記憶。同理,當空間地理事物按照尺度大小建立起地圖空間知識結構後,地理事物的分佈也會變得有序,學生可以熟練準確地提取結構中的任意地區。

2.針對學生“區域特徵判定不清”的解決策略——以區域地圖為依託,構建區域知識網絡

地圖將廣闊的地理空間和紛繁複雜的地理環境縮編成人們可視的二維平面,因此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必須重視地圖的使用,只有這樣,才能將廣大地區的地理事象呈現出來,才能幫助學生直觀地瞭解大地域空間分佈的各種事物,才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地理空間概念。

但是僅有讀圖訓練還是不夠的,面對區域地理繁雜凌亂的知識,如果沒有條理,學生就會陷入記憶的“海洋”,死記硬背只會導致更快的遺忘,不能靈活應用,經常出現不能準確把握區域特徵的問題。

區域地理環境是統一的整體,它由若干要素組成,各要素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對於區域地理的複習,不能是簡單的“八股”式學習,也不能是初中地理知識的機械重複,而是要與高中的系統地理的相關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才能達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用提綱形式給學生分析區域的思路,對中國和世界區域進行不斷的知識再現,明確每一個區域各自然要素之間、自然要素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因果關係和制約關係,這樣才能真正理解整個區域特徵形成的前因後果,形成有利於記憶的知識結構和知識網絡。例如對“日本”一課地理環境的分析後呈現出如圖2的知識結構。

人的思維過程一旦受到某種刺激,就會產生聯想,這種聯想要有依託,而地圖就是這種依託之一。靠着這種依託我們可以把一些有關的.地理事象緊密聯繫在一起。當學生閲讀某區域地圖時,聯想到的不是孤立的區域地理知識,而是一個區域地理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整體特徵。

3.針對學生“區域特徵混記”的解決策略——通過區域定位分析,對比區域特徵差異

近年來北京高考文綜卷地理試題中經常出現對區域特徵進行分析比較的試題。題目提供地理位置、地形、氣候、資源、人口、工農業、環境與環境問題等信息,要求考生對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進行分析比較並回答相關問題。比較、分析的內容多為區域要素、區域特徵、特徵成因和區域差異。

世界上只有相似而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區域,不同規模的地域系統在地球表面都具有一定的空間範圍與區位屬性,有着地理環境差異性,區域間也具有差異性。形成區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地區的各地理要素存在差異。例如長江三角洲平原與東北平原的區域差異的形成,是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導致的氣候差異,進而影響到土壤、河流、植被等地理要素,從而影響到人類活動,造成整體的差異。

如果教師對學生沒有進行正確的複習記憶方法的指導,那麼學生的頭腦中只是堆砌着所學過的所有區域的區域特徵,它們之間沒有區域聯繫,也沒有差異比較。當接觸到這類試題,學生就會出現沒有上位思想,不能從整體性角度看待問題的現象,進而陷入區域特徵記憶的“海洋”中,在頭腦中快速地提取出相似的內容,不管試題是要求比較分析,還是歸納總結。

在區域地理複習中,對於不同國家和區域進行比較,可以讓學生認識區域特徵和區域差異;對於同一區域不同時間的比較,可以讓學生看出地理事象的發展變化過程,做到既兼顧區域地理特徵分析的系統性和綜合性,又不被某地理要素或區域禁錮,就區域講區域。

例如,在複習完“世界氣候類型分佈”後,可以將世界幾個乾旱地區,如我國新疆和中亞、西亞和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端東坡地區的氣候進行異同的比較。明確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導致氣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卻形成了氣候特徵相同的乾旱氣候。

再如,帶着學生分析完“日本”的區域特徵之後,除了相應的鞏固練習之外,教師還可以選取與該區域相似的英國,讓學生進行自主或小組合作分析,以加深學生對區域地理分析方法的落實,達到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時讓學生將日本與英國進行對比分析,明確即使同為島國,但由於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不同,兩國的區域地理特徵也存在很大的差別。

4.針對學生“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不能有機整合”的解決策略——依據地理事物聯繫,進行知識滾動複習

很多學生感到迷茫的是地理試題在區域地理和系統地理中來回轉換,同一道題,前面讓分析區域特徵,後面又要文祕站:求分析某現象的成因,學生應接不暇,思維混亂。學生在作業和試卷中出現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更多的是教師在高三總複習中沒有將區域地理和系統地理進行有機整合,因此學生對這種試題不適應。在高考地理複習中,教師一般的複習順序是在高二年級進行初中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相關內容複習,在高三第一學期進行高中必修選修5本教材的複習,到高三第二學期進行專題複習。如果複習區域地理時僅要求學生在記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線及重要的區域特徵,而複習系統地理時只關注成因規律,那麼這樣的複習方法就是不科學的,是違反地理學科本質的。

地理環境的各組成要素間一個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有機的整體,各要素共同構成了地域系統。例如在認識某區域時,主要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關係,以及自然地理要素與人文地理要素相互關係來揭示區域特徵的,因此區域地理特徵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

區域地理複習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地理事象在空間上的位置及區位意義,還要解釋與其他環境要素的空間關係。因此在區域地理複習中要結合空間分佈,重視對具有空間聯繫和因果關係的地理事物進行分析;而在系統地理複習中,要重視在區域中分析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內在聯繫。兩部分內容的複習雖各有側重,但一定要相互滲透,要重視地理要素的相互聯繫,二者有機結合,進行滾動複習,將系統地理穿插到區域地理複習中,同時將區域地理貫徹複習的整個過程。

例如,利用世界地圖,在複習大氣環流時,在圖中繪製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規律;在複習氣候類型時,在圖中填繪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氣候類型分佈及對應的自然帶名稱;在複習洋流分佈規律時,在大洋中繪製洋流分佈圖等等。在一張圖中疊加多個地理要素,既可以複習某個地理要素的分佈特徵,又可以針對某個區域分析多個要素的相互聯繫。

三、結語

區域地理知識的複習在高考複習中佔有重要地位,加之內容複雜,空間概念強,因此一定要對知識進行整合,訓練學生熟悉各種圖像的閲讀方法和技巧,從而使區域地理複習思路明確,效率更高。在區域地理複習中方法至關重要,教師要做到“授之以漁”。而地理學習中的“漁”非地圖莫屬,因此必須要注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使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中,能將圖作為一種得力的學習工具,逐步做到觀其“圖”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養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