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餐飲市場的品牌競爭

學識都 人氣:2.49W
論餐飲市場的品牌競爭
摘 要:在當代市場競爭中,品牌競爭日益突出,日益重要,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焦點。目前國內很多餐飲企業在推行品牌營銷時,在很多地方表現得不夠成熟。通過對餐飲市場品牌競爭現狀的分析,提出了幾條措施和建議:進行市場細分,選擇目標消費羣體;完成品牌定位,提煉品牌核心價值;進行低成本、聚集式的品牌整合傳播。?
  關鍵詞:品牌競爭;品牌營銷;餐飲市場?
  
  1 實施品牌營銷的必要性?
  
  餐飲企業之所以要實施品牌營銷,緣於餐飲產品及其消費羣體的特殊性和實施品牌營銷能為餐飲企業帶來包括培養忠誠顧客在內的諸多優勢。?
  1.1 餐飲產品的特殊性?
  1.1.1 餐飲產品的產銷同步性?
  與工業產品不同,餐飲產品的生產與消費是同時進行的。這意味着顧客在進餐之前,無法確切地知道自己將會吃到何種質量的飯菜,享受到何種質量的服務。顧客選擇餐廳的依據只能是他對該餐廳的信賴程度。?
  1.1.2 餐飲產品的非專利性?
  從總體上看,餐飲產品不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餐飲產品因而很難申請專利。正因為如此,在信息傳遞異常迅速的今天,菜餚製作的工藝和過程很容易在短時間為人所知並被仿製,這導致絕大多數餐飲企業出售的菜點大同小異。同樣一道菜,在許多酒樓都可以吃到。在這種情況下,餐飲企業的品牌就取代具體的菜點產品,成為招攬顧客最有效的工具。?
  1.1.3 餐飲產品缺乏統一的評價標準?
  如果以消費者的認同作為評價名牌產品的最終標準,則餐飲產品遇到的重要問題是“眾口難調”。餐飲產品可以有統一的衞生標準,統一的計量標準和統一的質量標準,但對餐飲產品制訂統一的評價標準卻幾乎不可能。?
  1.2 餐飲消費的複雜性?
  1.2.1 消費者趨向感性消費?
  隨着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餐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已漸漸由理性消費向感性消費轉變。在感性消費時代,絕大多數消費者在消費時往往採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標準,其消費行為是建立在感覺邏輯之上的,以感性、抽象的價值或心理感受作為消費行為的依據。具體在餐飲消費上,感性消費者是“吃文化、品情結”,追求的是一種不可言傳的消費氛圍。他們不僅要滿足基本的“胃覺需求”,更講究“味覺、嗅覺、視覺乃至精神的全方位滿足”,即要吃得飽、吃得美、吃得香、吃得好、又要吃出文化、吃出品位、吃出感覺。?
  1.2.2 消費者面臨的時間壓力?
  現代社會,時間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在商品和品牌選擇上,花費額外的時間就相當於貨幣的額外支出,因此,消費者總是儘可能的節省時間。但時間的節省和信息的搜尋卻是相互矛盾的,要想廣泛的掌握信息,花費時間是不可避免的。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辦法,是形成品牌忠誠。一旦形成品牌忠誠,消費者既無需花很多時間去搜尋信息,也無需在每次購買前反覆考慮和斟酌,而會因為形成習慣購買,事先知道購買地點,駕輕就熟,可大量節省購買時間。?
  1.2.3 消費者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是指消費者基於價值標準、價值判斷、個性特徵、理想和追求等對自己形成的一種自身評估和象形塑造。餐飲市場上的消費者都有各自的自我形象。當餐飲品牌形象與消費者的自我形象一致時,他就會做出選擇這種品牌的餐飲產品的決策。?
  1.2.4 消費流行化?
  消費流行化是現代消費的又一個主要特徵。流行是指特定的產品、概念、特徵等被廣泛接受和採用。在餐飲行業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消費流行化的各種表現。例如,上麥當勞和肯德基進餐在年輕人心目中就是一種流行的時尚,而這種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這兩大連鎖餐廳刻意營造的品牌內涵所促成的。?
  1.3 品牌營銷的優勢?
  在餐飲市場上,餐飲企業依靠品牌營銷戰略獲得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一般品牌營銷的競爭優勢突出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