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來之食辯論賽作文三篇

學識都 人氣:1.25W

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寫了一個寧可餓死也不肯接受“嗟來之食”的有骨氣的窮人。後世以“嗟來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捨。下面是本站小編蒐集的嗟來之食辯論賽作文三篇,歡迎大家閲讀,僅供大家參考。

嗟來之食辯論賽作文三篇

嗟來之食辯論賽作文【一】

星期五,在老師的主導下,全班分成兩組即正方和反方,正方辨“嗟來之食”可吃,反方辨“嗟來之食”不可吃。我被分在正方,稍後,即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經過第一、第二回合之後,我們正方略勝一籌。

接下來,就我經過網上搜集他人的觀點和結合一些實際,代表正方來辨證“嗟來之食”應該吃,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什麼叫做“嗟來之食”,説白了,“嗟來之食”就是不勞而獲的財物,簡單地説不是通過你的勞動而得來的財物,都可以叫做“嗟來之食”。

假如有食物擺在你面前,你卻又正處在飢餓的狀態,而身後還有許多事等你去做,你吃此一餐,你渾身有了力量,便可以盡心盡力去幹你的事業了,或許因為這一餐你可能從此會擺脱貧困了,你吃還是不吃?在人的生活當中,尊嚴和骨氣是並不可少的,有人曾經説過:“尊嚴可以美麗你的人生,讓你的美麗成為永恆。”如果一個人為了一時的尊嚴和骨氣,丟失了生命,那麼,有了尊嚴和骨氣也是沒用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只要不偷不搶,一時的“嗟來之食”又何妨?

俗語説得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忍下一時的恥辱,才有我們將來的大成就。

此語為古人所留,而古人又是怎樣遵循的呢?韓信是大家都知道的人物。落難之時若不是有婦人的施捨怎會有後來舉足輕重的韓大將軍。那婦人在對韓信給予施捨的時候不也是滿含了嘲諷之意嗎?越王勾踐尚能卧薪嚐膽,忍一時之氣,才能換來將來打翻身仗的可能。難道他們是因不知食“嗟來之食”為恥而食之嗎?人的尊嚴是寶貴的,但只要你的生命還在,再寶貴的尊嚴也能挽回。

反之,若以氣節骨氣自居,死要面子活受罪,寧肯自己受苦受難,不接受他人的一點施捨,又會怎樣呢?中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輝煌時期的成就是讓國人感到自豪與驕傲的。但衰敗時期的經濟,之所以在經濟發展上遠遠不如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我覺得這期間的原因一部分就是因為自己的封閉和自己所謂的氣節所造成的。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發生的時候,國家遭受的損失是巨大的,但為了民族的尊嚴卻拒絕他國的任何支援,雖然説中華民族的尊嚴保住了,但傷亡人數卻提高了。這就是因為氣節和尊嚴而丟失了許多寶貴的生命。

從中我們是不是該想到點什麼呢?縱觀外國,歷年來如有國家一旦出現大的災害時(不管是人為或自然的),其他國家都會多多少少或錢或食品或藥品或人力的支援,如04年發生在印度洋的大海嘯,我國大力組織人力、財物去幫助災區的人民。這難道就不是“嗟來之物”嗎?人家不也接受了嗎,如今他們已經重建災區,生活好轉了。

要我説人都有求生的本能,最主要的是因為活下去才有希望,“十年如未死,捲土定重來”。另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嗟來之食”雖然不那麼好吃但是也要吃,大丈夫能屈能伸,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可喜的是,當代的中國,隨着改革開放的步伐,思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轉變。98年我國發生了特大洪水災害,我國不也大大方方的接受了他國政府及國際人道主義的援助,這也算是“嗟來之食”了吧。為了今後不食“嗟來之食”而食一時的“嗟來之食”,試問,這“嗟來之食”是否可食之呢?我的答案是可食。

同學們,每個人都吃過“嗟來之食”,就拿我們來説吧,現在你們的衣食住行都是父母給你們的,難道不是嗎?你們自己想一想,你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你們自己勞動所得來的嗎?如果不是,那你們現在就在吃“嗟來之食”。然而你們卻不珍惜這“嗟來之食”,筆掉在地上懶得去撿,紙寫兩三個字就扔掉,慷慨大方買了100多元的玩具玩兩三天就玩膩了,名牌的.鞋子、衣服覺得不好看、不時尚或者有點髒了就不穿,有營養卻不好吃的食物就不吃,父母給的零花錢不該花的亂花該花的卻不捨得花……這種浪費的現象實在是可惡之極。從我們的課文裏,我看到了同樣是乞丐,同樣的一件事搬磚,一個是身有殘疾的獨臂人,另一個是雙臂健全,獨臂的乞丐從搬磚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老婦人的良苦用心,領悟了人生的真理:尊嚴是靠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沒有辛勤的勞動,就等於沒有了一切,因此自己的尊嚴被喚醒了,最終他成功了。而另一個雙臂健全的乞丐卻鄙夷地走了,他永遠還是個乞丐,永遠沒有自己的尊嚴,永遠沒有自己的一切,因為他的一切都是靠別人的施捨,何談尊嚴。

嗟來之食辯論賽作文【二】

“我同意!”“我反對!”喊聲響徹雲霄,整個教室的空氣裏瀰漫着濃濃的**味,正反雙方主辯手個個虎視眈眈,密切關注着對方的辯論,台下的觀眾也躍躍欲試,欲上台大顯身手。這是我們班圍繞“嗟來之食能否吃”展開的精彩辯論會。突然,反方主辯手陳定坤衝上講台,大聲説到:“我要反駁你的觀點。文中的黔敖已經向齊人道歉了,齊人應該接受他的施捨,先保住性命再説。可齊人卻拒絕黔敖的食物,我認為那是他太強的自尊心在作怪。人應該有自尊心,可自尊心太強也不一定是好事。試問對方辯友,當年的韓信不就是忍受了胯下之辱,才成就了他輝煌的一生嗎?

難道你能説他沒有尊嚴?”話音剛落,正方主辯手周星宇大步流星走上講台義正言辭地説到:“請對方辯友先弄清楚什麼叫‘嗟來之食’,‘嗟來之食’指的是帶有侮辱性的施捨,不是真心的幫助他人。據所查資料記載,黔敖不是一正人君子,他向路人施捨食物,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對方辯友,別人的施捨是明顯地在侮辱你的人格,試問,這樣的施捨,你也要接受?”他剛一下去,反方辯手張昊月噌的一下衝了上去……就這樣,雙方辯友辯論了幾十個來回,也沒辯出勝負。

我是站在正方這邊的,我的觀點是:1、文中的齊人做得很好,要是我,也不會吃這“嗟來之食”的。如果吃了,就表明你接受他的侮辱,永遠被人鄙視。不吃,就算被餓死,也意味着你用生命捍衞了自己的尊嚴。你的精神會流芳百世,被後人歌頌。2、文中儘管黔敖道歉了,但那絕不是真誠的,他是一虛情假意之人,他的施捨不是救百姓之苦,用我們現在的話説就是“曬富”。3、剛才對方辯友説“一次侮辱是可以包容的,只要有寬廣的心胸,而且以後還可以把尊嚴找回來,就像越王勾踐卧薪嚐膽,韓信忍受胯下之辱那樣,你不接受只能説明你小肚雞腸,心胸狹窄而已。”對於這位辯友的觀點我持反對意見。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如果你把尊嚴一次一次的放低,那麼最後你的尊嚴就沒有了底線,你也就失去了尊嚴。你或許會苟且偷生,你也許會自暴自棄。試問:你連自己的尊嚴都不能維護,還能維護國家的尊嚴?所以我認為:“嗟來之食”萬萬不可吃!

嗟來之食辯論賽作文【三】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別有風趣的語文課。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李老師滿面春風的走進教室:“今天,我們來一場辯論賽。”“辯論賽?”“辯論什麼呀?”“説不定是辯論昨天預習的《嗟來之食》呢!”......我們班又一次開啟了碎碎念模式,還沒等老師説完,就開始在底下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了。“啪啪啪”三聲清脆的拍手聲響起,班裏瞬間安靜了下來:“我們來辯論《嗟來之食》這篇文章。一、二大組是正方,你們的觀點是:被餓死的人做的是正確的。三、四大組是反方,你們的觀點是:被餓死的人做的是錯誤的。”

“太棒了!”我在心裏暗暗竊喜。我是反方,反方的辯論方面要比正方多得多,當然,也簡單得多。老師給了我們大約一分鐘的準備時間後,辯論開始了!

一開始,我們這裏就舉起了許多隻手,而一、二大組卻稀稀拉拉,只有三、四個人舉手。於是,老師決定,一、二大組先發表意見。(由於怕亂,想説的人都要舉手,老師任意挑一個舉手的人説。)

正:俗話説:“‘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故事裏被餓死的人死的很有骨氣,所以他的做法很正確。”剛一説完,我們這邊就奮起反駁:“可是,生命都沒有了,要尊嚴,又有什麼用呢?”

正方的一位辯手站起來了:“生命確實重要,可沒有了尊嚴,還有什麼活下去的意義?”頓時,正方那裏響起一陣掌聲。

反:“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尊嚴沒有了,還可以再依靠自己的力量贏得,可生命流逝掉了,就再也沒有了。”同樣的,我們的陣營裏,也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正:“生命固然重要,可人的尊嚴不可沒有,所以,我們認為,尊嚴要比生命更重要。”

這時,老師挑中了我,我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説:“著名的越王勾踐,他為什麼能東山再起呢?靠的還不是對吳王的阿諛奉承,卧薪嚐膽,才芳名遠揚,成了一代佳話?”我們這裏又響起了一陣陣排山倒海的掌聲,我也看到,李老師露出了讚許的笑容。

正方又派出了一位強力對手:“歷史上固然有像勾踐那樣的人,可也有許多人寧要尊嚴。比如項羽,他被劉邦打敗後,無顏再見父老鄉親,於是在江邊自刎了。這樣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這一番話自然也贏得了我們班同學的肯定,獲得了陣陣掌聲。

反方:“可是,連生命都沒有了,還談什麼空虛的尊嚴?”

正方:“一個人,若是沒有了尊嚴,那他就連狗都不如!”

老師又讓我起來發話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如果只是因為沒有尊嚴而傷害自己,那麼即使他贏得了世人的讚賞,但他的父母親戚一定也會很傷心。”

正方一時愣住了,可沒過多久,一隻手舉了起來:“如果一個人為了尊嚴而像項羽一樣,那麼他的父母一定也會為他驕傲的。”

我們這裏人才濟濟,依然有很多之手舉了起來。老師挑了一個人:“父母養育我們這麼多年十分辛苦,如果我們因為尊嚴而自刎,即使父母為我們感到自豪,可父母的恩情誰來報答?”

......

又辯論了幾分鐘,李老師讓我們停住了。因為眼看着一二大組就要輸了,李老師又發話了:“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尊嚴確實很重要,但這樣過分的要尊嚴,也有點,嗯,太不值了,對不對?所以,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要根據情況來判定。”

今天的辯論賽十分精彩,在學到許多知識的同時,我們也明白了:以後,要以理服人,要明確的説出自己的觀點,引用名句或著名的事蹟,以及一些道理來説服別人,而不能強詞奪理。我多麼希望以後能再辦幾次辯論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