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學識都 人氣:2.18W

《朗讀者》採用“明星結合素人”的嘉賓陣容,既有著名作家麥家、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們熟悉的名人,也有來自四川金堂縣的周小林、殷潔夫妻倆這樣的普通百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2017年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觀後感800字

  【1】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朗讀者》採用“明星結合素人”的嘉賓陣容,既有著名作家麥家、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們熟悉的名人,也有來自四川金堂縣的周小林、殷潔夫妻倆這樣的普通百姓。節目將他們的人生故事與文學佳作相結合,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這是節目製片人、主持人董卿在《朗讀者》中的開場白。

“做《朗讀者》,一方面是因爲央視作爲國家電視臺,應該承擔起文化傳播的職責和使命;另一方面是我個人的興趣,我對文學很感興趣,同時對人也很感興趣。”董卿認爲,“從《朗讀者》中像是尋找到了其高吻合度,因爲這檔節目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結合在一起,讓時代背景和個人興趣同步共鳴。”

總導演之一田梅認爲,真誠是《朗讀者》最大的特點。事實證明,“非市場化手段”一樣能夠贏得收視率與口碑雙豐收。當下,藝人蔘加真人秀綜藝的片酬水漲船高是公認的事實,但田梅認爲,《朗讀者》在邀請嘉賓時更多是靠真誠與情懷而非其他,“很多人是花錢請不來的,比如馬雲先生,他很願意參加我們的節目”。

“節目爲觀衆打開了斑斕的情感世界,情感是人類共通的,它讓我們團結在一起。”對於這樣一個清新脫俗又平易近人的節目的走紅,另一位總導演劉欣並不感到意外,他認爲隨着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升級,文化類綜藝確實迎來了“突圍”的時機,“直擊觀衆內心最深處的那份感動,才能引發最大程度的共鳴,做到這點很難,但是卻很重要。”

  【2】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目前,由中央電視臺推出,著名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當製作人,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製作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已經是國內最火的電視節目之一,《朗讀者》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被譽爲是傳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

3月18日晚,航天英雄楊利偉、86版《西遊記》總作曲許鏡清,老戲骨王學圻、著名作家劉震雲、圍棋世界第一人柯潔等紛紛等臺爲觀衆朗讀,而據央視知情人士透露稱,國內著名青年作家、農村文化月“千村計劃”和“農民文學獎”發起人張一一即將在4月份的央視《朗讀者》節目中與全國觀衆見面,爲大家朗讀曾感動千萬網友的《醜陋的父親》一文。

在描寫父愛的文章中,入選中學教材的朱自清散文《背影》無疑最爲經典,而在人心浮躁物慾橫流的當下社會,能寫出這類文章的作家已不多見,而張一一或許是個例外。《醜陋的父親》是張一一去年獻禮父親節之作,看標題還誤以爲這是要揭父親老底曝光父親囧事,但文章內容卻是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描寫了一位農民父親的人生起落以及對子女的無言父愛。

張一一從一個多次高考落榜、默默無聞的平民子弟奮鬥成與“韓二”(韓寒)、“唐三”(唐家三少)、“郭四”(郭敬明)並稱的80後“新四大才子”,他用了12年時間。在這12年裏,他在長沙、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多個城市打拼,在異鄉闖蕩,陪伴最少的就是父母,這也是他內心最大的歉疚。

父親在童年張一一的眼裏“是一座只可仰視的大山,是頂天立地的英雄”,愛在大槐樹下給鄰里講《三國》故事,對《水滸》《說岳》《說唐》中的英雄傳說爛熟於心信手拈來,還能堅持獨立思考。少年張一一的眼裏父親有對孩子深沉的父愛,堅持正義,也有世俗的虛榮和農民的缺點。到如今已年逾古稀的'父親又已迴歸樸實和自然,爲了幫助像父親一樣的“空巢老人”解除普遍精神空虛的狀況,張一一在全國範圍內呼籲發起“農村文化月千村計劃”並得到積極響應,目前有全國的上百個村鎮舉辦農村文化月活動豐富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文章最後張一一表示他想“成爲父親的大山和英雄”,反哺這麼多年來父親那無言的父愛。

在《醜陋的父親》一文中,這位樸實無華的農民父親在生意場上經歷過大起大落、平時買包煙都要掙得老伴“恩准”的他竟然偷偷攢了幾十塊錢在高考前夕去學校送給兒子,還爲兒子的終身大事着急“催婚”。在文章最後一段,張一一用直達內心的文字表達了對父親的真摯愛意:“我聽着循環播放的《父親》,默唸着遠方那一個年逾古稀滿頭白髮已不復讓我仰望的名字,回想三十多年來的許多如煙往事,不禁就熱淚盈眶。我竟然還會爲這個脾氣古怪毛病多多的糟老頭兒幸福和驕傲着,並誓要帶給他更大的幸福和驕傲——我要做他今生可以倚靠的一座大山,他心目中一個可以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一些網友當讀至此處時不禁感嘆:“父愛如山,無以爲報,我們長大了,父親卻老了。趕緊多陪伴在父母身邊吧,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

有網友評論指出,《醜陋的父親》“是典型的中國士大夫精神在民間的傳承,這些有點粗陋的民間知識分子是文化高峯的堅強基礎。作者本意當然不是說父親的醜陋,只是白描了在中國轉型期內這一代人的文化、道德、理想、生活方式的變遷。”

也有網友認爲,張一一文中的“父親”一定程度上就是我們當代中國的縮影:他有可以自傲的過去,儘管有點自欺欺人;他在世界經濟大潮中磕磕碰碰,但又確實在進步;他有很多美好的東西保留着,但也有很多無規則醜陋的行爲。我們無法僅用讚揚和批評的一個角度來評價,但他就是我們的生活現狀。

另有女網友表示,《醜陋的父親》一文“意切情真,催人淚下,才氣縱橫,感人至深,當下已很少有這類勇敢自我解剖父子人倫的好文章,其文學價值足可媲美朱自清的《背影》的魯迅的《故鄉》,嫁人當嫁張一一!”

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機構工作人員則表示,親情、愛情、友情是人間至情,當下講述父愛的真正好的文章在並不多見,而由作者本人來朗讀《醜陋的父親》這樣一篇與《朗讀者》定位十分契合而又情感真摯、樸實、正能量、走心的文章必將激起電視機前所有父母以及兒女強烈的心理共鳴,《朗讀者》節目有望刷新播出以來的最高收視紀錄,併產生系列正面的社會傳播效果。

  【3】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觀後感

董卿製作的《朗讀者》這檔欄目,第一期的主題便是遇見,邀請一些有故事的人來,朗讀一段文字書寫的故事。

一期節目看下來,使我熱淚盈眶,這就是共鳴,這樣一檔好的節目,傳播文化,傳遞文字,更重要的,是讓每個人在文字中遇見真正的自己。

濮存昕分享自己的故事,朗讀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他的主題是感恩。

每個人生命中都會遇到許多人,也會遇到幫助你的人,更有甚者,他對你的幫助對你的一生都造成了影響。人常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可是每每想起我生命中的貴人,說來慚愧,總是無以爲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恩師的傳道授業之恩,還有許多幫助過我的朋友們,我至今不知如何報答,每每思及此處,感慨萬千,我想老舍先生和濮存昕前輩,都是一樣的心情,所以老舍先生才寫下了他記憶中的宗月大師,濮存昕前輩才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文字承載的,使他們的常懷感恩之情。我們從老舍先生的文字和濮存昕前輩的朗讀之中體會到他們的感恩之情之餘,也聯想到自己,這就是文字的力量,讓你在文字中遇到真正的自己。

無國界醫生蔣勵分享自己的故事,朗讀鮑勃迪倫的歌詞《答案在風中飄揚》,我在這裏感受到的這一個羣體的奉獻精神和生命給予我的感動,當我們安然度日的時候,在戰火中艱難生存的人們,還有奔赴到戰場上救人的無國界醫生們,難道不會讓你敬畏生命嗎?

鮑勃迪倫那一句答案在風中飄揚,那是一種怎樣的悲憫與無奈,我坦誠,和鮑勃迪倫以及那些奔赴戰場的醫生比,我的世界觀是小的,我也在爲了自己的生活汲汲營營,可是文字的力量仍然觸動我,令我感受到戰火給人們帶來的不幸,令我體悟到生命的珍貴。

這就是文字的力量,透過文字我們瞭解世界,使自己走出原本狹小的世界,感受到更大的世界。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先生分享了自己成功人生中遇到的第一次失敗,朗讀了自己在兒子的婚禮上寫給兒子的話,我感受到這樣一個不平凡的人所帶給我的,是最平凡的感動。

人生中的挫折並沒有打敗他,反而造就了他,父親的一句“只要你做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行業,都是我的好孩子”溫暖了他,也一直激勵着他。

功成名就的他最開心的,是兒子終於遇到自己一生的伴侶,同時也把他父親送他的那句話轉送給兒子。世上有多少人,都渴望不平凡,渴望出人頭地,可知平凡的生活中,自有真意,追求成功固然沒錯,但是如果在追逐的過程中忘記了最平凡的感動,你真的快樂嗎?

人生路漫漫,惟願每個人在不停向前的時候,別忘了初心,別忘記了去感受最平凡的幸福。

周小林殷潔夫婦朗讀的是朱生豪寫給宋清如的情詩,也分享了二人的愛情故事,殷潔夫人說要一個花園,周小林先生就造了一個鮮花山谷給她。

請原諒我,到了這一段,竟然下筆困難,因爲內心感動至深,反而無法訴諸筆端,我畢生追求的,就是這樣的愛情。

常常有一種論調在說,愛情只是一時的,終究會被時間磨平,變成親情,我也曾彷徨疑惑,也曾迷茫,是否真的如此,可是周小林殷潔夫婦詮釋的愛情,證明永恆的愛情是存在的,愛情的消逝,從來不是愛情的錯。

當你面對你的愛人,有多久沒有表達過愛意?有多久不曾認真聆聽?有多少夫妻連溝通都少,遑論愛情?

別再說什麼老夫老妻不要搞肉麻了,愛,就請你表達出來,愛,就請你真的用一生的行動來證明,我愛你一生一世,從來不是一句空談。

張梓琳小姐分享了自己當世界小姐的經歷,當然更重要的,是分享她有了女兒之後的心境,她朗讀的是劉瑜作的《願你慢慢長大》。

“願你有好運,如果沒有,希望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希望你學會寬容”這句話真的寫的太棒了。

我在《願你慢慢長大》這篇文字中除了體會到母親對於女兒的愛,更體會到了一種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那是一種飽含着愛意和祝福的引導,求知慾、同情心、責任感、勇氣、夢想,還有那句“與其說媽媽希望你成爲那樣的人,不如說希望你和媽媽互相勉勵,幫助對方成爲那樣的人”。

品格對於一個人來說,可以說決定了他這一生要走的路,而一個人的家庭對於一個人品格形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希望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能像文字中述說的那樣美好的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