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教學反思2篇

學識都 人氣:8.7K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授課過程的得失的反思,下面是關於《岳陽樓記》教學反思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岳陽樓記》教學反思2篇

《岳陽樓記》教學反思一

古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向來被學生認爲是最枯燥的學習內容。但是,在實施課堂教學改革以後,我對自己的古文教學方式和手段做了一些改革,變過去一味的老師傳授爲自主預習、合作探討、歸納總結、練習鞏固。在上完名篇《岳陽樓記》之後,我談自己的幾點認識和思考。

一、自主預習與小組討論相結合

古文教學離不開預習,沒有學生主動的閱讀和預習,古文的學習往往就是囫圇吞棗。在教學過程中,我按照教學安排,利用早讀時間認真督促學生預習,方式是自主預習和小組合作討論相結合。具體做法如下:讓孩子們自己閱讀,可以讀給自己聽,也可以讀給他人聽,再把一些難解的字詞做上記號,帶着問題去看註解或查閱工具書,主動解決;帶問題或學習成果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互相探討,力求得出結論;解決不了的問題以紙條的形式提交給老師,留待課堂上師生共同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活動的空間很大,思考的餘地很多,老師所給的時間足夠,讓他們自由的發揮優勢,發揚合作學習的精神。結果,很多問題都是大家能夠解決的,只有少數問題,比如《岳陽樓記》中幾個句子的朗讀節奏和幾個過渡句的翻譯向老師提了問。這樣的方式理解的東西,才能真正裝進他們的頭腦裏去,才能真正消化和理解。在這樣的氛圍中,所有的學生都努力參與其中主動學習,效果自然不錯。

二、朗讀與品味意境相結合

古文學習最大的難點在於語句的理解,爲突破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實施三個“加”。 所謂三“加”就是加大對課文朗讀的力度,加強對重點字詞的落實,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整堂課,以誦讀爲主,以讀促悟,而且讀分讀準,讀通,讀美,三個層次,五個環節即自由讀,分組讀,跟讀,齊讀,美讀這樣五個環節,收到了預期效果。這也符合古文的教學特點。

重點字詞的選擇也費了些心思:記之(事),銜吞(景),得無異乎?這幾個字的解釋正好可以點撥文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藉助多種形式進行: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句子的翻譯則放手讓學生去嘗試,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儘量自己解決,必要時教師才作相應的指導。課堂上,我抓了幾個重點句進行賞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微斯人,吾誰與歸?”既檢測了預習效果又品味文章的意境。

三、理解內容與學習感悟相結合

簡介作者時,作者苦難的童年和年輕時的刻苦學習精神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德育教材。在品味語言,理解文章主旨時,他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曠達胸懷與崇高的憂樂觀,更是探討的重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學完文章之後,我還要求學生在日記上談談自己的學習感受,以便進一步鞏固德育效果。

四、難以排解的鬱悶

學完這篇名篇,我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發現存在不少的問題:雖然注意了放手讓學生去嘗試,但缺少學法的指導,比如:讀書時對於停頓、重音、語氣等都缺少必要的指導。再比如:翻譯時沒教給學生對於省略的句子成份,詞序的調整上作具體的指導,這是今後應該注意的。 -如果說加大讀誦的力度和德育還算是素質教育的話,那麼,文言詞語的落實與句子的翻譯,無疑還是應試教育的味道太濃,有悖《新課標》的要求。在當前以應試教育爲主卻又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情況下,文言文到底該怎樣教?我小心翼翼的走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中間,究竟該何去何從,我猶豫難決,彷徨不定。

《岳陽樓記》教學反思二

古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向來被老師和學生都認爲是最枯燥的學習內容上本課,要講的內容較多,所以我變過去一味的.老師傳授爲學生自主品味、合作探討、歸納總結,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感悟古代優秀作品的美,學習古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豐富複雜的感情自主品味、合作探討可以培養學生自覺學習古文的習慣,提高他們閱讀古文的興趣我今天在上完《岳陽樓記》之後,覺得效果還可以,爲此,把自己的教學反思寫出來,談幾點自己的認識和思考,與大家一起分享

好的:我運用了“組合”學習法,注重各種形式的組合:

1、內容的組合教學中以教材內容爲主、適當引進課外內容;教材內容中以單純性理解爲主,適當插入思辯性內容

2、方法的組合教學中以誦讀爲主,配合以討論法、問答法、講析法,注重新課的導入

3、程序的組合教學中以循序漸進的推進爲主(導入、讀講、辯異、歸納等)步驟環環相扣,同時注意適當重複和迂迴,歸納中的內容就是“讀講”內容的深化

4、節奏的組合主旋律是學生的誦讀,反覆讀並且不斷變化方式,中間插入其他各類教學活動,使課堂疏密相間、跌宕有致

不足:因爲本文太著名,我參考的資料太多,對岳陽樓、范仲淹的歷史知道的越多,想傳達的東西也就越多,於是教學目標要求也會多,遠遠超過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平時備課,要從學生的低限起步,那麼,無論你面對的是怎樣一批學生,都可以激起他們的共鳴,否則,曲高和寡,只有一部分響應,課堂氛圍自是不佳,也會挫傷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兩極分化,我總是容易犯這樣的錯,吸取教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