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詩詞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3.28W

  篇一

初中古詩詞教學反思

古詩文教學是初中教學的關鍵, 同時也是中學生的學習的難點。由於考試需求, 學生學習古詩文往往停留在 “背誦默寫” 層面, 而忽視了古詩文中所承載的中華優秀文化, 古詩文的學習失去了它的終極價值。古詩文教學需要創新, 需要學生在掌握字詞句之後的再理解和再創造, 這樣才能讓古詩文學習達到 “形式” 和 “內容” 的統一。

入選初中語文教材的部分古典詩歌形成的環境及構成的意象距離學生生活時代久遠, 與學生的生活、 經歷、 學識相差很大,學生對此比較陌生, 加上傳統教學秉承 “字詞句段篇”剝竹筍形式, 採用 “字字解釋、 句句翻譯” 八字真經教學法, 大大破壞了詩歌的美,抑制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激情, 使一篇篇充滿靈性的古典詩歌變得枯燥無味, 毫無生機, 因而一些學生對古典詩歌不免敬而遠之。因此, 要調動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積極性, 在 “熟讀精思” 的基礎上, 教師要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使教師教得很活, 學生學得有味。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古詩詞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有效性進行概括分析, 尋求初中古詩詞教學的合理途徑。

 1 加強誦讀, 積累古詩詞

俗話說: “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作詩也會吟。” 古詩詞豐富的感情、 深刻的內涵蘊藏在凝練的語言中, 不反覆誦讀, 又如何體會得出?只有反覆吟誦, 纔有可能把握詩詞的感情脈搏, 理解詩詞要表達的中心。但 “一口卻吃不成胖子” ,古詩詞的教學不是一夜春雨、 杏花滿樹的快捷, 它需一點一滴的積累沉澱, 積小流才能成江河, 到達一定程度時,進行 “質” 的飛躍。當然, 古詩詞作爲中國文化財富中最寶貴、 最精彩的部分, 而作爲語文老師, 還有諸多的語文教學任務等着我們去完成, 因此我們沒那麼多時間, 也沒那個條件去大量的積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得靠語文老師平時注重培養學生養成積累古詩詞的好習慣了。如: 每節語文課前由語文課代表在黑板一側抄好一首詩詞, 語文課預備鈴一響,由課代表帶領大家反覆朗讀, 每堂語文課把師生相互問好的時間改成讓全體學生齊背這首古詩詞, 開始先由教師賞析, 後來逐漸轉變爲學生賞析, 爲學生提供大膽展示自己的空間, 使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得以提高。利用這短暫的課前幾分鐘, 每週可熟記並理解兩三首詩詞, 日積月累, 就是一筆不小的古詩詞財富了。

 2 結合背景, 理解古詩詞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詩詞都是詩人有感而發之作, 詩所傳達出的思想主旨無不與作者的平生、 閱歷、 遭遇及他所處的時代的社會生活相關。因此, 要使學生正確理解古詩詞的含義, 就必須對這些知識有所瞭解。這樣才易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如賞讀杜甫的 《春望》 詩, 先要弄清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 (755) 十一月, 詩人赴奉先探家, 正值安史之亂, 賊破潼關, 詩人被迫北上安家。七月肅宗即位於靈武, 詩人前往投奔, 不料中途爲賊兵所俘, 被押至長安,因他官職小, 未被囚禁。第二年, 他乘隙逃離長安。這首詩就是他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詩人正是因爲與家人難通音信, 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縈, 表達他對妻兒的強烈思念,於是發出了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的感慨。若不跟學生講清這一背景, 學生就很難明白作者的這種境遇, 也就理解不了一封家書何以值萬金。又如李白的 《行路難》,若不弄清楚李白寫這首詩的處境, 那麼詩中的 “金樽清酒鬥十千, 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等句子學生就無從理解。因此分析詩歌前, 我先跟學生把背景資料交代清楚: 天寶元年, 李白被召入京, 供奉翰林。玄宗雖對他禮遇有加, 但不過是賞識他文學上的才華, 李白“濟蒼生” 、“安社稷” 的政治思想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一向清高的李白忍受不了這種處境,而他的清高又爲當朝的權貴所難容, 終被 “賜金放還” 。離開長安, 就意味着被迫放棄自己的理想。這不能不使有着積極入世之心的李白感到極度苦悶。這時, 他的一位朋友在京城擺了一桌酒席宴請他。面對美味佳餚, 李白卻“停杯投箸” , 難以下嚥, 學生也就能理解這種心情了。

 3 抓住詩 (詞) 眼, 鑑賞古詩詞

古人作詩講究 “不着一字, 盡得風流”“吟安一個字, 捻斷數莖須” 。力求一字傳神一語驚人。而一首詩中最凝練最傳神的`字句就如同這首詩詞的眼睛, 即整首詩詞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詩詞的詩眼或詞眼, 是我們教學古詩詞的一個突破口。比如大家熟悉的王安石 《泊船瓜洲》 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一句中的“綠”字,詩人曾用過“到” 、 “過”“入” 、 “滿” 等字,但終覺不如 “綠” 字來得好原因是: 用 “綠” 字詩意就更顯深沉, 情思浩蕩,不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江南春風和煦百草逐生,流露出詩人當時奉詔入京的喜悅, 還有經歷罷相之後被徵召回朝的重重憂慮, 一個 “綠” 字高度概括出詩人的喜悅、 彷徨等豐富的內心世界, 着實讓稱道。

 4 聯繫生活, 運用古詩詞

古詩詞作爲祖國文學寶庫中最璀璨的明珠,我們不但要教會學生學習如何誦讀如何理解, 如何鑑賞, 更要讓學生懂得如何運用古詩詞。比如: 當我們帶領學生出去旅遊, 登上了高山之巔, 我們可以問學生: 此時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學生一定能答出: 會當臨絕頂, 一覽衆山小。當一學生考試失意時, 我問其他同學, 我們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詩來勸慰他?大家齊答: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當我在教學朱自清的 《春》 這篇課文中寫雨的一段時, 講到 “像牛毛, 像花針, 像細絲, 密密地斜織着, 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三個比喻寫出了春雨細密、 輕盈的特點。我問學生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特點?學生用杜甫的詩《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很好地回答了我是啊!“潤物細無聲” 不正是春雨細密輕盈這一特點的絕好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