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被討厭”嗎?

學識都 人氣:2.58W

我想多數人性均非常害怕“被討厭”。正是這樣的恐懼,讓另外一項廣爲人知的人生座右銘:“做自己”(Be Yourself)成爲空中樓閣。於是衆人皆是,我亦是;衆人皆非,我亦非。無論你僞裝成多麼獨立思考的模樣,多半時刻,你只是人海叢林中的一片葉子。

你害怕“被討厭”嗎?

你害怕“被討厭”嗎?

近日閱讀一本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作者爲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及撰稿人古賀史健。岸見一郎是維也納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信徒,書頁封面上寫着一段小小的話語:“所謂的自由,就是(不怕)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阿德勒學派相信所有人生的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割捨別人的認同是一個人獲得自由的重大功課。

人爲什麼需要他人的認同,或者更直接一點挑明,人爲什麼害怕“被討厭”?岸見一郎的解釋非常無情:因爲多數人沒有能力把“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分離。從某個角度看,站在潮流一方或者符合父母的社會期望,是件“很過癮”的事。但這是一個陷阱,當你小心翼翼保護瓷娃娃般非常易碎的“人生形象”時,你其實正在失去你自己,你過的是別人的人生。

這一生,你不過是爲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的傀儡。

你的人生是你的嗎?

在社羣網絡牢牢包圍衆人的年代,阿德勒的思想非常值得被重新閱讀。

阿德勒誕生於1870年,在1937年二次大戰爆發時過世。他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者,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三大心理學家。

他的許多研究往往能提出不同於一般人成見的解釋,例如一個不斷強調創傷經驗的人,是因爲他知道藉由反覆訴說創傷,可以得到周遭朋友、家人的同情,因而獲得某種“特別待遇”、逃避責任。因此創傷不是重點,想要獲得“特別待遇”纔是目的,否則如何解釋有相同創傷經歷的人,有的處之泰然,有的卻好似“永遠走不出去”?

身爲心理學醫師的阿德勒面對病人,常常先挑明“逃避”的目的,而不讓對方膠着於往事敘述。

對阿德勒而言,“過去”已經過去,在時間軸裏早已消失,只存在人的記憶中。選擇讓它“長期”活下來,或者選擇讓它“消失”,不過一念之間,而轉念的旋軸是他的創傷目的,不想以此爲藉口的人,就會選擇漸漸遺忘。

阿德勒的年代沒有電腦、當然更沒有什麼社羣網絡、Facebook、按贊。如果他晚生一百年,他可能可以對我們現在不只被家人、同輩,而是社羣網絡高度包圍的人際關係提出更傑出的言論,甚至他可能會設計一個網頁,不只可以按“贊”,還可以按“討厭”……然後告訴衆人,當你的“贊”愈多,你愈危險;如果你得到的“討厭”愈多,不用傷心,可能僅僅代表你比別人活得“自由”。

阿德勒之外,另外一位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也是“恢復自我價值”的構造者。班夏哈教授現年才四十多歲,說話內斂,沒有聳動言語,也沒有“正義”那堂課裏桑德爾教授著名的敏銳迅速的`邏輯。聽他授課,初期想睡覺,然後聽他緩緩的語調,丟出來的疑問、解剖現象的銳利,讓學生時而笑時而沉思。

他在哈佛那堂“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 1504”(也被翻譯爲“幸福課”)是哈佛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課堂上,他統計“正向心理學”在美國共超過二百多所學校開課,而且在各校皆爲最受歡迎的課。爲什麼?在網絡潮流裏,人負面容易,正向難;瘋狂普遍,靜謐難求。網絡上傳播“恨”的訊息,可以瞬間狂轉;傳播“愛”的力量卻很薄弱。

一個詭異的現象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真正大成功者”如喬布斯,或者歷史可以留名的胡適、邱吉爾等,都是出名的“不從衆”“不在乎被討厭”“堅持自己”並“正向思考”。喬布斯把死亡當禮物,每日醒來問自己:“如果明天我就要死了,我今天要做的事還該做嗎?”即使明知如此,當自己面對可能被“討厭”時,許多人欠缺正向心理的態度,仍不免選擇犧牲自己來相信的思辯及價值,以“負面”“從衆”的方式逃避自己的難題。

這世界上有一些人,擁有的很少,卻從未停止熱愛生活,例如臺灣原住民;另一種人擁有很多,卻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按照阿德勒的解釋,他們不擁抱生活仍然美好的部分,選擇訴說創傷,因爲他們只有一個目的:逃避面對人生,不願爲自己負責。

你選擇逃避自己的傷痛還是承認被討厭?

快樂取決於我們的心態,而非“贊、自尊、社經認同”,甚至後者愈多,有時候愈失去自我。這一生你不曾“成功”,可能代表你好好地爲自己活了一生;如果“成功”,小心檢視,你的成功是否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討厭而換來的。若是如此,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爲他人活了一輩子”。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