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多談談自己有益於健康

學識都 人氣:3.07W

眼下流行微信或者微博,方便了許多人隨時隨地地公開自己的生活狀態。相信很多人已從中嚐到了甜頭,並因此而“上癮”。接下來是本站小編精選的沒事多談談自己有益於健康,供大家參考。

沒事多談談自己有益於健康

只要你和大部分人一樣,那麼你自身的思想和經歷可能就是你一直以來都最愛談論的話題。原因只是因爲:這種感覺真的不錯。

談論自己能帶來愉悅感

人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與他人的交流上——制定計劃、開些玩笑、傳播信息以及回憶過去、展望將來,等等。通常人們60%的談話都是在談論自己。若是通過一些社交媒體平臺進行交流的話,這一數值則會躍升至80%。

爲什麼人們身處於一個充滿着等待、發現、改進和探討的世界,還要花費大部分時間去談論自己呢?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認知學和情感神經學實驗室的研究員們,使用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通過追蹤血液流動的改變,瞭解到多種神經區域的活動程度,他們將觀察到的結果和得到的數據相互配對,希望瞭解行爲和神經活動之間的關係。最後他們發現,“談論自己”這種行爲可能與大腦中負責激勵獎賞的區域神經活動的增強有關。

研究人員要求195位參與者討論他們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思想和個性品格,由於討論的是同一話題,研究人員便能夠用結果數據直接比較自我表露和以他人爲中心的交流時神經的活動。

比較結果發現,“談論自己”時,即自我表露時,三個神經區域作用都更明顯。

自我表露時,內側前額葉皮質的神經活動相對較高,這塊區域通常被認爲和自身相關的思維有關係,這和之前的研究相符合。但另兩塊神經區域——伏隔核和中腦腹側被蓋區——二者都屬中腦側多巴胺系統,之前 從未被與考慮自身的思維習慣聯繫在一起。但它們卻通常與人類的“自我獎賞”有關,比如與長久以來由刺激物帶來的愉悅感覺和刺激狀態有關,比如性、可卡因和 美食等帶來的感受。

這表明自我表露就像其他更爲傳統的刺激物一樣,總是能令人愉快。

 談論自己無需有明確對象

但上述實驗仍留有未解之謎。比如參與實驗者們 在公開自己的信息時,並不知道是否有人會關注,基本上他們談話時也並不知道談話的另一端是誰。因此,與獎賞和動機相關的神經反應既有可能是由自我表露時引 起其他人關注的行爲產生的,也有可能是僅僅是自己對自己的關注的產物——不管有沒有人在聽。

爲了區分開這兩種可能性,研究員們又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們要求參與者們選擇一個朋友或親戚一起來參與,當他們在實驗室裏答題時,他們的朋友或親戚會在相鄰的房間裏等。與第一項實驗不同的是,當參與者 給出答案時,會被明確告知他們的回答是“共享的`”還是“私密的”——“共享的”回答將會實時轉播給每一參與者的同伴,而私密的回答則永無他人得見,包括研 究員們。

這次研究人員發現,較之回答關於他人問題時,每位參與實驗者回答關於自身問題時,依然能使與激勵、獎賞相關的神經區域更加活躍。而公開回答問題的答案時,能使這種活動更加活躍。

所以,談論自身和向他人訴說都能讓相關的神經區域更加活躍。也就是說,談論自身在本質上是有益的,即使沒人在聽。

其實向他人透露個人信息,更能增進他人對你的好感,幫助形成新的社會紐帶——這一結果能影響我們從客觀生存到主觀幸福中的一切,也能夠讓人成長起來。

此外,分享由個人經驗得來的信息,會使得團隊合作和分擔記憶的責任感增強,會成爲履行任務時的優勢。自我表露,對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能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