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研會的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學識都 人氣:4.32K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研會的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研會的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小學數學教研會的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4月25日,我參加了師校舉辦的小學數學教研會,在這次活動中,真可以說是開了眼界,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各位出類拔萃的數學教師的教學風采,更讓我從中發覺到了自己在課堂教學方面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們學習。下面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第一、精彩的導課非常重要。這四位教師幾乎都精心設計了課堂導入,有的以動畫片的形式導入新課,有的以引用名人話的形式導入,有的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有的以生活實際導入。楊芳老師用了學生們喜歡的動畫片帶着同學們一起走進了電器世界——《買電器》,逯東波老師用了講故事的方式導入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擺一擺》,孫舒蕾老師用了孔子的話:溫故而知新導入了《長方體(一)複習課》,李廣寶老師以展示本校的情境導入《分數混合運算(二)》。他們都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到自己組織的教學活動中,拉近了師生距離,使學生的向師性更強,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

第二、教師善於創設情境。在這幾節課裏,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擺一擺》時,逯東波老師讓學生動手去擺一擺,量一量,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學到知識。

第三、教師所創設的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教師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們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李廣寶老師的《分數混合運算》的教學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李老師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語言、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爲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學習他們的優秀經驗,讓自己的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也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第四、教師評價及時到位並且多方位。在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鼓勵和讚揚不斷,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你的問題提的真好!”“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裏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於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第五、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老師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的目的一是爲了節省時間,二是爲了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製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無論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還是從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大多數都引用了視頻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每一節課都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更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牢固掌握。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每堂課細細的聽下來後,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緻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鑑,當然,有比較就會有鑑別,所以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教研會的培訓心得體會2

20xx年4月25日,我有幸參加了市教研室在三小組織的小學數學教研活動,觀摩了4位教師的4節課,並聆聽了教研員及領導的精彩點評。本次活動對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令我受益匪淺。

一、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因爲只有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生的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幾節課教師都能以身邊的事物爲例導入,注重學生年齡特點,把數學經驗生活化,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作爲數學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使學習材料充滿了親切感和真實感。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成爲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爲主的方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歷程。教師的教學應該是給學生創設了寬鬆的獨立思考空間,讓學生自主發現各種規律,充分尊重學生能夠的個性思維;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維成果,相互啓發,共同發展。無論是數與代數,還是空間與圖形,教師都能夠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觀察、去討論、去爭辯、去探索。這樣設計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發展。

三、注意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解決問題的資源,有些信息隱含在圖中,有些信息隱含在文字中,注重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可以一行一行地看,也可以一列一列地看。使學生逐步形成從多角度觀察問題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其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四、練習設計重視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不斷髮展。

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不同水平的題目,將數學思考融入到不同層次的練習中,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並能解決這一類簡單的實際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穫。

五、在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設備,採用多媒體手段組織教學。

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有助於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六、重視課後教學反思。

隨着新課程的逐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自我反思與行動研究的重要性。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信息,適時總結經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

總之,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感到課改之路還需不斷探索與研究,希望自己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小學數學教研會的培訓心得體會3

2月29日,我們太行小學數學聯片式教研活動如期舉行,參加這次教研活動的不僅有聯片區兄弟學校,還有來至臨汾的老師。本次活動圍繞着“三步導學教學模式研討”這一主題展開,活動中我聽了張曉燕老師的一節關於《數學廣角—重疊問題》的研討課。聽課後讓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與思考。

一、張曉燕老師能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放手又有效的調控教學。例如:在整個知識的獲取過程中,基本上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去獲取,老師只是起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

二、注重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獲取數學活動的經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交流,可見,合作交流在數學教學中也相當重要,本課很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中學會了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體現趣味性和層次性,先設計了遊戲,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然後設計了幾道有趣的練習,使練習有坡度,難度適宜,真正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遺憾也是一種立美,爲此,我提出兩個不成熟的看法:一是學生的錯誤也是比較好的教學資源,老師還應善於傾聽學生的錯因,才能更有利於幫助問題的解決。二是要規範學生數學語言。

通過這次聯片教研活動,對於我來說,提高很大,對三步導學的實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希望自己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