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十首管絃樂交響詩

學識都 人氣:9.49K

交響詩(symphonic poem),一種單樂章的標題交響音樂,脫胎於19世紀(1850年)的音樂會序曲,強調詩意和哲理的表現。交響詩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據奏鳴曲式的原則自由發揮,是按照文學、繪畫、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等構思作成的大型管絃樂曲。它是標題音樂的主要體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單樂章的曲式,結構較自由。音詩、音畫、交響童話等,這些也是與交響詩相類似的音樂體裁。

世界著名的十首管絃樂交響詩

1.李斯特 《前奏曲》

2.理查•施特勞斯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3.理查•施特勞斯 《英雄的生涯》

4.理查•施特勞斯 《堂•吉訶德》

5.斯美塔納 《伏爾塔瓦河》

6.柴科夫斯基 《1812序曲》

7.裏姆斯基—科薩柯夫 《西班牙隨想曲》

8.穆索爾斯基 《荒山之夜》

9.鮑羅丁 《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10.西貝柳斯 《芬蘭頌》

交響詩也稱“音詩”,它是一種由弗朗茨·李斯特首創的'具有戲劇性、抒情性的單樂章管絃樂體裁,李斯特式的交響詩出現之前,音樂家通常寫作音樂會序曲的形式。交響詩在構思上,或體現一個哲學思想,或體現一種詩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學題材相聯繫。交響詩創始於十九世紀中葉,創始者是匈牙利"鋼琴之王“李斯特。

交響詩的名稱爲弗朗茨·李斯特所創,他認爲“標題能夠賦予器樂以各種各樣性格上的細微色彩,這種種色彩幾乎就和各種不同的詩歌形式所表現的一樣”(《柏遼茲和他的哈羅爾德交響曲》),因此他把標題交響音樂和詩聯繫起來稱交響詩。

其所作十三首交響詩以詩歌、戲劇、繪畫以及歷史事蹟等爲題材,廣泛採用主題變形的手法,塑造出特定標題內容的藝術形象。簡單來說就是按照一個故事改變的管絃樂曲。既然交響詩誕生於浪漫主義時期(含浪漫樂派與民族樂派),那麼在交響詩發展前期, 作品因參照奏鳴曲式(如斯美塔那《我的祖國》、鮑羅丁《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但隨着時代的終結,印象派與表現主義將交響詩引入無調音樂的範圍,德彪西在交響素描中重視和聲,捨棄傳統大小調和奏鳴曲式的束縛,勳伯格更將無調性交響詩編配的短小精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