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範文集錦9篇

學識都 人氣:2.42W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幼兒園說課稿大班範文集錦9篇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

一、說教材

(一)內容選擇的依據

中華民族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孩子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橋樑,在孩子階段開展民族文化教育,接受民間文化薰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經常接觸有關十二生肖的話題,也看過有關十二生肖的影視片,特別是十二生肖中的許多動物都是孩子熟悉的,喜歡的,《綱要》中也要求我們: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孩子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孩子的經驗和視野。選擇十二生肖這個課題,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趣的,也具有可接受性。

(二)設計思路

根據社會教育的目標要求,十二生肖社會活動的內容,不僅要讓孩子知道十二生肖的名稱和形象,同時還要了解十二生肖的順序和輪迴問題。我的活動思路爲:熟悉動物;感知順序;理解含義;瞭解輪迴規律;遊戲鞏固認知。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精神和設計思路,努力體現以孩子爲本的現代化教育理念。結合本班孩子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活動目標:

1、熟悉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

2、瞭解十二生肖的輪迴,對不同生肖的年齡進行簡單的判斷。

3、培養孩子對民族文化的學習興趣和熱愛情感。

(二)活動重點、難點

以兒童的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是《綱要》的基本點,對大班孩子學生來說,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由於十二生肖的輪迴具有抽象性,孩子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說教法

十二生肖社會活動內容對大班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爲了有效的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以下幾個教學策略。

1、通過故事、課件與遊戲手段。

我通過講述十二生肖來歷的故事,再結合課件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調動孩子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十二生肖的動物名稱和排列順序;遊戲活動是孩子的基本活動,它具有聚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爲一體的特點。本次活動的中,我就引導孩子用遊戲的形式記住十二生肖的順序,感受十二生肖的輪迴,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活動氛圍中掌握重點。

2、藉助鐘錶。

由於學生已有了如何看鐘表的知識基礎,知道鐘錶上的12個數字,知道12個數字的輪迴是怎麼回事。運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將孩子對鐘錶的知識遷移到讓學生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上,符合教育規律,同時鐘錶的週期具有直觀性,這樣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有利於學生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突破知識難點的有效手段。

3、雙主體互動模式。

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是本次活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孩子是問題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孩子帶着對十二生肖動物的好奇參與學習,探索問題,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是孩子主動學習的引導着、組織者、促進者,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孩子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引導孩子積極探索,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孩子爲主體,孩子將在說說、看看、想想、聽聽、演演、唱唱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五、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教具的準備:十二生肖動物課件、根據本班學生屬性準備屬相飾物若干。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圖片一套、十二生肖的兒歌。

2、知識經驗準備:通過佈置家庭作業使孩子事先知道自己的屬相,知道父母的屬相,父母的年齡,瞭解十二生肖中部分動物。認識鐘錶。

六、說教學過程:

根據大班孩子學習經驗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孩子會集中注意力,並樂此不疲。爲了激發孩子活動積極性,教師運用激勵機制,將事先準備好的屬相小禮物獎給回答問題的學生。

在這個環節,老師對孩子說:“孩子們,我這裏有很多禮物,現在我要獎勵給回答問題積極,答題又好的孩子,你們看好不好”。根據學生屬相在回答完問題後獎一個屬相飾物。問題如:

1、你知道自己的屬相嗎?屬啥的?

2、你知道父母的屬相嗎?你媽媽多大了?

3、你知道都有哪些屬相?

本環節老師通過提問導入,獎勵機制,激活孩子原有知識,目的是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讓孩子回憶對屬相的認識,爲全面學習十二生肖有關問題做準備。此時學生的主體精神得以充分展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過渡:剛纔孩子回答的問題很好,可是人的屬相不僅有我們以上所說的幾種,實際上人的屬相有12種,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呢?好,今天我把它們請來了,大家認真看,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第一個環節:播放十二生肖視頻課件,在動作、形象、聲音等方面突出每個動物的特徵,強化孩子的認知。

本活動環節,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十二屬相動物做成視頻圖片,依次給學生播放。這個環節老師採用問題導學法、直觀視頻教學法。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前提出問題,孩子帶着問題觀看,同時通過形象生動視頻,使觀看具有目的性、直觀性;孩子處在看看、想想、模仿的學習過程中,這個環節有利於加強孩子的認知和記憶,實現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二個環節:通過猜猜看活動、進一步認識十二生肖中動物的變形圖案。

在觀看視頻之後,學生對十二生肖動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十二生肖的變形圖案很多,爲進一步增強認知,教師通過圖片匹配、讓孩子猜動物名稱,進一步深化孩子的認知。

本環節採用雙主體互動模式,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教師、孩子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的機制。本環節有利於完成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三個環節:講故事,在鐘錶圖案上貼圖片,讓孩子認識十二生肖的順序。

過渡: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在第一位,孩子們你知道爲什麼嗎?這裏有一個傳說故事。

教師結合課件,繪聲繪色講關於十二生肖動物通過比賽來排序的傳說故事,在講故事的同時依序將對應的動物圖片貼到事先準備好的大鐘表上。從1——12。分別爲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愛聽故事是多數孩子的特點,也是最能吸引孩子的教學手段之一。本環節利用故事與課件相匹配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了孩子的聽覺和視覺,孩子在聽聽、看看的學習過程中明確了十二生肖的順序。本環節設計有利於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達成。

第四個環節:結合鐘錶圖,聯繫孩子的屬相,用問題引導孩子瞭解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

過渡:孩子們,在我們這個神奇的鐘表中,各種動物依序排列,一個數字代表一年,一年一個屬相。下面老師問幾個問題,誰第一個回答,誰就先得到老鼠的頭飾。

教師設置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將難點分解,隨着學生的回答,依次發出十二生肖頭飾。

老師的問題如下:

1、今年是牛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啥的?

2、今年是牛年,明年是什麼年?

3、明明孩子屬馬的,明明今年幾歲?

4、12年後是什麼年?

在本環節中,老師採用難點分解法,通過給學生提出由易到難,由具體道抽象的問題,將十二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活動難點,一一化解,學生則運用想想,說說的學習方法,從而突破難點,達成本次活動的第二個目標。本環節教學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第四個環節:通過遊戲、唱歌,鞏固加深學習成果,烘托課堂氣氛,達到本次活動的高潮。

三、結束部分。通過關於十二生肖動物兒歌和童謠的聯唱,激發孩子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讓孩子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2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大班藝術領域活動之一,打擊樂《木瓜恰恰恰》。爲了讓大家更加熟悉這首樂曲的風格,先請大家來欣賞一下:

大家可以聽出,這是一首充滿印尼風味的作品。它旋律優美、節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優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適合大班幼兒進行演奏和創編活動。由於我們班的節奏樂活動較多,幼兒已具有較豐富的演奏經驗,因而將這節活動設置在我們班舉行。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結合作品的風格特點和我班幼兒現有水平,我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2)、能力方面的目標:幼兒進一步學習保持自己的聲部,並與其他聲部協調一致。

3)、認知經驗方面的目標:學習用打擊樂器演奏《木瓜恰恰恰》,並能達到簡單的分聲部演奏。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前四句的句末,邊拍“XXX”邊念“恰恰恰”部分。活動的難點是:能夠準確地進行分聲部演奏。

總之,首先要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爲此,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瞭解有關印尼的風俗民情以及生活習慣。

2)、物質準備:畫有各種水果及果籃的圖譜,磁帶,打擊樂器。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力求達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本次活動採用的主要教法有:

1、激趣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活動的第一環節引導幼兒通過律動活動培養良好情趣。在活動的第四步,讓幼兒邊拍邊念“恰恰恰”時,給遊戲活動注入新的活力,激勵幼兒的藝術表現力與創造力,點燃幼兒的創造之花。

2、電教演示法:在回憶印尼風情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幼兒以直觀經驗。在幼兒將音樂與圖譜匹配的過程中,同樣利用多媒體課件,以鮮明的小形象引導幼兒,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透徹,爲更好的進行難點部分—分聲部演奏奠定基礎。

3、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安排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演奏歌曲基本節奏型時,鼓勵幼兒通過反覆論證得到更合適的演奏方法,主要是讓幼兒體驗樂曲結構。第二次操作是在幼兒熟悉樂曲後的配器演奏活動。

此外,我將適時地採用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運用練習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樂曲更深層次的理解,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是: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用動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見所聞。”因此活動中讓幼兒看一看、學一學、拍一拍、敲一敲等的活動安排豐富,讓幼兒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目標。

2、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兩次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自己嘗試、創編更好的演奏方式,讓幼兒通過商量、比較等,使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出更合適的演奏方法,來攻克本節課的難點。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個人演奏、集體演奏等方式,複習鞏固節奏練習。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次活動,活動流程爲:

激發演奏興趣—自由探索—遊戲體驗—相互交流—樂器演奏1、激發演奏興趣,調動已有經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以節奏明快的音樂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以節奏爲主線,從形式、內容上極大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2、自由探索(幼兒欣賞音樂,創編並學習基本演奏型)初次聽到一首節奏明快的歌曲,幼兒不自覺的就會用不同的聲勢來表現,給孩子一定的時空,讓他們自己探索、創造節奏型。充分體現新《綱要》“以幼兒爲主”的價值觀。

3、遊戲體驗(幼兒看圖譜拍節奏,並在前四句句末邊拍邊念)利用多種形式讓幼兒感知音樂的性質及其變化,結合多媒體課件,教師的教學藝術,讓幼兒在輕鬆、活潑的學習過程中,達到本次活動的認知目標。

4、指導幼兒根據形成的節奏方案設計出配器方案。

在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培養幼兒的音樂理解力和表現力。到此,能力目標就基本完成了。

5、組織幼兒分聲部進行樂器演奏。

基本的配器方案出來後,通過整體演奏、分組演奏、教師指揮、幼兒指揮等形式,讓幼兒體驗節奏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6、活動延伸:

活動的目標基本完成,然而活動卻並未終止,還要引導幼兒持續不斷的探索更好的配器方案,以達到分聲部演奏的最佳效果。旋律優美的印尼樂曲能夠激發人們本身的形體表演欲,因而在活動的結束部分可以引導幼兒選擇不同的方式表現樂曲,讓幼兒在輕鬆歡快中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3

背太陽

說活動教學思想

美是一種藝術,美的因素無所不在。審美作爲一種高級的情感體驗,在我們的兒童時代更是發展爲強烈的審美情感。幼兒園的審美啓蒙教育是將各領域的審美體驗交織、滲透、強化,最終提高幼兒的審美素質。就美術活動而言,應該將啓迪智慧與美好的心靈作爲教育的首要目標,努力在創設富有詩情畫意的情景中,給幼兒以豐富的感官刺激,鼓勵他們將發自內心的強烈感受用自己的表達方式自由地釋放出來.從而得到審美心理的滿足和情感的昇華。 所謂美術,美是體驗,術是表現。兩者必須和諧統一。但是在教育實踐中卻很容易出現兩者對立的情況:一是有美無術,幼兒只是在接受一些十分概念化的圖式,因而失去了表現和創造美的熱切願望。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到美與術的統一,如何將各種美的因素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完整的審美體驗,我想這是我們審美啓蒙教育要努力追求的目標。所以我想在這一方面作一個初步的嘗試。

說話動教材

《背太陽》這一內容選自一篇優美的文學作品,它講述了一個帶有一絲童話色彩,情節不斷變化的故事。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將人人熟知的太陽作爲主人公,將房子、大樹等比作地球上的朋友,爲了讓太陽工作得輕鬆一點,朋友決定輪流出來背太陽。故事雖簡單.卻充滿了兒童情趣,而在幼兒繪畫創作中,欣賞感受始終是第一位的。幼兒表現創作的慾望只能通過充分感受才能萌發,又只有在表現創造的親身體驗中才能領悟美的真諦。這裏所說的情趣即爲審美情趣。在繪畫創作中。技能水平可以有高有低,但情趣是不能沒有的,所以我想用這篇富有情趣的童話故事《背太陽》作爲貫穿始終的線索,營造一個優美動人的意境來感染幼兒,大膽地表現美,創作美。

說活動目標

作爲一次美術活動,我想教師應該十分注意美的形式對激發孩子審美體驗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動在技能目標上必須解決的問題是運用重疊的方法來表現前後關係。在構圖上,那些連成一片的房子,鬱鬱蔥蔥的樹林或是手拉手的雲朵等襯托着一個半圓形的大大的太陽,大與小、名與少的對比配合。給人以平衡的美感。

在情感目標上,我想讓孩子感受道德情感的美應是整個活動的靈魂。故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心,羣體之間的互相幫助及團結的巨大力量,這些抽象的情感品質通過內容語言及圖象會給孩子一種具體、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並使幼兒通過自己的創作進一步體會到這些美麗情感品質的美.而這種美會使整個活動極有光彩。

說活動準備

工具與材料是美術創作的必要條件。恰當地選擇工具將會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更主動地投入創作。本次活動中,我除了供給他們常用的水彩筆和蠟筆外,還提供了記號筆和多種顏色的水粉顏料及大號的水粉筆,便於幼兒表現大面積的色塊,嘗試多種作畫方法,可

以用記號筆描線,可以用蠟筆勾邊,也可以用油水分離法。這樣一來,無疑又構成了美術創作中的形式美。

說活動過程

1.主題引入

爲了更好地把握幼兒對內容所產生的強烈的情感體驗,滿足幼兒運用更好的方法大膽表現自己體驗的要求,我設置了這樣的主題引入:“太陽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們商量着怎麼讓它工作得輕鬆一點。”從而引出後面的演示討論,許多房子、許多大樹、許多花草都來背太陽。使這種情感體驗逐步深化與昇華,並能貫穿於整個美術活動的全過程。

2.提問設計

在感受物體重疊關係時,我用了簡單的動畫效果,視覺效果較好。在活動設計中,爲了讓幼兒理解創作技能或爲了提出讓幼兒爭論的話題.我很注重設問的技巧。如:一級提問(較爲籠統的問題)、二級提問(有各種答案的問題)、封閉式提問(即尋求標準答案的問題)等等。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有時往往會注意了設問的內容如何爲目標服務,而忽視了完整性,教師則成了既是情景的創設者又是情景的破壞者。

爲了設問內容與情景巧妙地結合,在引導觀察房子間重疊關係時,我設計了這樣一組提問:“一幢房子背太陽背得動嗎?”提示幼兒應有許多房子才能背太陽。演示二三幢房子後又問:“咦!這幢房子怎麼造了一半就背太陽了?”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這幢房子給別的房子擋住了。所以只看見一半。讓幼兒感知房子怎麼擠進去呢?從而告訴幼兒重疊的表現方法:看見邊就停,看不見當看見跳過去,提示房子與房子可以不斷地重疊。當許多房子終於將太陽背起的畫面出現後,孩子們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

有了以上的觀察感受,下面的嘗試就變得簡單了。用大樹作爲相關繪畫經驗的遷移爲孩子在後面的創作打下了基礎。同樣的,教師在示範講解時所用的設問都圍繞着文學作品情節的展開而設計的。

3.活動拓展

在引導創作時,我用“一年有幾天”的問題激勵幼兒想像各種圖象.拓展創作思路。如果說,在欣賞與討論環節教師面對的是幼兒整體的話,那麼在指導創作中的教師面對的則是不同層次水平的幼兒個體。教師必須用敏銳的眼光及時捕捉幼兒創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新奇的構想或預設外生成的問題,並通過語言這一媒介將信息整理反饋給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使幼兒充滿激情地投人創作。

爲了保持活動的完整性,這個環節教師富有情境性的語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創作中由於兒童對重疊與省略的認識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幼兒時期也只是這一過程的初步認識階段,在這裏是沒有對與錯之分的。教幼兒一種方法,只是爲了讓幼兒更大膽地表現,而不是限制。美的構圖形式是多變的,對於幼兒所表現出的各種圖式,教師的隨機指導顯得尤爲重要。

講活動特色

審美教育的根本在於幼兒情感的培養,個性的陶冶。“背太陽”這個活動旨在讓幼兒體驗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快樂。我想在活動結束後的評價中教師不應單純功利性地評價誰的房子畫得好,誰的小花畫得美,而應從請來了哪些背太陽這個角度進行評價:第一天房子背太陽.第二天請了誰背太陽?……在不斷介紹幼兒創作內容的過程中使幼兒的心靈得到淨化。這樣一來,將重疊與省略這一枯燥乏味的技能訓練,融會在優美感人的文學作品的意境中。這樣幼兒最後得到的體驗是“勤勞工作的太陽得到了地球上許許多多朋友的關心和幫助”,而不是僅僅學會了重疊和省略。

俗話說:“畫無成法,教無定法。”我想那種“爲追求技能而技能至上”的做法在幼兒園的美術活動中是應該避免的。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4

一、說設計思路;

對於大班幼兒來說,1到10的數字都是認識的,但對對於它們的相鄰數不是很熟悉,如2的相鄰數是1和3、3的相鄰數是2和4等等。爲了學習10以內的相鄰數,特設計了這次活動,希望幼兒對10以內數字有更加全面的瞭解。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整個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根據綱要的要求,我把本次目標定位於;

1、讓幼兒知道每一個數字都有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整數的相鄰數。

2、在遊戲活動中感知了解10以內數字的相鄰關係。

3、通過遊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遊戲互動中學習數學。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的重點定位於;能發現比一個數多1和少1的數。難點;找出相鄰數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具體活動的目標而服務的,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1-10的數字卡片。

2、動物房子圖片,小動物圖片(小狗、小貓、兔子、猴子、狐狸)

3、空紙箱。

四、說教法與學法、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要“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遊戲活動之中。因此本節教學活動設計以遊戲爲主,通過遊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數字,”趣“中練數字,”樂“中學計算,”賽“中增勇氣,以趣味性的遊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把數學知識融入遊戲中,在遊戲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五、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大致分爲四個部分(一)動物找鄰居、(二)數字寶寶找鄰居(小朋友扮演數字寶寶)(三)遊戲摸彩票(四)比賽看誰找的快又準。具體流程如下:

(一)、情景導入,給小動物找鄰居,給自己找鄰居。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導入,引出數字寶寶和小動物還有小朋友一樣也有鄰居,數字寶寶的鄰居也是挨它最近的數字。然後讓小朋友自己觀察數字寶寶的鄰居有幾個?數字寶寶和它的鄰居有什麼樣的關係?培養幼兒善於發現和總結一些簡單規律的數學能力。)

(二)、數字寶寶找鄰居

小朋友們扮演數字寶寶給自己找鄰居。讓小朋友直觀的認識數字寶寶的鄰居。

(三)、遊戲摸彩票

讓小朋友在不看到排好數字的情況下,憑藉自己的記憶以及初步建立起來的抽象邏輯思維找到數字寶寶的鄰居。難度適當加大。

(四)、比賽看誰找得快又準

讓所有小朋友都參與進來,老師舉數字卡片,小朋友集中注意迅速反應,找出數字的鄰居。也是對整節課的再一次鞏固練習。

六、說活動反思

上完了這節課我覺得有以下不足之處:

1、探索內容少了一些;

2、課堂組織能力欠缺,缺乏吸引孩子注意的小方法;

3、活動中沒能很好的滲透語言能力的訓練以及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

4、教師缺乏對孩子的適時、適當鼓勵,對孩子的評價的不夠準確、具體;

5、導入部分稍長,應適當縮短;

6、學具發放前沒有給孩子作說明,造成部分孩子注意力轉移;

7、孩子操作的較少,沒能很好的培養其自我糾錯的能力。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5

一、說教材

在日常生活中,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他們活潑,對此非常感興趣,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接受能力想吻合,以引導幼兒向最近發展區發展。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且處於語言迅猛發展時期,但對數量詞的掌握、理解還有一定的困難,爲了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我想通過幼兒最喜歡的遊戲,讓幼兒在掌握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數量詞,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綱要中的語言領域目標要求及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通過語言智力遊戲提高幼兒對學習數量詞的興趣。

2、提高幼兒在活動中快速傾聽和應答的能力。

3、引導幼兒練習正確使用數量詞。

這三個目標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通過語言智力遊戲,提高幼兒對學習數量詞的興趣上,”從第一、四環節的逐步深入,將知識進行遷移,將重點逐漸攻破,活動將難點定在“正確使用數量詞,”從以下幾點突破:

1、讓幼兒參觀“物品展覽館”,討論圖片上物品名稱。

2、做遊戲“玩轉盤”“造火車”

爲了完成本次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一)、環境創設與區域活動相結合

爲了讓幼兒不再被動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而轉爲主動吸收,我整合了區域活動,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更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發發展,因此,我在區域中準備了:美工區:投放白紙、彩筆。閱讀區:投放數量不等的物品名稱的圖片。

(二)、知識經驗準備:

利用各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豐富詞彙和生活經驗。

(三)、物質準備:

1、老師、幼兒、家長共同蒐集各種物品名稱圖片佈置一個“物品展覽館”

2、轉盤,上面貼有各種數量不等的物品名稱圖片

3、各種數量不等的物品名稱圖片反貼在黑板上。

這些準備,一是豐富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爲幼兒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便於幼兒在和同伴討論中大膽、自主、快樂的交流,二是能在活動中突破難點,便於幼兒理解。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此遊戲的活動價值,採用遊戲組織教學,運用了觀察法、遊戲法、討論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師說教的傳統形式爲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用啓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的方式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在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能理念,將各領域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語言領域中滲透社會領域內容,感受遊戲的快樂,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在玩轉盤和造火車遊戲中讓幼兒感受數量的概念,在音樂遊戲開火車中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爲主體,創設適宜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採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討論法,讓幼兒在看看、說說、聽聽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數量詞。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6分種)

帶幼兒參觀“物品展覽館”,啓發幼兒相互討論,圖片上都有什麼?

此環節中,教師爲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同伴之間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在交流中獲得新的知識。

(二)、遊戲:玩轉盤(8分鐘)

轉盤上是一些圖片、上面分別畫着數量不等的蘋果、書本、眼鏡、尺子、樹、電視機等物品,幼兒自己將轉盤的指針轉起來,指針指到哪張圖片,幼兒就說出它的名稱並在前面加上數目和單位,如:一輛汽車等。

此環節讓幼兒分組進行,每組一個轉盤,儘量讓每個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都參與活動,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現象。

(三)、遊戲:造火車(8分鐘)

一名幼兒做“火車頭”,“火車頭”拍手念兒歌“嗨嗨,我的'火車就要開”小朋友就問“哪裏開?”

火車頭回答“***小朋友那裏開”,被“火車頭”點到名字的幼兒到黑板前翻一張圖片並快速說出圖片上的物品,前面要加上數量和單位,如:五頭牛等,說對的幼兒站在“火車頭”後做一節車廂,說錯了,坐回座位,“火車頭”重新尋找車廂。

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通過遊戲的形式,練習正確運用數量詞,並提高幼兒在活動中快速傾聽和應答的能力。

(四)、聽遊戲音樂“開火車”(3分鐘)

幼兒隨音樂自由組成幾節火車做動作,並隨音樂將火車開出活動室。

五、說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準確運用數量詞。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6

一、說教材

《我的幸運一天》是一本出色的、充滿戲劇性和趣味性的大班繪本,從內容上看繪本選取了兩個幼兒十分熟悉的動物形象(小豬和狐狸),生動幽默的闡述了一隻糊里糊塗的小豬居然認錯了門,把狐狸的家當成了小兔子的家,但他臨危不懼,最後運用自己的智慧虎口脫險的過程。從畫面上看繪本,正文是一個個色彩豐富、動態鮮活的畫面來組成,以暖色調來烘托喜劇的效果,文字不多,簡潔明瞭,而且繪本中畫面的結構安排、細節的繁複、造型的設計都是圍繞孩子閱讀的感覺來設置的,是連接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通道,十分符合幼兒閱讀的特點,這正體現了指南中語言領域的要求,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因此他們對文學作品,特別是圖文並茂的圖畫書很感興趣,能較好的接受和理解內容豐富、表現手法複雜的故事,並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表達的能力,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挑戰性的、幼兒感興趣的繪本閱讀活動《我幸運的一天》。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我根據本教材的內容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貫徹指南精神,對活動從認知、能力與情感態度三個難度出發,確立了一下目標:

1、閱讀繪本中畫面及人物情態,初步理解會本內容感知“幸運”一詞。

2、感受繪本的風趣幽默,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3、知道於是不慌張,要積極的想辦法。

在這裏目標具有三維性,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且具體可操作。本次活動我把閱讀繪本中的畫面及人物情態,初步理解會本內容爲活動的重點、難點是感知和理解“幸運”一詞,並預設各教學環節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客服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教學方法是一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本次活動中,我根據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繪本閱讀的特點,由始至終貫穿了直觀演示法,通過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使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並通過多樣性、開放式的提高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說的興趣,創造幼兒說的空間。活動中我還運用了猜測討論法,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開拓幼兒的積極言語,最終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說教法,指南中指出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整個活動我遵循了幼兒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預設運用一下學法幫助幼兒學習:

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遊戲化閱讀中使幼兒藉助表演、遊戲來了解繪本中的角色、感受繪本內容、體驗其中的樂趣。

觀察法:觀察法是幼兒通過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察直接獲得印象。這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學習的習慣,在看的基礎上,幼兒纔會想說、有話說、說得生動。

四、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爲幼兒準備了繪本《我的幸運一天》,並精心準備了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操作方便的作用來提高閱讀活動的有效性。

五、說教學程序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形式是老師以多樣形式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因此不僅要預設老師的講嚮導,而且要預設幼兒的學、思、陳。

本次活動我預設了以下流程:

一、激趣引題;

二、師幼共同閱讀和理解繪本的內容和含義;

三、導入懸念,激發繼續閱讀的興趣,並做到各環節之間的相輔相承、有機結合。

下面我詳細說明整個教學活動的程序:

環節一介紹繪本中的角色,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俗話說的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的教學活動,對組織這次活動來說,一個有創新、新穎的導入,能大大的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發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本活動中,我設計懸念來導入的形式。懸念1、故事中角色,我設計提問,狐狸是一種怎麼樣的動物,小豬又是一隻什麼樣的動物,小豬和狐狸碰到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從而引出繪本《我的幸運一天》;懸念2、今天會是誰的幸運一天,請幼兒說一說什麼是“幸運”,猜猜繪本故事中誰會幸運,在這裏初步讓幼兒感知“幸運”,並自然引出下一個環節。

環節二師幼共同閱讀,理解繪本內容和含義。

在這一環節中,我結合課件與幼兒一同閱讀,教師導、幼兒閱,師幼開展積極的互動討論,幼兒和幼兒之間開展交流合作。分四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閱讀從開始,狐狸把小豬抓起來的幾個畫面,讓幼兒覺得狐狸真的非常的幸運,也爲小豬的走錯路、敲錯門感到緊張,併產生狐狸會不會把小豬吃掉的懸念,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激發幼兒閱讀和了解故事情節發展的願望,在這一部分中,我通過層層設想,引導幼兒畫面細節的觀察,如:當小豬看見開門的是狐狸,小豬是什麼反應?嚇到了、害怕、驚呆,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流汗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可憐的小豬會說些什麼?這時候狐狸是什麼樣的心情?他是什麼表情?鼓勵幼兒大膽的用語言表述,同時請幼兒個別和集體模仿,小豬和狐狸鮮明的對比神態、動作、語言等,加深幼兒的印象,增強對作品開始部分的感知。

第二部分,共分三個層次。層次一、狐狸給小豬洗澡;層次二、狐狸給小豬做午餐;層次三、狐狸給小豬按摩。在這個環節中我有效地運用設疑、插向、推向等方式,層層遞進,推動活動的開展,不斷激發幼兒對作品內容的好奇和探索。

層次一,狐狸爲什麼要給小豬洗澡?他是怎麼給小豬洗澡的?猜猜小豬會說什麼?

層次二,猜猜狐狸爲什麼要給小豬做午餐?小豬會說什麼?幼兒討論後,教師可用生動的語言,完整的講述畫面的內容。

層次三,狐狸是怎麼給小豬按摩的?推推這、拉拉那,全身上下又捏又敲,小豬感覺怎麼樣?狐狸給小豬按摩後,他的感覺是什麼樣的?你從哪裏看出來的?讓幼兒視線始終集中在精彩的畫面情節的變化上。從一開始小豬的害怕到後來的沉着應對,同時通過遊戲、表演等方式,請幼兒輪流扮演狐狸和小豬,互相按摩,讓幼兒體驗接受別人按摩的舒服的感覺和給別人按摩的辛苦勞累,豐富相關的生活和情感體驗,使幼兒視、聽、觸等各種感官參與,在集體遊戲的過程中,感受角色扮演的樂趣,逐漸瞭解角色的不同心理變化,小豬即在拖延時間做逃跑打算,而貪婪的狐狸呢?則爲烤豬肉更美味而不辭辛苦,此處內容的理解爲後面教學環節的深入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這一過程是整個教學活動解決的重點、突破的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第三部分,圍繞小豬能否逃脫展開討論、推測。請幼兒看最後一頁,揭示小豬有沒有逃脫這個結局,並設向,你覺得今天是誰的幸運的一天,爲什麼這麼認爲?使幼兒感受到情節轉變的喜劇效果。

第四部分,通過回憶繪本的內容、感受繪本的風趣,進行經驗的提升和遷移,我預設提問:你覺得繪本里面哪裏最好玩、最有趣?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一頁進行討論,你從這下看出,小豬是一隻怎麼樣的小豬,狐狸又是一隻怎麼樣的狐狸。經過這次走錯路、敲錯門的教訓,小豬回家後還做一件怎麼樣的重要的事?他爲什麼要畫地圖?地圖在我們生活當中有什麼用處?進行經驗的遷移,讓幼兒知道在生活中要遠離危險,如果遇到困難和危險也要像小豬一樣動腦筋、想辦法。

環節三結束部分導入懸念,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

在這一環節中,我並沒有讓幼兒完整的讀完,而是導入懸念,如果你想知道小豬是怎麼樣逃出狐狸家的,那就到繪本里找警察吧。從而激發幼兒再閱讀的興趣。

我在本次活動中,對幼兒閱讀的畫面進行了合理的篩選,因爲閱讀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不是一次活動就能完成的,優秀的繪本就是百看不厭,可以反覆閱讀、精讀。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可以製作集畫面、音樂、對話爲一體的動畫課件,讓幼兒觀看,還可以生成很多活動,如:看、說、畫、創編、表演等等,放到課後延伸部分,讓幼兒在閱讀區域中與繪本充分互動,感受文學作品中精確生動的語言,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7

一、說教材

活動名稱:社會《一分鐘》。

我們對孩子一日生活進行了觀察和分析,不少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有有磨蹭習慣的幼兒很多。在家中,幼兒磨蹭的行爲習慣更爲嚴重,特別是早晨起牀讓家長很頭痛。所以來園時間晚,有30%的幼兒每次晨間桌面操作材料都玩不到。大班孩子將要升入小學,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現狀急需改變,於是,我設計組織了這個社會學習活動。

二、說學情

我們大一班的孩子大多都在6歲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孩子們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男孩子多,較爲活躍,也喜歡操作活動,樂於思考,大膽發言、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有了提高。雖然一部分幼兒發言韓還是比較被動,但通過操作體驗後,我想能夠表達他們的想法。

三、說目標

1.知道時間的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

2.體會一分鐘的長短,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大班幼兒逐漸開始理解時間和生活的關係,如知道每個星期那天玩大型器械,哪天開展角色遊戲。知道幾點上學、幾點午餐,幾點放學,但是對具體的時間長短的概念是模糊的。我設計上述目標適合班內孩子目前的年齡特點和近期教育目標相一致。同時目標具體,可操作。

四、說準備

1、故事中元元晚起牀導致遲到的系列圖示。

2、一分鐘沙漏一個。

3、幼兒操作用材料:衣服、被子、繩子、圖書、剪紙材料等人手一份。

4、事先完成的幼兒早晨起牀、刷牙洗臉、吃早點時間調查表每人一份其中物質準備是前面三項,第一項是幫助幼兒理解元元遲到是因爲浪費時間;第二項沙漏在開始和操作部分都要用到,這個教具可以讓幼兒清晰感受到時間的長短和流逝過程,從而督促幼兒抓緊時間做事;操作材料是讓幼兒體驗時間的長短。第三項是知識經驗準備,先讓幼兒對做具體事情需要化多少時間有個粗淺的認識,爲活動中的交流討論提供材料。

五、說流程

整個活動一共有三個環節。

一是初步感受時間運用故事《一分鐘》導入,初步瞭解故事中的元元小朋友因爲懶牀一分鐘導致遲到20分鐘的結果。

二是體驗一分鐘的長短這個環節是在操作中體驗一分鐘的長短。這個環節分兩塊,先是認識一分鐘沙漏,讓幼兒靜靜地感受一分鐘時間;然後說說一分鐘可以幹多少事情,接着幼兒操作交流教師總結。

三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這一環節通過交流調查表,明白同樣做三件事,爲什麼有人用的時間長,有人用的時間短。從而知道時間不等人,學會抓緊時間做事。

六說教法、學法教法包含:直觀圖示法、提問法等,學法包含:操作體驗法、討論法等在第一個環節中,我運用故事導入法初步感受時間。在講述故事後提問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元元只是在牀上懶了一分鐘,最後到學校卻遲到了20分鐘?”爲了讓幼兒進一步明確晚起牀一分鐘爲什麼會遲到的,我再用直觀的圖示法讓幼兒明白元元是因爲浪費了時間而遲到的。圖示爲:①晚起牀一分鐘→②十字路口遇紅燈耽誤時間→③沒趕上公共汽車走着上學,耽誤時間→④上課遲到20分鐘。但是,一分鐘到底是多長呢,其實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還是不清晰的。

在第二環節中我運用體驗和操作法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我提問:一分鐘到底有多長?這是時間沙漏,是一個計時工具,裏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鐘,現在咱們就靜靜地等一分鐘,看看一分鐘到底有多長?

接着讓幼兒自由講述:一分鐘是長長地還是短的?一分鐘可以幹什麼事情?

然後向幼兒介紹準備的材料,請幼兒自選一份材料,計時操作一分鐘操作。操作後交流:我用一分鐘做了什麼事情。老師小結:一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幹這麼多事情,我們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

第三環節中重點運用討論法交流自己的調查記錄表。首先交流調查結果:幼兒說一說自己幹完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並根據幼兒所說時間的長短來比較大小。

讓幼兒通過比較得出:做同樣的事情,用的時間越短越好。教師總結: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樣的事情,動作慢了,就會花很長時間,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會做很多事情。

活動延伸開展制定作息時間表活動,強化珍惜時間的行動。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8

一、說教材

8的分解是《新編學前班兒童用書——數學》學習課程上冊第30頁的內容。掌握8的分解是進行8的減法運算的基礎。教材根據幼兒的年齡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了用貼絨教具,使幼兒能直觀地、快速地掌握8的分解,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幼兒對數學的情感。也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中科學教育目標: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二、說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活動掌握8的分解,知道把8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分法,學會按序分。

2、能力目標:培養幼兒運用操作與同學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幼兒愛數學的情感;體驗與同學合作學習的快樂,培養與人合作的品質。

三、說重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掌握8的分解。

難點:將數學8按序分。

四、說教法

本節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本節課我十分注重學生主動參與,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掌握數學知識,在活動中得到發展。

五、說學法(學情)

1、幼兒好動愛玩、注意集中時間短,表現欲強是幼兒的顯着特點。數學課堂需要教師有效地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使幼兒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2、在前面已經學習了2—7的分解,所以幼兒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學習新知應比較輕鬆。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在黑板出示數字“8”,提問:小朋友,這是數字幾呀?你們認識嗎?(幼兒迴應)今天,我們就來學“8的分解”。——板書課題《8的分解》

(二)、學習8的分解。

猜豆遊戲:複習2—7的分解

(1)教師出示8個蘋果教具,讓幼兒說出名稱和數量,然後在旁邊貼數字卡8。

(2)教師請幼兒想一想,將8個蘋果分爲兩個人吃怎麼分,有幾種分法?並請幼兒用教具在黑板上表示。

(3)教師分別用數字卡貼在7種分法分出的數量旁邊。

(4)教師拿掉所有的蘋果,留下數字卡,讓幼兒知道數字8可以分爲7組不同的數字。認讀:讀8的分解式。(8可以分成1和7、……)(通過認讀,加強孩子對8的分解的印象和理解。)讀後,數一數8的分解有幾種?

(5)教師引導幼兒用計算袋中的石頭和數字卡自行學習8的7種分法。

(通過這一環節的練習,強化幼兒對“8”的分解的理解,爲下一個環節“8”的加減法準備。)

(三)、認識一個數分出的兩個部分的數的增減規律。引導幼兒觀察上面8的分解的排列,分出的兩邊的數各有什麼變化?(左邊的數一個一個地減少,右邊的數一個一個地增加,合起來的總數沒有改變。)

(四)、小結。一個數可以分成兩個較小的數,一個數一個一個地減小,另一個就會一個一個地增加,合起來的總數不變。

(五)、請幼兒自由創編8的分解故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請個別幼兒把自己編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並找出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故事作爲我們大家的8的分解故事。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9

活動名稱:水的祕密

活動領域:科學

活動班級:大班

活動教師:通榆縣幼兒園王廣源

一、說設計意圖

水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是生命之源,世間萬物都離不開水,因此在《大自然探祕》這一主題活動中,根據一級主題“河流湖泊”生成了本次科學活動“水的祕密”,水是幼兒最熟悉的東西,幾乎每個幼兒都玩過水,水的流動性,透明感都會讓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會發現的樂趣。因此我從幼兒的身邊事物入手,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對本次活動預設了以下兩個目標:

1.瞭解水無色、無味、透明、流動的特點。

2.知道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三、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的完成預設目標,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經驗準備:瞭解相關水的知識。

物質準備:分別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黑白棋子若干個,多種漏水的容器。

四,說教法

本節活動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直接切入法:活動開始部分直接切入主題。

2.總結歸納法:在幼兒每次觀察實驗後,我都進行簡明的小結。

3.媒體演示法:在活動最後一環節出示缺水的圖片等。

五,說學法

大班年齡段的孩子表現慾望強烈,又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本節活動中我設計了討論交流法和實驗操作法,讓幼兒通過實驗自主發現水的特點。

六,活動流程根據本節活動內容的需要,以及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主要設計了以下無個環節:

第一環節:談話激趣導入活動

首先,我出示裝水的杯子,讓小朋友猜猜杯子裏是誰?激起幼兒的興趣,引入觀察活動。

第二環節:觀察對比得出結論

接下來我同時出示分別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讓幼兒通過看一看,嘗一嘗得出結論水是無色,無味的,這一環節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教師小結略)

第三環節:分析討論大膽表述

我分別將黑白棋子放到水和牛奶中,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爲什麼看不到牛奶中的棋子,卻能看到水中的棋子?通過兩個物體鮮明的對比,讓幼兒直觀的感知到水是透明的。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是一名引領者。(教師小結略)。

第四環節:幼兒操作探索解決

在幼兒瞭解了水無色、無味、透明的特點後,我設計本次操作環節,這一環節也是本節活動的重點,因此我準備了多種漏水的容器還有清水,安排了大部分時間讓幼兒在盛水,玩水的過程中感知水的流動性,在幼兒操作體驗得出結論後,教師通過再次驗證,及時的總結,歸納給幼兒以正確的認知和導向。提高科學活動的嚴謹性.(教師小結略)

第五環節:觀看圖片引發思考

幼兒憑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水的的用途後,請幼兒觀看一組圖片,乾裂的土地,污水河裏的死魚等等,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節約用水,保護水之源的重要性。(教師小結略)

七.說活動延伸:

本節活動結束之後,教師在手工區投放多種材料,與幼兒一起製作宣傳節約用水的圖片,增強幼兒節約用水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