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精選8篇)

學識都 人氣:1.57W

自我鑑定是個人對一個時間段的自我總結,自我鑑定可以提升對發現問題的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自我鑑定哦。我們該怎麼寫自我鑑定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精選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精選8篇)

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1

不知不覺已經在全國百姓放心醫院—湘鄉市人民醫院內外科心內,骨科,腫瘤血液科實習兩個多月了,這也是我在離開學校以來,第一次真正的上臨牀,對於我來說,一切都是那麼新鮮,離開了枯糙的書本,面對着的是活生生的病人,而我,也面臨着學生跟實習醫生的角色轉換。

在我們下科之前經過簡單的培訓,可是這些培訓對於我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臨牀工作的我們,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適應和學習很多東西。我把在各個科室學習的心得總結如下:

1、訂個目標

2、迅速適應

醫院的學習和課堂學習不同,剛剛實習的同學可能很深有體會,沒有課室,沒有教材,沒有作業,沒有考試。我剛開始也暈了,感覺自己太多東西不會了,又有太多的活兒等着我們去做了,寫病例、病程、貼化驗單等瑣細的活兒。我認爲:邊幹邊學,幹就是學。既然在臨牀學習就是應該是“實踐第一”,它意味着你要去幹有關診斷、搶救、觀察、治療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在科裏絕大多數時間是在幹活,而不是在看書,這就需要我們去適應在臨牀上的學習方式,並不是像有些同學說的一樣,在病房工作又忙又累,啥都學不到,其實這是方法不得當。我的適應方法是,看書結合臨牀,上班看病,下班看書;比如來了一個類風溼關節炎的患者,我會先把類風溼關節炎這章看一遍,掌握其診療規範標準,然後再觀察類風溼關節炎病人的情況,對照書本,書本—實踐—書本—再實踐。事先看書可以指導你的臨牀實踐,事後看書可以對你的臨牀實踐予以校正、補充和深化。對於我們這些初出校門的實習生,在學校裏看書是爲了學習,而在臨牀工作中看書則是爲了實踐。

3、注重細節

在病房裏工作,不但要記住病人的主要症狀、體徵和輔助檢查,而且要記住治療的具體方法和全部細節:藥名、劑型、劑量、給藥途徑和給藥方法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注重細節。我們得經常去查房,和患者交流,瞭解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瞭解患者的既往史、藥物過敏史等等。實習前,我買了本小本子,現在終於派上用場了,我把患者每天的情況、用藥後的反應、檢查結果都記錄在案,有時間的時候就翻翻小本子,有時候真的會對你有所幫助。我科就收過這樣一個病人,該患者是以重疊綜合症類風溼關節炎+硬皮病收入我科的,入院之後有日查房問病史,患者有眼乾、口乾、吞嚥乾性食物困難的病史,馬上想到是不是合併“乾燥綜合徵”,追查腮腺活檢和上消化道鋇餐,很快就證實該患者確實合併“乾燥綜合徵”,這就要求我們實習生重視細節觀察和病史追蹤,從小的事情做起,給血壓高的患者量血壓,給糖尿病患者制定膳食方案,給有損傷的患者包紮換藥等等。

4、培養思維

在臨牀工作,我覺得要培養嚴謹的臨牀思維,這點也是我有所欠缺的,臨牀思維是臨牀醫生接觸病人後形成初步臨牀診斷和制定合理治療方案的基本思維形式,是臨牀醫生的基本功。要培養嚴謹的臨牀思維,就要求實習醫生詳細正確的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儘量掌握病人所有疾病的相關信息是進行正確臨牀思維的關鍵,儘管現在先進檢查設備很多,但是輔助檢查只能取到輔助診斷,印證結果的作用,只有詳細的病史和可靠的體徵纔是對疾病推理性分析的客觀依據。此外,還要建立嚴密的邏輯思考,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實習生要善於思考,勤于思辨,但切忌不科學,不嚴謹的“聯想”,應對病人信息進行選擇性編碼,結合病人主要表現及其相關的背景因素,將各個方面的“症狀”整合起來思考,抓住問題的實質,有限度地尋找相關理論來解釋,而最終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其實在三個科室實習的體會遠遠不止上述幾點,由於時間倉促,沒有時間整理日記,故將自己印象深刻的幾點寫出來,感覺自己詞句混亂,改了又改,仍是覺得言不達意,希望對正在實習或以後實習的同學有些幫助吧!

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2

滿懷自信的我,在見習的第一天早上,早早地來到了一附院推拿科。到了八點,醫生和護士準時的交接班,值夜班的醫生和護士將昨夜病人的情況進行報告。我站在旁邊認真地聽着,然後各個管牀醫生分別開始查房。我就跟着李老師開始查房,兜裏揣小本子和寫字筆,身上帶着聽診器,認真地聽老師如何詢問病人病情,看他作相關體格檢查,並時不時地把關鍵信息記錄下來:我注意到老師在詢問病人時,還時不時注意病人打點滴的速度是否合適:檢查病人是否按時吃藥,是否按要求吃藥,並且將每一種藥的作用對病人做了相關講解,儘管這些都是護士做的事情,但爲了更好取得更好治病療效,老師還是不厭其煩地重複着,以確保萬無一失。看着老師那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我對老師產生了崇高的敬意。

查完房以後,我就跟着老師和學姐來到推拿治療室,在老師的指導下我開始給病人做治療。因爲之前在學校就學過推拿手法學,所以還是比較容易上手的。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就大膽的在病人身上練習手法,不對之處老師就及時糾正,這讓我的手法進步很快。在學校學的大部分都是理論,實際操作很少,在這裏彌補了學校的不足,而且還能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做完病人之後,老師會教我們如何開醫囑,我也跟着學姐學開化驗單,整理病歷本以及其他的相關瑣事。

早上做完病人後,下午對於我們見習生來說還是比較自由的。儘管如此我們並沒有閒着,而是在彼此身上練習手法,鞏固學過的東西。除了練習手法,我們還學習如何拔罐、如何艾灸以及電針的使用,在這裏得到了很多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有觀摩得份了。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基本上是如此。老師有空的時候就會跟我們講講推拿科的專科病種,病種的病因病機、臨牀表現、診斷與鑑別診斷、相關檢查及治療等。在醫院見習就是與學校學習的效果不一樣,直接面對病人,讓我們不僅不覺得枯燥,反而覺得更容易理解與記憶了。當我遇到不懂或者非常模棱兩可的問題是,我會在老師有空閒時間時向老師進行詢問,這樣他會講得更詳細一點,有時也會向學姐虛心請教,在其他時間我會抽時間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記得有一個早上查房時,一個病人向老師反映說:“在醫院治療了差不多半個月了,病情怎麼不見緩解,還是老樣子呢?”老師耐心的對病人解釋說:“您這個是長期勞損造成的,需要長期的治療。”出了病房老師就和主任討論這個問題,因爲這個病號是在其他醫院治療效果不明顯才轉入我院的,本不好治的病效果當然是不明顯了。這讓我想到了,當醫生不僅要醫術精湛,而且還要學會很好的與病人溝通,減少醫患矛盾,改善醫患關係。

在見習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嚴格自我要求及老師、學姐的耐心指導,我基本上掌握了基本手法,學會了開各種化驗單,熟悉並瞭解本科室常見疾病的症狀體、一般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診斷治療與預後轉歸等。同時我也發現自己在學校到的那點知識不紮實,或理論聯繫不是實際,或知識範圍太窄等。雖然有時候站得腰痠腿的,很累,但是因爲存在這些問題,不得不迫使自己堅持跟着老師轉,並時刻提醒自己重溫課本的理論知識。

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裏,我充實地過着每一天,嚴格要求自己,不遲到不早退,遵守科室相關制度,跟着老師查房,熟悉病人的病情。查房和治療時隨機應變的給老師遞上棉籤、鍼灸針、消毒液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的要求,隨時做好助理工作。按時完成老師分配的工作並積極主動的問問題,同時幫助病人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小問題。

在醫院裏,老師對我們說:“當你們穿上白大褂時,在病人面前你們就不是學生,而是醫生,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學會參與科室的管理,而不是一個旁觀者”對於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因爲有一次下午在推拿門診下班後,我正走在回推拿病房的路上,因爲穿着白大褂所以有位阿姨跑過來向我問路:“說照X線片在哪照啊?”我一時傻了,因爲平時沒有留意,一時還真答不上來,只好不好意思的說了句:“不知道,您問問其他人吧!”只聽見阿姨會了句:“作爲醫院的工作人員竟不熟悉自己的醫院?”所以去醫院還要熟悉各科室的位置,這個也非常重要。例如病人向你問路時,老師讓你去某個科室拿點東西或辦點其他什麼事時,這都會派上很大的用場。對於科室相關設備你也要最好熟悉一下,某個病人做某種治療的參數及時間最好也用筆記一下,下次老師叫到你時,你纔不會感到尷尬,這樣纔不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醫院必需樹立有菌觀念,無菌操作的意識,因爲醫務人員本身也會帶來細菌,所以爲了病人和我們自己,我們要做好防備措施。

在這次見習中,我受益頗多,不僅學到了相關專業知識,還認識了很多老師及朋友,擴大了我的交際圈,再和他們相處的一個多月裏,讓我感覺到很快樂。見習當中感受到在學校掌握好理論是多麼的重要,因爲走上臨牀就是實踐,沒有理論的指導,實踐就無從談起,基本上是做一步就錯一步,這會讓人很沒有自信心,所以理論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有了理論來指導實踐,實踐的正確率就會升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讓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這次見習後我知道了在以後學習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應該怎樣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以後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做到學以自用,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臨牀操作水平,爲明年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3

我的實習生活是難忘的。它讓我經歷了酸甜苦辣,體驗了真正的痛苦和快樂,它是付出就會收穫的真實寫照。讓我瞭解到自己的不足,讓我真真正正的'邁向了成熟的軌道。最讓我感到難忘的是實習的最初階段,因爲通過在學校的學習,對醫學檢驗有了一定的瞭解和基礎,從而對醫院、對外面世界充滿了憧憬和嚮往,期待着能夠展翅飛翔。我相信自己,可以漸漸的邁向成功。

新的環境,新的起點,新的考驗,情不自禁的緊張和害怕。但還是在檢驗科主任的帶領下,來到了門診化驗室實習,看着老師們的操作是那麼熟練,敏捷與輕鬆,我相信自己也能行,因爲在學校的時候練習過多次。在老師的要求下,我試着操作了一下最基本的末梢採血,結果不近人意。我安慰自己錯誤是常有的,因而心安理得。然而數天以來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末梢採血總是因爲膽怯,採淺了而導致要給別人多采一針,採血量也不準確,在報告結果方面也總是與老師們存在差異等等。自以爲是的我把一切想的太簡單,醫院的實際工作與學校的實驗無法相比,這裏的一切都需要絕對的嚴謹認真。多次的問題擺在了面前,將我的自信徹底挫敗,心力交瘁,沒有人體會到我當時的感受,無助和失望…漸漸的讓我想到了放棄。是的!我之所以這麼想,不僅是因爲實習,更因爲社會中人才競爭的激烈!對於現在中專的我,我沒有任何信心,要想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實屬不易,需要優越的能力和人際關係!

突然想到老師一直對我的信賴,親人們的支持與期待,即使一直痛罵自己,還是於事無補。責任只能由自己承擔,無法推卸。我不能繼續編寫藉口來矇蔽他人,更無法欺騙自己。不得不重新擡起頭繼續努力奮鬥。爲了讓自己有所進展,我將採血針帶回家模擬練習操作要領,動作要快要準,力量都集中在手腕上,還經常打電話給我的同學和老師們請教和經驗交流,他們的鼓勵和安慰,指導漸漸的讓我恢復了以往的信心,實習老師也借了相關的書籍給我。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星期以來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老師們的信任。一直壓抑的心情終於釋放。

付出總會有收穫,在以後的實習裏,我更加努力。不將私人的情緒帶到工作當中,以嚴謹的態度迎接實習的每一天。儘管學途不是一帆風順,但每一次的教訓都讓我更上一層樓。在實習的空餘時間,我會經常看一些相關檢驗儀器的資料等等。我希望未來也將會有屬於自己的那一片藍天!

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4

幾個月的實習期即將結束,時間過得真快,實習是我將理論轉爲能力,實踐化爲經驗,邁向臨牀的第一步,在實習期間我受益匪淺,並將使我終生受用。下面對本次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自我鑑定:

20xx年x月份我被學校安排到xx市xx醫院實習,按醫院和學校的要求,我分別到了外科、鍼灸科、五官科、中醫科、西醫內科、急診科等科室學習,在實習期間,我嚴格遵守醫院及醫院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了不遲到,不早退,不曠工等,對病人細心照顧,和藹可親,努力將理論知識結合實踐經驗。

在臨牀實習期間,我積極向臨牀帶教老師學習,經過將近一年的實習實踐,我熟練掌握了病程記錄、出院記錄等醫療文件的書寫,還掌握了清創縫合,無菌手術等操作方法,我對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專業課的學習更加努力,重點掌握了疾病的診治和治療,對手足口病、甲型H1N1傳染病的認識,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特點、診斷、鑑別及治療原則等更爲重視,爲以後的臨牀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實習過程中我還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牀經驗,努力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實習生活也培養了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但也從中知道了還有許多疾病我們人類上無法克服的,所以我更加知道自己肩負責任,還要在以後的工作中刻苦努力,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爲祖國的醫學事業做出突出的貢獻。

醫學生涯4年,塑造了一個健康,充滿自信的我,自信來自實力,但同時也要認識到眼下社會變革迅速,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社會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自己還有很多的缺點和不足,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得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完善自己,改正缺點。作爲一名醫學專業的學生,所受的社會壓力將比其他行業更加沉重,要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就如帶教老師那樣,只有專業才能更好的服務於他人。

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5

一轉眼,血管外科實習生涯將告一段落。雖然這段實習有點苦有點累,還是挺讓人開心的。查房、換藥、寫病程記錄、跟手術、寫出院小結,每天的生活在這樣重複的忙碌中度過。在血管外科,早上八點半就查房,之後換藥。當然,在血管外科最苦的就是跟手術,往往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

學習開化驗單,寫病歷,換藥、拆線、上手術等,基本上都是從零開始,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看似簡單的操作實施起來竟然這麼困難。手術雖然不是每個都積極的上臺,但是跟過xxx等主任的手術,即使跟臺看看還是很長見識的,靜脈曲張手術: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激光治療術、造影術、支架治療術等等。對移動DSA系統技術的瞭解還有介入治療都讓我耳目一新。

在一個科室待久了,感覺大家真的如同家人一樣,老師的關心,整科室的協作,讓忙碌的工作變得充實而快樂。血管外科醫生大都是性情中人,平時再好,一旦做錯事,他們批評起人來不給你留一點面子。忘不了第一次看xx教授做截肢手術,xx教授做的真的非常完美,無可挑剔,同時也明白看好病是花大錢的。更忘不了的是xx月xx號一個急診外傷車禍入院的一位xx歲的xx,左足嚴重開放性毀損、尿道斷裂、右髂外動脈栓塞,從晚上八點半進手術室忙到凌晨兩點半手術才結束,送病人進入ICU,至到第二天中午十一點病人才脫離危險,從ICU安返普通病房。

這段血管外科的實習經歷,其中複雜的滋味也許只有親身經理的人才體會,酸甜苦辣,無論是什麼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當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認識了幾個不錯的朋友,或許這比書本更有價值吧。

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6

在醫院實習的這一段時間,是我學習醫學以來進步最大的一個階段。在這一次實習當中,我也真的體會到了想要成爲一名好的醫生,要走的路還有太遠太遠。所以這一次實習也真的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讓我對今後的道路也多了一些思考,對未來也多了一些計劃了。在此我就這一次實習進行一次自我鑑定:

學醫五年,幾乎每一年都是非常完滿的。因爲學醫的日子真的算是比較苦的,平時有什麼難處的也只能自己慢慢解決。從這中間我也清楚了這樣的一個道理,那就是進入社會之後,很多時候別人都不會聽我們的解釋,想要去避免錯誤,就要從一開始就做好防範。尤其是在醫務行業,更容不得犯一點點的錯誤。

平時遇到什麼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在處理完事情之後進行自我反省,即使我們暫時掌握了這一種方法,但如果我們不去複習,不去鞏固,那麼或許我們今後也無法用真正去運用。其次,自我消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以前學習的時候,有老師一直帶着我們,我們無後顧之憂,但是現在我們是獨自進入了社會之中,不管遇到怎樣的事情,我們都應該去學會自己解決,自我消化,這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沒有實習的時候,總是想着自己成爲一名醫生是一件非常光榮且自豪的事情,但是真正的走入這個崗位之後,我才知道這一份光榮都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進來之後,我有一段時間很沮喪,因爲我發現自己在面對這些生離死別的時候,內心竟然有些不堅定的。一是害怕自己沒有這個能力還給患者健康,二是擔心自己承受不住這種壓力,讓更多人失望和傷心。這些壓力通通壓着我,讓我無法喘息,也讓我感到有些無能爲力。

但後來我還是醒悟了,作爲一名醫者,當然要心懷患者,心懷善良。但是切不可懦弱,因爲懦弱會讓我們失去太多了。我現在需要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是一種不斷往前的力量,也是一種不斷挑戰的力量。即使這些力量來之不易,但是我相信通過我們各自的努力,總有一天終會抵達。這次實習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加堅定的自己,我也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在往後的歲月中,我會勇往直前,披荊斬棘,走向最終的勝利!

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7

本人是xx醫科大學臨牀外科專業xx級的學生,在學校的組織安排下我來到xx醫院外科爲期一個月的實習。充實而緊張的實習轉眼間就結束了,這次經歷可謂收穫頗豐,使自己對醫學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下面就是對實習的個人鑑定。

在進入icu前帶教師向我講解icu內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並介紹icu環境,使我對監護室有所瞭解,工作起來得心應手。特別安排專科疾病知識講座,即對胸心外科常見病的介紹,使我對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認識,有利於術後監護。使我瞭解中心靜脈測壓的意義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應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觀標準,指導補液速度和評估血容量。

在進入臨牀實習後,我往往把學習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對理論學習和臨牀思維的訓練有所放鬆,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種多、手術多,我極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術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術、多練手作爲實習的主要目的,手術後的病理生理會發生很大改變,我必須全面準確的綜合病史、體徵、病情程度、手術方式等多方面考慮,方能準確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質,理解手術對患者的影響,制定正確的處理措施。

通過一個月的實習,使我對胸心外科術後監護有所瞭解,基本掌握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微量泵等的臨牀應用和注意事項,並能獨立完成中心靜脈壓的檢測,氣管插管內吸痰,護理記錄單的書寫,出入量的總結等監護技能。

這次寶貴的實習對臨牀經驗上十分欠缺的我來說就是雪中送炭,在實習過程中我保持謙虛、認真的學習態度,積極主動的學習。對從醫者整體素質也有比較深刻的瞭解,爲我以後的學習道路指明瞭方向。

臨牀醫學各科室實習自我鑑定8

從白雪飄飄到春寒料峭,一轉眼,三個月的外科實習生涯已告一段落,回顧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於自己的味道。外科是苦。查房、換藥、寫病程錄、跟手術、寫出院小結,每天的生活在這樣重複的忙碌中度過。在普外科,早上七點半就查房,之後換藥,常常是我們幾個實習同學在換藥室裏擠作一堆。

當然,在外科最苦的是跟手術,往往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站的腰痠背痛,更慘絕人寰的是晚上值班時經常半夜兩三點被叫起來急診手術,往往是邊拉鉤邊達哈欠,第二天就和國寶有的一比了。在泌尿科,的特點就是病人的流動快,這也意味着我們的文字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常常下午四五點做完手術的病人第二天就開出院,讓我們不得不每天加班寫病程錄,打出院小結,累得回寢室倒頭就睡。

外科是鹹。外科醫生大都是性情中人,平時關係再好,手術市裏可六親不認,一但做錯事,他們罵起人來不給你留一點的面子。等做完手術後又會和你嬉嬉鬧鬧,好象沒有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當我們知道醫生做手術時壓力很大,特別是手術不順利的時候,壓力大自然容易躁狂,所以我們所能做的僅僅是儘量不要犯錯,否則的話真是欲哭無淚,只有心裏乘滿鹽水。

外科是酸。酸的定義包括兩種,一種是身體上的,一種是心理上的。搶救病人時往往都要氣管插管輔助通氣,皮球往往一捏就是幾個小時,手腳痠痛是自然的。如果病人沒搶救成功,就連鼻子也是酸酸的。外科是辣。這點在外科急診最有體會。在急診,幾乎所有人都是風風火火的,特別是有搶救病人時,跑來跑去忙的不亦樂乎,冬天都會出一身的汗,那感覺不亞於吃了頓嘛辣火鍋。

外科是甜。每次搶救病人成功,每次病人出院時對你的表示感謝,每次受到老師的表揚,心中涌起的滿足感都會泛着一絲甜意,因爲這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和認可。不僅如此,在科室裏大家共事的快樂也讓我們難以忘懷。大家三十值班,和醫生護士們一起吃火鍋,看春節晚會,還有放煙花,溫馨的氣氛不亞於在家裏與家人團聚時的幸福。在一個科室裏待久了,感覺大家真的如同一家人一樣,老師的關心和教導,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整個科室的團隊協作,讓忙碌的工作變得充實而快樂。

這就是外科的味道,如同五味瓶,其中複雜的滋味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而每個在外科實習過的同學的五味瓶裏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或偏酸,或偏辣,亦或偏甜,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無論是什麼滋味,都將是值得我們一生回味的味道,屬於外科,屬於我們自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