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石雪暉個人先進事蹟

學識都 人氣:3.25W

30多年來,她始終把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同熱愛學生的真實感情融爲一體,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積極幫助和關心青年教師的發展,充分體現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高尚品質。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石雪暉個人先進事蹟,歡迎閱讀參考!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石雪暉個人先進事蹟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石雪暉個人先進事蹟一

義工博導——

送葡萄苗她不收一分錢

長年在農村奔波,石雪暉與農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到哪個屋裏都有飯吃。”石雪暉自豪地說。“沒有一點報酬啊?”有人不解。“怎麼能要農民的錢?”她說,就是到後來,她幫扶的農民有許多發財了,她也沒收過他們一分錢,帶的土特產什麼的,她會“打發(回贈)”更多的東西,送的錢,她一分錢都不會拿。

就是像王先榮這樣的種植大戶,她去過不下百次,給王先榮送苗子她也不收一分錢。王先榮內心深感不安,有一年葡萄大豐收,他高興地給石老師預存了3000元手機話費,石雪暉生氣地說:“我堂堂教授,還交不起電話費啊?”邵陽農民李愛生,知道當面給錢石雪暉肯定拒絕,就通過郵局寄了2000元,還特地寫上“顧問費”,石雪暉根本不去領,幾個月後,郵局退回。

“我有錢,足夠了。”石雪暉經常對人說。其實她的錢哪夠,過去下鄉,她自掏腰包,爲省錢經常坐班車。

“甩手掌櫃”——

她也是個好母親好外婆

學校提供的統計數據表明,這麼多年來,在教學中,石雪暉年年超教學工作量,有時1年幹了3年的活;下鄉走村串戶的時間無以計數,行程達6萬多公里,足跡遍及湘鄂贛的56個縣市。

“但我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在家裏是‘甩手掌櫃’,其實我也是做家務的。”石雪暉說,特別是這些年當了外婆之後。

30年前做母親的時候,石雪暉自認爲做得不太好,女兒8歲之前,至少被寄居了3次,最長的一次是1年3個月,接她時女兒臉上長滿了溼疹,而且連媽媽也不認識了。“但是後來,女兒就再也沒有離開我了。”石雪暉說,雖然不是事無鉅細都管,但許多關鍵時刻,比如高考,比如考研,自己還是操心不少的。只要有時間,做飯、做家務,她什麼都願幹。

她說,現在他們這個年齡段裏流傳着這樣的順口溜:“爺爺炒股奶奶跳舞,外公外婆二百五”,這個“二百五”的意思就是在“四二一”家庭模式中,外公外婆傻呼呼地兢兢業業帶外孫,而爺爺奶奶卻在瀟灑地炒股跳舞。他們家的寶貝外孫女是她和老伴親自帶。她說,她和老伴心甘情願當這個“二百五”,儘管同事們常笑她“兩個二百五您最多二十”,意思是她很少帶外孫女,都是老伴在忙碌,但石雪暉很得意,“外孫女還是跟我這個‘二十’親啊,他那‘四百八’都比不上我。”石老師說,她實在是事情太多了,只要有一點時間,她都會帶孩子、抱孩子玩。就在接受採訪的前兩天,女兒女婿帶外孫女回農村奶奶家,忙碌中的石雪暉還抽了兩天時間專程護送前往,並且一路抱着孩子,往返700多公里。“我當媽的抱着還不行啊?”女兒不解,“我不放心。”石雪暉笑着說。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石雪暉個人先進事蹟二

9月8日晚,教育部會同有關中央新聞單位聯合舉辦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評選揭曉。湖南農業大學石雪暉教授從96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躋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葡萄110”

與新中國同齡的石雪暉是湖南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她的學術專長是研究葡萄,老師和同學們親切地稱她“葡萄教授”。而在農民朋友眼裏,她是葡萄種植戶的“守護神”,無論誰家遇到什麼難題,首先會想到向她請教。而石雪暉不管多忙,對農民朋友的困難總是有問必復、有信必回。久而久之,她成爲遠近聞名的“葡萄110”。

9月10日上午,石雪暉和幾位獲獎教師應邀到光明日報社參加交流活動,她在路上還接到湖南省寧鄉縣金洲鄉關山村葡萄種植戶王浪飛打來的諮詢電話。石雪暉在電話中耐心地告訴對方如何施肥、枝蔓怎麼處理,一口氣講了十幾分鍾,直到對方滿意地掛了電話。

30多年來,石雪暉熱心爲“三農”服務,足跡遍及全省50多個縣市,爲農民科技致富作出貢獻,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範教師、全國農業科技推廣標兵、湖南省高校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

“南方吐魯番”

在湖南澧縣,石雪暉的學生王先榮是遠近聞名的“葡萄大王”。他牽頭組織的湖南農康葡萄專業合作社有社員1073戶,遍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種植戶每畝葡萄能賺1萬多元。王先榮光榮當選爲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並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全國農村優秀實用人才等殊榮。在他看來,他的成功離不開石老師的幫助,他們在南方數省推廣種植的歐亞種葡萄(提子),就是由石老師選種培育成功的。他說,石老師爲人師表,平時大家喜歡喊她“石媽媽”。

王先榮說,上世紀90年代初,巨峯葡萄每斤只能賣8角到一元錢。他在廣州、深圳的超市發現,一種叫“提子”的進口葡萄每斤能賣到20多元。他萌發了引種“提子”的想法,家裏人都反對,因爲南方多雨、潮溼,不易成功。但石老師對此表示支持,她查閱大量資料,制訂了科學的技術路線,創新性地建立了歐亞種葡萄的避雨栽培模式,開展了大量的品種引進工作,先後引入240多個品種,選育出20多個適宜南方栽培的品種。

如今,“南方提子”被廣泛種植,價格也降到每斤4元至6元。湖南澧縣的葡萄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種植面積達到2.4萬畝,年產值超過2億元,堪稱“南方吐魯番”。而湖南全省推廣種植歐亞種葡萄達40萬畝,南方數省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

“科技特派員”

石雪暉從教34年,一直承擔着本科、碩士、博士三個層次9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無論哪個層次的課程,她都求精、求實、求深,探索出一套讓學生自學課程、備課試講、老師全程引導、課後評析的啓發式教學方法。她還常說:“我們不能光在課堂上栽果樹,要栽到農村去;成果不能只寫在論文裏,要裝進農民的口袋裏!”

一些種植戶常因各種原因導致葡萄主梢未掛果而絕收,石雪暉有針對性地開展“葡萄負梢掛果研究”,成功解決了前茬未掛果的問題。2008年8月15日,著名科學家袁隆平來到石雪暉的試驗基地,高興地說:“這與我們的‘再生稻’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通常,葡萄只能在7月前後收穫一季,到8月初就罷園了。葡萄在高峯期上市,也很難賣出好價錢。通過冷藏等措施,葡萄也能儲存一段時間,但畢竟不新鮮。於是,石雪暉帶領課題組又開始新的研究。王先榮告訴記者,他們種植的葡萄可望實現6月到11月,每個月都有新鮮葡萄上市。

2007年4月,石雪暉又受聘擔任寧鄉縣金洲鄉關山村的“科技特派員”,幫助村裏做現代農業觀光園建設規劃。石雪暉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技術讓成千上萬的農民富裕起來了,她自己喜愛的交通工具仍是那輛舊單車。湖南農大的學生把石老師的事蹟編成校園音樂劇《葡萄教授》,屆屆相傳,成爲同學們心中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