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湖南高考改革方案

學識都 人氣:1.39W

2017湖南高考改革方案已出臺,並於2017年啓動,即從2017年進入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實施,到2020年高考時,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進行招生和錄取。

2017湖南高考改革方案

2017湖南高考改革方案

省份啓動時間改革亮點
陝西2022年實施2022年將開始實施新的高考政策,將不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的考試會有兩次機會.
江蘇2018年1.選考科目由“6選2”調整爲“6選3”。 
2.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3.英語分值提高,聽力口語一年兩考。 
4.“小高考”13個科目均可考兩次。
廣東2016年展開
2018年啓動
1.合併高考二本AB線 。
2.採用全國統一卷。
3.全面開放異地高考。
4.從2021年開始,實行“3+3”考試模式,本科招生不分文理;外語科目一科兩考。
湖北2018年啓動
2021年執行
1.2021年起,全國統一高考科目爲語文、數學、外語,不分文理科。
2.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
3.總分值750分。
4.從2016年起,文理類本科錄取批次由3個批次調整爲2個批次,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併錄取。
西藏2018年1.高考科目調整:執行A類課程計劃的考生,統一高考科目爲漢語文、藏語文、數學、外語4門,漢語文和藏語文各按50%計入總分,以語文科目成績呈現;執行B類課程計劃的考生,統一高考科目爲語文、數學、外語3門。
2.不分文理,外語一年兩考
3.改進高校統一錄取模式,在考生總成績和錄取分數線公佈後填報志願
4.建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錄取制度,實行“學校+專業”平行志願投檔
貴州2018年1.2021年貴州高考實行“3+3”模式。
2.2016年將三本院校併入二本。
3.2018年起,高一年級將不再分文理科。
廣西2019年1.廣西統一高考科目將不再分文理科。
2.實行“3+3”模式;
3.外語一年兩考。
吉林2018年1.外語提供2次考試機會,取消文理分科。
2.選考科目實行“6選3”,高考成績滿分750分。
3.從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現行錄取模式的基礎上,逐步取消錄取批次,探索一檔多投。
甘肅2019年1.實行"3+3"模式。
2.不分文理,外語一年兩考。
上海2016年1.合併一本、二本招生批次,擴大綜合 評價錄取試點範圍。
2.2017年起推動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在自主招生等環節中開始使用。
3.推行“兩依據、一參考”的考試招生模式。
寧夏2019年1.2017年建立普通高中考試招生綜合素質檔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9年逐步取消錄取批次,推行“兩依據、一參考”的考試招生模式。
3.選考科目調整爲“6選3”。
4.外語考試一年兩考。
遼寧2018年1.2016年起三本合併到二本錄取。
2.2018年秋季入學高一新生文理不分科。
3.考試科目實行“3+3”,滿分750分。
4.外語一年兩考。
河南2018年啓動1.從2016年起,將平行志願投檔的範圍由普通高考錄取第一批、第二批擴大到本科三批和專科普通錄取批次(提前批藝術、體育、軍事等除外)。
2.是從2017年起,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批錄取,逐步減少普通本科錄取批次。
3.是探索以專業優先的志願填報方式和投檔錄取方式改革,這是教育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也是本次改革的方向。
青海2018年1.實行"3+3"模式。
2.2018年全面實行平行志願。
四川2018年1.從2016年起,分步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並恢復外語聽力考試。
2.從2021年開始,統一高考考試科目設置爲語數外,外語考兩次擇優計成績。
3.2018年入學新生 學業水平考試全省統考。
4.高職院校2021年起實行春季招生
5.從2015年起,本科第二批次和本科第三批次合併錄取
福建2018年啓動1.取消文理分科,錄取機制:“兩依據、一參考” 
2.改革高考錄取評價方式 
3.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製度
重慶2018年啓動
2021年執行
1.不分文理科,外語一年兩考。
2.推行“3+3”模式,3門選考科目中,“6選3”模式成主流,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爲考試科目。
3.從2016年開始,合併本科二、三本和專科一、二段兩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4.招生錄取將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錄取制度.
5.從2017年開始,統籌高職院校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分類考試招生方式。
海南2017年1.從2017年起,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併錄取。
2.實行"3+3"模式。
3.不分文理。
黑龍江2018年1.2018年秋季新學期啓動,2021年進行首次新高考。
2.考試科目實行“3+3”,滿分750分。
3.高中實行綜合素質評價。
江西2018年1.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2.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依據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3個選考科目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
3.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成績計入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時,採取按等第賦分的辦法。
浙江2016年1.考試不再分文理,實行統一高考與高 中學考相結合。
2.實行“7選3”模式。
3.外語和選考科目考生每科可報考2次,選用 其中1次成績。
4.實行“專業+學校”志願,按專業(類)平行投檔。
北京2020年1.2017年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2.調整統一高考科目,多元錄取機制。
3.選考科目調整爲“6選3”。
山西2015年啓動
2018年推進
2021年實施
1.不分文理科,外語一年兩考。
2.高考實行“3+3”模式,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學業水平考試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考試並計入高考總成績。
3.高考錄取調整爲“兩依據、一參考”。
湖南2018年1.考試科目實行“3+3”模式,不分文理。
2.將強化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3.將優化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逐步減少直至取消錄取批次。
天津2017年1.取消文理分科,考試科目實行“3+3”。
2.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實施。
3.英語一年兩考,取較高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
4.2017年起高職院校在天津實行春季招生
山東2017年1.實行"3+3"模式,2020年只統考語數外。
2.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2次考試機會。
3.2017年起不再分一本二本。
河北2018年1.合併高考錄取中的本三、本二批次。
2.2017年實行新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3.高考科目由“3+X”改爲語文、數學、外語。
4.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5.取消部分地方性加分項目。
6.藝術專業錄取文化要求不得低於同批次錄取控制線。
7.聯考單招專業大類由3個增至10個。


  湖南省教育廳發佈消息,湖南於2017年啓動高考綜合改革,即從2017年進入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實施,到2020年高考時,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進行招生和錄取。

我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中階段一直推行的是“文理分科”政策。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頒佈,《意見》指出:“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即“3+3”高考模式。其中第一個“3”是指統考的語、數、外;第二個“3”是指“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即6科中選3門(如上海的高考方案即採取此模式)或者7科(另外還包括“技術”)中選擇3門(如浙江的高考方案採取此模式)。

近日,湖南省委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湖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根據該方案,湖南將於2017年啓動高考綜合改革。新的高考制度最大的變化在於“兩依據、一參考”,即招生學校依據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具體來講,考生的總成績由語、數、外3門全國統一考試科目成績和考生從理、化、生、政、史、地等6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任選3個科目的考試成績構成。實行新的高考制度之後,考生將不分文理科。同時,全國統考科目將從2016年起採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

據專家介紹,實行新的高考制度後,相對於傳統的“文理分科”的模式來看,極大地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性。

  高考改革將破解“一考定終身”

近日,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湖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下稱《方案》)。今日,省教育廳廳長王柯敏爲媒體就全省教育綜合改革思路和“路線圖”進行了解讀。備受關注的湖南高考綜合改革將於2017年啓動,到2020年高考時,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進行招生和錄取。

“兩依據、一參考”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湖南省將於2017年啓動高考綜合改革。即從2017年進入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實施,到2020年高考時,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進行招生和錄取。新的`高考制度最大的變化在於“兩依據、一參考”,即招生學校依據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同時,全國統考科目將從2016年起採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

【解讀】考生的總成績由語、數、外3門全國統一考試科目成績和考生從理、化、生、政、史、地等6個科目中任選的3個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成績構成。與目前高考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一是原來的所有科目都是全國統考,新高考制度實施後,全國統考只有3門(即語、數、外),其他由學生自主選定計入高考總成績的3門學業水平考試,則由省裏統考。二是不分文理科,即學生選學與選考的科目可涵蓋原來文理科所有科目。三是強調綜合素質評價在高考錄取中的重要作用。新高考制度的實施,將破解“唯分數論”、“一考定終身”等問題。

劃片入學,試行學區制辦學

《方案》提出,爲了化解中小學擇校難題,將嚴格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劃片入學,試行學區制辦學,探索小學初中九年一貫招生制度。劃片入學工作主要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指導統籌下具體組織實施,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佈、所在學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組織轄區內所有公辦初中合理劃定招生範圍,制定劃片招生方案並向社會公佈。

【解讀】必須遵循就近入學、以學位定區域、優質資源均衡配置和相對穩定的原則。片區劃定後要保持相對穩定,確需調整時應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參與,進行審慎論證,按劃片程序規定進行調整。因此,現行設定的學區是否調整,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視具體情況依政策確定。同時,實行劃片入學以後,所有的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初中不得擇校招生,民辦學校在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的統籌管理下,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實行自主招生,招生方案需報備。

  “9+3”模式確保脫貧

根據《方案》,湖南省將建立爲貧困家庭免費培養技能技術人才制度,採取“9+3”模式,保障貧困地區未能升入高中的初中畢業生免費接受中職教育,使貧困家庭從根本上脫貧。

【解讀】在公辦學校就讀的免除學費3年,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參照公辦學校收費標準減免學費,所有集中連片地區和涉農專業一、二年級在校學生及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還可享受國家助學金。同時,我們與省委統戰部、省扶貧辦一起,實施了湖南“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重點面向全省51個扶貧工作重點縣,以公益資助的方式,計劃在5年內資助10000名中職學生,每人資助兩年、每年生活費2000元,幫助貧困山區一個家庭有一個孩子學到一門專長,一個家庭有一個孩子就業,實現教育扶貧、脫貧致富的目標。

  “縣管校聘”推進輪崗交流

根據《方案》將推進“縣管校聘”,更好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輪崗交流。實施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是推進縣域內優質校長教師資源共享,逐步縮小校長教師資源配備的城鄉差距、校際差距,破解擇校難題、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解讀】 “縣管校聘”就是在加強縣域內義務教育教師的統籌管理,理順教師隊伍的管理體制,打破教師交流輪崗的管理體制障礙,更好地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的輪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