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論文寫作問題

學識都 人氣:1.54W

      摘要: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一直是高校教學研究的熱點,但由於已有的研究結論大多一致性地對畢業論文寫作持消極態度,導致越來越多問題被誇大,而忽視了論文寫作對師生的積極意義。

大學生畢業論文寫作問題

      因此,應通過對當前畢業論文寫作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和反思,從學生參與、教師介入的理論視角分析畢業論文寫作過程的有效性,以提高畢業論文的寫作水平。目前,已有的研究結論大多對畢業論文寫作持消極態度,導致問題被誇大而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法。由於缺乏對畢業論文寫作整體過程的判斷和重視,缺少對過程有效性進行分析、探討,因此,對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師生長遠學習與發展的意義估價不足,忽略了畢業論文寫作這一學習行爲本身的根本意義和存在價值。本文以本科英語專業爲例,對畢業論文寫作過程的有效性略作分析。

      一、過程有效性的界定有效性是一個不斷髮展之中的概念,其內涵具有一個不斷被豐富的過程。畢業論文寫作作爲一種全體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行爲,學生與教師是雙重存在的主體,其過程有效性的界定存在着多元體現。主體參與的有效性(李召存,2000)體現在“參與度和發展度”兩個方面:參與度即師生參與的人數和範圍、參與的選擇、參與的深度;而發展度則強調參與度不同情況下,某一學習行爲對學生未來發展的作用和效果。二者的關係在於:參與度是針對過程有效性的描述,而發展度則是結果有效性的描述。高參與度必然導致高發展度。筆者認爲,探討畢業論文寫作過程的有效性,除了要對其目的有效性、內容有效性以及結果有效性等有效要素進行分析之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寫作主體“厚積薄發”的創新過程,這是一個實現知識輸入和內化之後的外顯過程,體現着學習者和教育者雙方面的努力。畢業論文寫作的顯性過程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而寫作者大腦中意義生成的隱性過程被忽視了,以思維的方式存在的隱性過程和以行爲的方式存在的顯性過程,互相獨立、依存,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寫作過程。而多數研究恰恰是對寫作主體的有效參與過程缺乏重視,對“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師主體介入”估價不足。教師主體介入存在兩種模式:“積極性引導”和“禁令性干預”(江慶心,2006)。前者強調教師針對學習者的困難主動地爲學習者提供幫助、給予鼓勵和獎賞的指導性建議;後者屬於“消極”介入方式,表現爲教師在學習者出現怠惰、盲目和固執的態度以及破壞性的學習行爲時適時介入,實施針對性的干預和制止。“禁令性干預”通常必須以尊重學生人格爲前提,在必要而合理的時機,以協調、引導學生迴歸正常學習爲目的。

       二、畢業論文寫作過程有效性的特徵分析對於每年一度的畢業論文寫作這樣大規模的學生科研實戰經歷,師生投入的精力和熱情是不容低估的,而反映出來的教學問題也是應該受到重視的。學生反饋的論文寫作問題紛繁複雜。大體上說,學生的困難可以分成三個層面:第一個是技術層面的(technical),即論文寫作的基本程序,包括論文寫作的基本模式、論文各組成部分、提綱的寫作、參考文獻的標註和引用等;第二個層面的問題是主題性(thematic)層面的問題,即論文的主旨和選題的切入點;第三個層面是方法論(methodological)層面的問題,即選題後該用何種研究方法進行研究。解決這三個層面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了論文寫作雙主體的受益和矯正過程、重建與整合的過程、合作與反思的過程。以英語專業爲例,畢業論文寫作過程有效性的特徵具體表現爲如下4個方面。
       1.學習主體主動建構、重組知識體系的過程在畢業論文寫作中,多數學生走出了“事實性知識模式”(factual-knowledgemodel),而投入到了“產出性學習”的研究實踐之中。以英語專業學生爲例,學生的知識結構存在着很多問題:英美文學是外語專業的主導方向,實際教學存在着文學理論與學習實踐脫節的問題;翻譯方向學生更多地重視翻譯實踐和技巧,對翻譯理論知之甚少,無法借鑑,選修課很少,得不到補充(王春,徐彬,2007);語言學和語言教學方向的學生,缺乏實證研究方法的實踐嘗試。本科學生的確具有了“純熟的語言能力”,但其“深度的專題研究”(張衝,2003)能力很弱,研究中發現,問題的癥結是:研究理論與研究方法的缺失。學生在寫作中由於缺乏相關的理論知識支撐,尚無法在論文中展示出自己“縝密的外語思維能力,批判的、系統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戴煒棟,2008)。他們需要在教師指導和自主學習下,重新建構知識體系,對某一選題所需知識和理論進行重組,通過對文獻或網絡信息進行收集、閱讀、批判、加工、反饋及整理,以構建出可以充分論述論題假設的整套知識理論。與文科其他專業如中文、法律、經濟專業的學生相比,英語專業學生“在思想的深度、知識擴展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差距。因此,畢業論文寫作的整個過程,就是學習者深度參與知識補充、重構和整合的過程,這一點是不能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