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心理動機與對策

學識都 人氣:2.21W

導語:考試作弊行爲是指在監考者通過書面、口頭提問或實際操作等方式考查參試者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時,參試者通過不正當途徑參試、考覈過程中在考覈不允許的範圍內尋求或者試圖尋求答案,與公平、公正原則相悖的行爲。

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心理動機與對策

考試是高校評估特定課程在一段時期內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老師的教學質量的主要方式。考試作弊是一種無視考試紀律和考場規則,採用不正當手段提高考試成績的行爲。這種行爲如今在高校中已成爲普遍現象,而且愈演愈烈。據統計,大學生考試作弊的人數佔總人數的5%以上,有些課程甚至超過50%參與作弊。]這種現象嚴重損害了爲教育教學工作付出辛勤勞動和努力的師生的利益,擾亂了學校教學管理秩序,破壞了誠信公平原則,嚴重影響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一、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心理動機分析

導致大學生作弊的主觀因素主要基於學生本人的心理動機。爲更好地體現不同類型學生的心理特徵,本文根據學生平時的學業表現和同一時期內對特定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將學生分爲差等生、優等生和中等生三大羣體進行具體分析。

1、差等生

部分學生在平時表現方面比其他學生略遜一籌,考試成績也不容樂觀,在查處的考試作弊學生當中,這部分學生首當其衝。[2]造成這種局面除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有所欠缺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學習態度存在以下三種消極狀況:

(1)懈怠心理。在經過了緊張的高考、考入大學後,不少學生擺脫了以往被家長和老師整天監督的高中管理模式,同時又被大學校園內豐富多彩的社團和社會活動吸引,學習上放鬆了要求。在大學課程學習上缺乏長期積累,擔心自己考試不及格無法面對家長、老師和同學。在對外界的期待感到焦慮,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只好孤注一擲,通過作弊以求考試順利通過。[3]

(2)自卑厭學心理。有些學生因爲不適應大學課程強調主動性的學習方法,積極性受到打擊;有些學生因爲未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或者與同班及同寢室的優秀學生相比產生了自卑心理。這兩類學生因爲負面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和緩解,對學習產生了厭煩的情緒,通過逃課、沉迷於電子遊戲和網絡等方式來逃避現實。

(3)叛逆心理。有些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因爲脫離了以前的家長式管理,平時在學習生活中常以自我爲中心,過於強調自己的想法和行爲。在他們看來,學校設立的規則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老師平時的教導阻礙了自己的成長。用逃課、作弊等不良行爲挑戰學校的規章制度,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

產生以上心理的學生們因爲自身對大學學習和自身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錯失了學習和積累知識的大量寶貴時間,進入了 “差等生”的行列。

2、優等生

據統計,近年來優等生考試作弊的比率呈上升趨勢,是不容小覷的現象。[4]這部分學生作弊的主要基於以下兩個方面的動機:

(1)虛榮攀比心理。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無論是參與學校的獎學金評定,還是到單位應聘都離不開一張漂亮的成績單。特別是平時在各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出色的學生,參加考試不僅僅是爲了過關,而是通過考試獲得高分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爲了超越實力相當的同學,或者擔心其他同學通過作弊獲得更高分數影響自己的專業排名,部分優等生即使考試之前準備得非常充分,也不惜鋌而走險,加入考試作弊的行列。

(2)人情心理。部分優等生對於同考場成績較差,準備不充分的學生的.求助沒有正確的認識,出於同情和義氣,或者因爲礙於同學情面,協助他人作弊。

3、中等生

根據正態分佈原則,在同一專業或班級中,優等生和差等生所佔的人數比例非常小,成績中等的學生佔絕大多數。這部分學生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實力通過考試。然而,這部分學生在作弊人數比例上卻非常突出,據調查,他們主要基於以下心理動機。

(2)確認心理。有些學生平時成績一般,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雖然考前進行了大量的複習,但是仍然要將參考資料帶入考場,以備不時之需。據瞭解,大部分持有這種心理的學生在考試時已經對試卷的題目作了解答,但是因爲對自己信心不足,沒有絕對把握,於是拿出夾帶的資料 “覈對”或“檢驗”自己是否回答正確。

(3)合理化心理。有些學生在平時以自己的實力通過考試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受到家庭、身體疾病等意外事件的影響,又沒有及時尋求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幫助和疏導,嚴重影響和耽誤了自己的學習。考試時擔心不能通過,便將自身遭遇作爲考試作弊的合理化藉口。

除此之外,所有學生在作弊時都抱有僥倖心理,認爲自己只要運氣好,作弊手段高超就不會被發現。特別是當自己身邊的同學作弊未被學校發現時,他們更加堅信自己能夠僥倖過關。

二、措施與建議

根據學生的不同作弊心理動機,學校考風考紀管理可以從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強誠信教育

要從根本上剷除考試作弊這一現象,加強誠信教育,防患於未然比事後處分更有效。學校可以開設專門課程或者講座,對學生進行集中教育和考覈。同時鼓勵學風建設相關活動的開展,提供相應的經費自助和場地支持。

2、加大對考試的監管和懲戒力度

通過主觀因素分析,大部分優等生和中等生起初並沒有作弊動機,而是看到差等生作弊,怕自己在成績上吃虧而採取了跟風行爲。跟風作弊行爲反映了學校監管存在漏洞,使作弊者有機可乘,這對平時認真學習的學生非常不公平。 因此,學校有必要在考場監管和懲戒方面加大力度:一方面要嚴格考場管理,不定期安排人員巡考,要求監考人員秉着認真負責的態度履行監考職責,用自身的行爲在學生中建立威信,嚴肅考場紀律;另一方面對於認定作弊行爲的考生,不能避重就輕或區別對待,應該根據規章制度給與相應的懲罰。只有提高公信力度,實現考場管理的公平公正,才能以儆效尤,打消學生因爲備考不足而產生的作弊動機,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其他學生,特別是本身已經認真備考的學生的盲目跟風行爲。

3、建立科學考覈方式

大學生應該是多元化發展的一個羣體,不應按照統一標準培養。高校應改變“分數至上”的教學觀念,多采取關注過程的考覈方式,如撰寫小論文、口試、小組項目答辯等,使平時付出了努力的學生感覺更爲公平,減少優等生和中等生爲求高分或者盲目從衆而參與作弊的機會。

4、採用多種方式,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大多數差等生是因爲不適應大學環境或者遇到挫折而主動放棄平時的學習積累,產生考試作弊的念頭。如果學校對於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注,促進師生交流,爲他們提供積極而有效的指引,那麼他們很可能重拾信心,積極地去尋求幫助,避免考試作弊。

三、結語

大學生考試作弊已成爲一個普遍現象,其原因複雜多樣,學校應該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的心理特點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遏制不良風氣,淨化校園文化和學風考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