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0.14》:多數大城市患城市病 深圳居首

學識都 人氣:3.19W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出爐,深圳是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最強的城市也是城市病最嚴重的城市!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0.14》:多數大城市患城市病 深圳居首

2016年5月3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與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6:新引擎:多中心羣網化城市體系》發佈會”,共同發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研究員牽頭,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專家共同攜手,歷時大半年時間聯合完成的《2016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課題組研究發現:第一,中國城市競爭力格局呈現出分化趨勢,人口流向成爲新風向標。特別是在近年來勞動年齡人口達到頂峯、人口紅利逐步喪失的背景下,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成爲中國城市競爭力差異的一個主要風向標。第二,綜合經濟競爭力與可持續競爭力呈現出不同的空間分佈規律。隨着距海距離的增加,2015年中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呈現出典型的“∽”規律,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卻呈現出正“U”型空間變化規律。第三,城市競爭力在分化的同時出現了固化現象,城市間“馬太效應”凸顯。中國城市競爭力表現較好的城市數目較少,而絕大多數城市處於中等偏下水平,並且排名最靠前的十個城市和排名最靠後的十個城市之間差距還在進一步擴大。第四,城市競爭力強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趨嚴重。多數大城市不同程度存在城市病,人口單中心過度聚集是導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深圳、北京、廣州、上海四個一線城市均排在“城市病”指數的前十位,而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適當的南通、大連、徐州、蘇州等“城市病”程度相對較低。第五,東北大城市的競爭力弱化是東北地區衰退的重要原因。與去年相比,大連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分別下降了1位和5位,瀋陽的可持續競爭力相比去年下降了5個位次。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弱化導致了東北地區的整體表現低於全國城市平均水平。

報告認爲:未來中國將出現一個組織上集羣化、規模上啞鈴型、結構上多中心、聯繫上網絡化的城市體系。經由全面的實證分析發現,在城市組織上,中國已經出現了一個城市羣體系,而且城市羣規模—位序關係正在向齊普夫法則描述的狀態靠近;在規模分佈上,中國已初步顯現出大城市和小城鎮“兩頭大”、中與小城市“中間小”的“啞鈴型”規模體系,而且競爭力普遍較強的城市和小城鎮多分佈於城市羣之內,城市羣已經成爲中國經濟增長和規模紅利的源泉;在空間結構上,中國全域空間上已經出現了以上海、北京和廣州爲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羣空間結構,部分城市羣內部還具有多中心的空間特徵。但由於受到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和制度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大城市內部的多中心結構普遍缺失、城市病癒演愈烈;儘管頂級城市間功能分工和網絡化已經浮現,但低級別城市間的等級化聯繫特徵明顯,城市網絡化聯繫遠未形成。

報告建議:爲了更好地順應城市化的`客觀規律、適應國家轉型的迫切需要,未來中國應構建開放的多中心、網絡化、集羣化、啞鈴型的城市體系。具體而言,規劃和構建中國城市體系應確立“經濟競爭力強、社會凝聚力強、環境永續力強”三個目標價值,以“單中心轉向多中心、等級化轉向網絡化、孤立城轉向集羣化、尖塔形轉向啞鈴型”的四項城市體系轉換爲目標任務,採取重點發展城市羣體系、放開對大城市的限制、因地制宜區別發展小城鎮、構建多尺度的多中心以及促進城市空間和功能體系的網絡化等五項路徑措施,推進建立一個經濟競爭力、社會凝聚力、環境永續力強的多中心羣網化城市體系,包括:一網五帶三十羣城市羣體系,三十百千萬城鎮體系,四尺度多中心和多功能城市網絡體系,支撐中國現代化和民族復興。

據介紹,這份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報告是中國城市競爭力課題組的第14次年度報告。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報告詳細評價了近300箇中國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報告從整體上衡量中國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以及有關方面距離理想狀態的差距。報告對各級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門、國內外企業、有關研究機構、社會公衆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意義和研究借鑑價值。

榜單如下:

2015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深圳、香港、上海、廣州、臺北、天津、北京、蘇州、澳門和無錫。

2015年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十強: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澳門、廣州、杭州、蘇州、南京和青島。

2015年宜居城市競爭力十強:珠海、廈門、舟山、香港、海口、深圳、三亞、溫州、蘇州和無錫。

2015年宜商城市競爭力十強:香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武漢、成都、杭州,基本上爲全國性和區域性中心城市。

2015年知識城市競爭力十強: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廣州、天津、杭州、蘇州、武漢、大連。其中北京已經連續三年蟬聯第一。

2015年和諧城市競爭力十強:深圳、北京、武漢、上海、廈門、寧波、蘇州、青島、大連、威海。

2015年生態城市競爭力十強:香港、鄂爾多斯、黃山、十堰、澳門、南寧、大連、北海、麗水和宜昌。

2015年文化城市競爭力十強:香港、北京、澳門、蘇州、重慶、廣州、杭州、武漢、成都。

2015年全域城市競爭力十強:香港、澳門、深圳、北京、東莞、上海、蘇州、廣州、杭州、南京。

2015年信息城市競爭力十強:廣州、上海、深圳、香港、北京、杭州、寧波、東莞、廈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