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難”愈演愈烈 “影子工廠”大量涌現

學識都 人氣:7.28K

四萬多平米的廠房裏,流水線日夜流轉。但作爲東莞市蓮盈無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李金輝,並不承擔所有工人的招聘、薪水發放。對部分工人而言,他只是名義上的“老闆”,這些生產線已經承包出去了,真正給工人發工資是這些承包人,而他們大多是公司以前的主管。

“招工難”愈演愈烈 “影子工廠”大量涌現

近年來,“招工難”愈演愈烈。一種新的轉型模式應運而生:生產線承包。從金融危機後的2009年,李金輝就開始了這種模式的探索。

“人工成本增長很快,工人越來越難招,條件也越來越苛刻。”李金輝回憶說,那時候經常爲招工煩惱。他想到的化解方案就是將生產線承包出去。一個人去招聘和管理100個人太累,但如果讓10個人分別招聘和管理10個人,顯然會輕鬆很多。

李金輝工廠裏有創業念頭的主管們,成了小老闆。他們承包下生產線,負責招聘工人,給他們發薪水,成爲工人們事實上的老闆。而李金輝只用去做好研發、開拓市場,接到訂單發給這些承包者去生產就行。原來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變成了合作關係。目前,李金輝工廠的生產線已分別承包給了七八個小老闆,“招工難”迎刃而解“每個承包者只需要招一二十個人,每個人都有親朋好友,很容易就能招夠,而且因爲相熟不容易發生勞資糾紛。”李金輝說。

真正屬於李金輝管理的人員,減少了2/3。由於就在同一個廠裏,他將訂單發給承包的生產線,也比發給外邊的工廠更爲放心,品質管控和生產指導也更爲方便。現在,李金輝實際上變成了貿易商,人員大幅精簡,效率大爲提高。他也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家人,閒時還能踢踢球。

當製造業逐漸告別黃金時代,在行業內紮根久了的老闆們日益厭倦了生產,“影子工廠”在東莞大量涌現。企業界人士透露,目前這種“影子工廠”廣泛分佈於東莞各個傳統產業,遍佈各個鎮街。

塘廈鎮一家印刷廠老闆也採取了這種模式。在行業內摸爬滾打10多年之後,變數迭起令他心生厭倦,萌生“退出江湖”的念頭。但解散公司的話,價值上千萬的設備將極大貶值,跟隨他一起打拼多年的員工們也必須重謀生計。太多的難以割捨,讓他選擇了把生產線分拆承包,自己逐步淡出製造業的江湖。

對久歷江湖的.老闆們來說,中國製造業缺乏一個順暢的退出機制。在國外,“百年企業”不是口號。基於企業的資本化、人才的職業化和信託機制,企業往往能傳承數代而不衰。而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3年,除了市場環境的多變和不成熟之外,缺乏行之有效的退出機制,也是企業無法永續經營的一個重要原因。東莞企業老闆們要想順利退出生產領域,不得不尋求一種符合“中國國情”的操作方式。

對於草根老闆們來說,這又是一種成本和風險較低的創業方式。他們不用再去租廠房,不用去買一兩百萬的設備,也不用再辛苦去跑訂單,只要有一定的啓動資金,能夠招到工人,其他都是現成的。

殘疾女孩王大敏,就承包了東莞一家塑膠廠的一條生產線,當起了小老闆。對外,她的名義是這家公司的副總經理。通過這種方式,她得以用較低的投入去追隨她那曾經看起來遙遠的“老闆夢”。

藉助“影子工廠”投身創業,收益顯然比他們當員工時要強得多。這也使得他們充滿了積極性。李金輝的工廠裏,現在風氣煥然一新,生產效率也大幅提高。“現在他們晚上也不打麻將了,幹活也勤快了,因爲做得多就是賺得多了,是自己的生意。”

不過,行走於灰色地帶的“影子工廠”,也可能誘發一些法律問題。最近深圳一家將生產線外包的企業,一個工人出了事故,引發兩個老闆“踢皮球”,在多方協調下才解決。但東莞企業界也有人士認爲,這種現象在實際中比較容易解決,不會構成大的問題。